半生(浮生(奈保爾創作長篇小說))

半生(奈保爾創作長篇小說)

浮生(奈保爾創作長篇小說)一般指本詞條

《半生》是英國作家V·S·奈保爾創作的半自傳體長篇小說,首版於2001年。《半生》是一本半自傳性質的小說,講述主人公威利在英帝國的殖民地生長,而後到了宗主國的中心大都市,接受全新的教育。

在這部作品裡,奈保爾繼續他一貫的主題,對身份感的不斷找尋,承認和自我承認,野心和失落。《半生》體現了奈保爾對他祖先的故鄉印度的歷史和過去的關注,和對真實性的思考。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半生
  • 外文名稱:Half a life
  • 作品別名:浮生
  • 文學體裁:長篇小說
  • 作者:【英】V·S·奈保爾
  • 字數:114000
  • 首版時間:2001年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人物介紹,作品鑑賞,作品主題,藝術特色,作品評價,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二十歲之前,主人公威利生活在英國殖民統治後的印度,那裡存在嚴重的種姓制度,兼之父親從事的“犧牲者”的下賤的工作,使得他鄙視父親,一心想逃離印度。母親賦予了他所有低級種姓的外貌特徵,所以在國內他小能進地區學校讀書,那裡存在嚴重的種姓歧視,而只能上教會學校,“上了教會學校,就是被烙了印”。威利幼小的心靈充滿了仇恨與自卑,嚮往著漂浮之旅。他最初的夢想是去加拿大留學,因為他的教會學校的老師來自那裡,他甚至想改信他們的宗教,旅行全球去教書傳教。二十歲之際他乘船去倫敦留學,在那個表面繁榮的大都市裡,威利看到了破敗小堪的貧民窟的景象。在倫敦他初涉了性、親歷了諾丁山種族暴動、開啟了閱讀之門,更看透了家鄉的無望,參透了自己作為一個有色人種的茫然處境。在這樣的焦慮、迷茫中威利在成長。
生命中的另一個十八年他是在非洲度過的。那裡是葡萄牙的殖民地,更是充滿著無窮盡的種族和社會問題。威利的印度裔的長相,英國腔的語言,使得他沒有正式的身份和地位處於隱形中,“那裡的人小曉得把我放在什麼位置”。在去非洲的途中和初到非洲,他幾乎失去了語言的能力。不願回到他已失望的家鄉和安娜的愛,他選擇了非洲。但在他四十歲的時候,他覺醒了:他厭倦了安娜的生活。他要結束這種漂泊的無根的生活,回到自己的家鄉。威利從心理上最終走向了成熟。

作品目錄

2 第一章
3 第二個轉折

創作背景

《半生》被認為是奈保爾半自傳體特徵的小說。主人公威利身上承載了太多奈保爾本人的歷史和情結。奈保爾生於中美洲的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的一個印度婆羅門家庭。他把威利安置在第三世界也是英屬殖民地的印度婆羅門家庭,所以《半生》里對印度這塊土地上承載的沉重的歷史的描述才別樣的逼真。英國的殖民統治給印度社會帶來了貧困與飢餓,由此而引發的以聖雄甘地領導的民族獨立運動如火如茶的上演。印度落後的種姓制度引發的種種社會矛盾和對社會進步所造成的羈絆。奈保爾18歲獲獎學金赴英國牛津大學留學,威利是在20歲時由父親托關係弄到獎學金去倫敦一所教育學院讀書。在倫敦求學期間,威利所經歷和遭遇的由種族問題帶來的種種痛苦、仿徨與迷惘,無不是奈保爾親身體驗後訴諸筆端。
奈保爾在榮膺2001年度諾貝爾文學獎後兩周就出版了小說《半生》( Half A Life )。當時奈保爾已經年逾古稀之年,《半生》和之後的《魔種》被視為他的封筆之作。

