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進退皆自然(圖說國學)

浮生進退皆自然(圖說國學)

《浮生進退皆自然(圖說國學)》是2019年中國言實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海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浮生進退皆自然(圖說國學)
  • 作者:吳海兵
  • 出版社:中國言實出版社
  • ISBN:9787517129349
內容簡介,精彩書摘,

內容簡介

在以儒、釋、道為代表的傳統文化諸多領域造詣精深,被贊為:“上下五千年,縱橫十萬里,經綸三大教,出入百家言。”
講解儒釋道三教名典,旁徵博引,拈提古今,蘊意深邃,生動幽默,在普及中國傳統文化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深受海峽兩岸各層次讀者的喜愛。

精彩書摘

問道先溯源流—“黃老”之說的由來
提起道家,人們往往想起“黃老說”。到底何謂“黃老”呢?南懷瑾先生在《禪宗與道家》一書中告訴我們,自秦、漢以後,學者們往往以黃、老並稱,認作道家的宗祖。所謂黃,便是指黃帝;老,當然就是老子。“黃老”原來就是黃帝+老子的組合。這對“黃金搭檔”中,老子作為道家始祖的身份得到公認,而黃帝的資格認證就比較複雜了。
黃帝是遠古時代華夏民族的首領。傳統上便把黃帝和炎帝並稱為中華民族的始祖。司馬遷在《史記》里這樣說黃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可謂極盡溢美之詞。而在眾多遠古傳說中,黃帝與其隨從播百穀草木,創造文字,製作衣冠,建造舟車,發明指南車,定算數,制音律,創醫學,開創了中華民族古代文明先河。
一個人能完成這樣的豐功偉績,實在是叫人驚嘆,也讓人難以相信。難怪司馬遷說黃帝“生而神靈”,除了天生的神仙,誰能在有限的生命中完成這樣的壯舉呢?讀到這裡,不由得莞爾一笑,知道這其實是不可能的,並且可以想到,這是我們的古代先民把模糊不清的歷史都算在了黃帝的頭上。
而黃帝成為道家的始祖,這中間也就有這么一點“模糊論”的色彩。但在南懷瑾先生看來,也是出於“學術上的謹慎忠實”的需要。南懷瑾先生告訴我們,歷史上除了承認黃帝是中華民族的先祖以外,幾乎沒有能夠證明他學術思想的史料。而《黃帝內經》和《黃帝陰符經》,後世很多學者也認為是後人的偽書。想為文化尋根溯源,要上溯到黃帝之前,除了一些遠古傳說以外,就缺乏可信的史料文獻,於是便以黃帝為始祖,將中華先民所有的思想文化一併劃歸到黃帝門下,加以尊崇。後世之人又多“貴古而賤今”,所以各家都把自己的思想源頭歸併到黃帝和神農氏。司馬遷曾經在《史記》中說“先序今而上至黃帝,學者所共術”,就是這個意思。
另外,道家認為它的學術淵源是遠紹黃帝,其中也隱含了這樣的意思:表明道家的學術思想並非是虛妄之言,道家也是遵循著上古文化正統傳承的觀念。這就為道家也打上了“合格”標籤,不是“三無產品”了。
並不是道家一家以黃帝為始祖,諸子百家都有這個傾向。事實上,道家思想萌生之初並沒有清晰的道家、儒家,以及諸子百家的界限。這些學派最初都是以三皇五帝為思想淵源的。南懷瑾先生稱這一時期為“儒道不分”的時期,他在《中國道教發展史略》中說,公元前七百餘年,儒家與道家才開始各立門戶。此後,諸子百家學術思想從繁入簡,分而又合。漢武帝時期史官司馬談在《論六家要旨》中,開始將百家首次劃分為陰陽、儒、墨、名、法、道六家。
從這樣的劃分開始,後世學者講道家,描畫出了一派道家“家譜”:認為道家學術思想大抵是由老子傳關尹子與庚桑子、庚桑子傳壺子、壺子傳列子、列子傳莊子,這樣就把道家思想約束在了一條線上。按南懷瑾先生的意思,這樣的劃分難以展現出道家“綜羅百代,廣博精微”的特點,所以我們在認識道家的時候,就要避免這樣的局限,以更寬廣、包容的心態和視角去仔細探求“道”的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