人物介紹

威利·詹德蘭
主人公威利·詹德蘭,他和他的妹妹薩洛金妮出生在一個印度教徒家庭里,他們在印度喀拉拉邦和旁遮普邦長大。為了紀念英國著名作家威利·薩默塞特·毛姆,父親給他取名威利。但少年時期的威利是叛逆的,他覺得待在家鄉沒有任何前途,父親通過朋友的關係給兒子聯繫了倫敦的學院。在倫敦度過了焦慮的四年之後,面對要被趕出校門的恐懼,他乞求安娜帶他去了非洲,在那裡他們結了婚。這並不是他想要的生活,在對自己人生迷茫的心情中,威利度過了糊塗的十八年,一次家門口的摔跤讓他清醒過來,他毅然離開非洲,去德國投奔妹妹。在自己的前半生,威利在努力重塑自己的形象,試圖找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安娜
安娜是威利出版的唯一一本書的忠實讀者,來自非洲葡屬殖民地。她的單純和溫柔打動了威利,更由於相似的移民生活背景讓他們縮短了彼此的距離。威利便開始沉迷在這被接受的感覺里:“被當做男人,被當作自己眼中完美的男人般被人接受。”他終於有種被認同的感覺;安娜的混血背景,她知道的關於周圍朋友跨種族婚姻的故事不僅給威利提供了豐富的寫作素材,更是讓走投無路他看到了未來的方向。於是,他跟著安娜來到了她的家鄉—非洲的莫三比克。在非洲的原始土地上,人們對性的直接表達使他更加自由自在地釋放內心的原始衝動,體驗一種征服的快感。安娜對威利的寬容,她所擁有的財富;獨守空房的非洲女人,這些都給威利提供了縱慾的機會,讓他感受到了作為男人的一種存在。而且周圍各色人種混居的環境讓他獲得了認同感,很快就適應了當地的環境。
威利的父親
威利的父親在英式教育的大學中幾乎窒息,根本無法理解課堂上講授的內容,更無法認同。威利的父親隱約感到自己的責任,不願走他人為自己既定的“美好”前程,不願走上奴性生涯,甚至焚燒了課本和筆記,可他卻在自身渺小的生涯中找不到走向偉大的途徑。在反抗中逐漸絕望的他決定用自虐的方式進行抵抗,於是他採取極端的、有悖常規的、犧牲自己的行動:違背父親的意願,不為土邦王公服務,不娶校長的女兒,也喪失了校長打算利用關係為他謀得不斷晉升的機會,樹敵頗多;作為婆羅門種姓的他盲目地打破了種姓制度,莽撞地娶了一個又五又蠢又陌生的低種姓姑娘。
薩魯吉尼
威利的妹妹名叫薩魯吉尼,以印度獨立運動中的女詩人薩魯吉尼·耐都的名字命名,這位女詩人儘管很愛國,受人景仰,但命運多舛。這個名字首先反映了威利父親對妻子的徹底否定,因為這個女兒“長得像極了她母親。就像天賜的懲罰。”其次反映了第三世界女性的普遍命運,她們不被父親重視,因為出身而強加在她們身上的身份符碼使她們在當時的社會裡不可能有更好的命運。如果有奇蹟,那只能是一場“跨國婚姻”。而父親所期待的“跨國婚姻”使女兒走出了狹小的天地,對世界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對父親的人生和威利的人生進行更睿智的批評。在她眼裡,她的父親只不過是一個“無所事事的人”,這是事實,一個威利不願正視的現實。最後,薩魯吉尼成了威利的人生依靠,而她在柏林的居住地也成了威利逃避現實的避難所。

作品鑑賞

作品主題

威利說他媽媽是一個十足的基督教徒,實際只是半個;父親婆羅門的身份則繼續維持,而他父親的父親則是“朝臣”。經過這一番文字遊戲,他把自己改造了一番。不費吹灰之力,威利搖身變得顯赫起來,讓他覺得自己不同凡響。就這樣,通過對身份的改變,威利重塑了自己的形象,成了印度的高種姓階層,以及倫敦文明社會中的上等人。自我存在瞬間變得有價值起來,也更能體現他來自文明社會的身份。難怪他的導師說:“你似乎漸漸適應此地了。”這裡,威利設定了虛假的歷史來表達他自己想要的那種存在,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獲得一種滿足感,但,“移民的歷史就是疏離感的歷史,每一次贏得自由的同時,就失去了自己的一部分傳統”。所以,精神無根、文化懸垂的可悲境地很難以讓威利感受到存在的價值。
在《半生》中,威利在英國不能融入到當地的文化,並不能被所謂上流的社交圈真正地接納,而寫作是他唯一賴以生存的工具,他具有優秀的文學才華。但在倫敦這個世俗的社會,寫作也變得世俗起來。為了找到出版商出版作品,打通自己的人脈,威利不得不參加一些所謂文藝人士的聚會,但卻發現那是低俗矯情的。正如他的朋友羅傑所說的那樣,這些附庸風雅的人物只不過想要給自己貼上高雅的標籤,他們想要自己的名字印在封面上。威利被這樣的環境搞得無所適從,文化邊緣的地位並沒有得到改善。從根本上,來自白人的那種自我、虛偽,是與威利的精神世界對立的。威利想要在英國成為作家的夢想非常艱難。
奈保爾在小說《半生》中融入了太多令他感動的過往,融入了奈保爾的人生經歷。這部具有流浪漢小說的形式特點和成長小說因素的作品,展不了一個現代人背負著沉重的人生枷鎖,在種種錯位的後殖民境遇中追尋一種理想的、完整的生活,追尋自我定位,卻被生活裹挾著無奈而被動地在種族、文化、異國等後殖民語境中漂泊,甚至在自己的出生地也找不到歸屬感。儘管世界存在著缺陷和不完整,但經歷了種種磨難後他最終成長成熟起來,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人生魔種,並懷揣著它真正走進生活。或許人們應該從形而上的、人生哲理的角度理解這部作品,威利這一形象不僅折射出奈保爾的影子,沉澱著奈保爾人生積澱出的很多哲理感悟,也反映出當代社會諸多移民者共有共通的境遇;從更寬泛的意義上說,這部作品告訴讀者,在成長的過程中,很多人都有如威利一樣的坎坷,成長曆程中都會有沉重的枷鎖和重負,如米諾斯迷宮一樣難以走出的人生困境,或許這是成長的必修課,只有如此人們才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魔種”。
作者透過主人公威利父子的生存遭遇表達了對印度社會的失望透頂。解讀小說中的後現代主義因素,奈保爾通過荒誕的藝術形式表現嚴肅的主題,用充滿諷刺的語言揭露醜陋沉重的現實,入木三分地刻畫了後殖民時期的印度人生存的精神荒原的現狀,最終對社會墮落和腐化的本質進行了嚴厲地批判,描述了印度人民的苦難生活,引發人們深刻的哲學思考。
《半生》通過威利的半輩子透視了在20世紀殖民運動、民族解放運動、種族運動等大背景下一個家族的命運,但奈保爾關注的與其說是後殖民社會,不如說是作為個體的人,在任何社會中人對自我所該負的責任。奈保爾再一次以現實主義的態度、簡潔的文字展現了第三世界後殖民時代的人物漂泊、無根的身份焦慮和苦澀的悲劇命運。

藝術特色

懸念
奈保爾在這部小說中給人們留下的最大的懸念是威利的下半生到底要走向一種什麼樣的生活,是繼續他在歐洲和非洲的放縱生活,還是回到祖祖輩輩所倡導的印度婆羅門教所規定的傳統生活?從上面小說的內容來看,威利的父親因為沒有遵守婆羅門教義,作者對他進行了殘酷的懲罰:妻子懷上了別人的兒子,這使他一直生活在窩囊、失意、憤怒之中。作者顯然對威利在英國和非洲所經歷的放縱生活是持批判態度的,威利起初無法融入英國社會,而要融入英國社會似乎就必須走向放縱,甚至墮落,就要走向“骯髒”的倫敦西區的俱樂部,就要與俗不可耐的不入流的作家為伍。在莫三比克他只看到了金錢、肉慾以及葡萄牙殖民統治的最後的桑榆暮景。儘管威利想融入這個社會當中,從本質上講,他只是個局外人,他只是在形式上融進了這個社會,他離開阿娜的非洲顯然是想改變自己的生活。從這個意義上講,威利的下半生至少應當過一種與此不同的生活,但是作者並沒有說明他的下半生是什麼,這就在奈保爾的藝術空間裡留下了一半的空白。也許這就是這部小說最令人推崇的地方。
敘事
《半生》在時空的轉換和敘事角度的轉換方面沒有《喧譁與騷動》那樣獨具匠心,但作者仍然在3部分從3個不同的角度講完了《半生》的內容。在第一部分中敘事的視角是從威利的父親“我”出發的,“我”在10年中將這些故事斷斷續續講給了威利,而在這段時間威利也長大了。第二部分講述威利去英國前後的情況和到英國後的大學生活,但這部分的講述者不是威利而是作者自己。在這一部分作者顯然採取了傳統的小說里的敘事角度,即作者是無所不知的,他可以任意變換敘事的時間、地點和角度。在第三部分的開頭,敘事仍然是從作者的角度展開的,但很快轉到了威利的角度。在這裡威利從“我”的角度敘述在非洲經歷的一切。這種敘事角度的轉換已經不像現代派那樣變幻莫測,明顯地具有後現代的色彩,但奈保爾絕對不是一個典型的後現代主義者。其實奈保爾很少關心同時代的作家在寫什麼,他只是想按照自己的方式寫出自己要寫出的東西。
諷刺
諷刺是一種文學手法,用於暴露對象的缺點和可笑之處,常採用誇張或反諷等方式,從而產生幽默的效果。《半生》里處處充滿這一文學手法,在嚴肅主題的籠罩下時而令讀者也捧腹大笑。威利在教會學校的校長室里看到一本傳教雜誌的彩色封面“一個戴眼鏡、戴手錶的教士、一隻腳站在一尊佛陀雕像上。他剛用斧頭把那佛像砍倒,他笑著,拄著斧頭,像伐木工似的。”這一場景就是對印度存在的宗教衝突的赤裸裸的刻畫,也是對殖民宗主國打著宗教的旗號開化並拯救所謂“愚昧民族”的辛辣諷刺。奈保爾還對印度存在的種姓制度的毒害進行了小留情面的諷刺。威利的父親對自己的一雙兒女的膚色和長相極其小滿意,因為他們完全遺傳了他們母親低級種姓的特徵。“這女孩,和她媽媽一個模子。那就像是天譴。我給她取名叫薩洛金妮。那是獨立運動的一個女詩人的名字;希望她能得到一些類似於那女詩人的福氣,但那女詩人天生長得醜陋。”父親對子女的愛也被塗以種姓歧視的色彩,讀來令讀者既覺得威利父親可憐也覺其可笑。

作品評價

正面評價
《基督教科學篇言報》:這是一部展示其作者“技藝和創造性”的作品。
英國作家詹姆斯·伍德:“《半生》確認了奈保爾作為依然在世的、最偉大的殖民與後殖民困窘分析家的地位;那些從來都不贊成這種分析的人,多年來一直反對他們認定的奈保爾的宿命論、趨炎附勢、乃至種族主義,他們也許會在這本書中驚奇地發現一種秘而不宣的激進主義,一種從弱勢群體角度看待事物的意願。”
負面評價
南非作家庫切:“一本粗製濫造的書,如同攔腰斬斷的一本書的前半部。”

作者簡介

維·蘇·奈保爾,1932年8月17日出生於加勒比地區特立尼達島的一個印度婆羅門家庭,祖父1880年作為契約勞工從印度北部漂洋過海移民特立尼達。在父親的感染下奈保爾從小立志做作家。於2001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