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st to Dust,話劇《浮生記》的英文名字,"生命宛若浮塵,不管是激情、生死、報復,還是欲望、情傷、輪迴,到終了還是塵歸塵、土歸土。"編劇如是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浮生記
- 外文名:Dust to Dust
- 屬性:話劇
- 類型:小劇場戲劇
寫在前面
這是一段詮釋著靈魂喋血與生命動情的過程。
演出介紹
2013年至2014年上海話劇中心將用2年的時間推出24台小劇場戲劇作品,名為“後浪·小劇場新運動”旨在挖掘上海原創小劇場新生力量,力圖探索出有上海特色的小劇場戲劇。在如今話劇市場紛雜的情況下,正向引導是我們應該負起的責任。告訴觀眾,小劇場戲劇應該是怎樣的。這就是為何在一切向商業、向票房看齊的當下,在所有戲都往大製作、大劇場挪移的當下,“大劇院“要做“小劇場“。此番的24個劇目將包括《禁閉》、《低音大提琴》、《謊言背後》、《情書》、《4:48》等經典小劇場劇目。
小劇場戲劇起源於19世紀末法國“自由劇場”的藝術實驗活動,後風行於歐美與日本,是西方戲劇反商業化、積極實驗和探索的產物。1982年林兆華導演的話劇《絕對信號》,打破了鏡框式舞台,以多層面多時空的創造性呈現,開啟了中國小劇場戲劇的先河。
受到《絕對信號》成功的鼓舞,上海小劇場戲劇界也掀起了探索、創新的藝術實驗高潮,出現了一批特色鮮明的小劇場演出,如蘇樂慈導演的《屋外有熱流》、胡偉民導演的話劇《母親的歌》、張獻編劇、谷亦安導演的《屋裡的貓頭鷹》。90年代,話劇《留守女士》帶動了上海小劇場戲劇的發展,湧現了《陪讀夫人》、《美國來的妻子》、《大西洋電話》等一批關注當時社會熱點的作品,讓小劇場走近觀眾。90年代後期,以《單身公寓》為代表的白領戲劇,讓更多人走進劇場,可以說是上海小劇場戲劇的里程碑,標誌著小劇場戲劇從以“實驗”和“先鋒”為主的階段向商業化邁進。
小劇場戲劇
中國小劇場戲劇的概念源於“Experimental Theatre”,如果按照英文的意譯,應當是“實驗戲劇”。然而隨著小劇場戲劇的實踐發展,如今已經從戲劇的實驗所變成戲劇的主要生存方式。
當然,隨著時代變遷,21世紀小劇場戲劇概念的內涵多樣化了。然而,小劇場戲劇的精神不應該丟失,實驗、探索、創新、先鋒是小劇場工作者們需要秉持和堅守的藝術精神。
現在觀眾對小劇場戲劇的誤讀,以為只要劇場小、觀眾少就是小劇場戲劇,以為小成本運作、以輕鬆搞笑為主要內容的娛樂戲劇就是小劇場戲劇。小劇場——僅僅是小劇場戲劇的一個物理空間特性,而最重要的精神內涵正在漸漸模糊和丟失。
戲劇最本質的,與電影、電視等媒體不同的,是現場觀眾與演員之間的活人交流。馬丁·艾斯林說“作者和演員不過是整個過程的一般,另一半是觀眾和他們的反應。”而觀眾在戲劇演出中的作用,正如格洛托夫斯基所說,“沒有演員與觀眾中間感性的、直接的、活生生的交流關係,戲劇是不能存在的。”戲劇的魅力在於現場觀眾與演員的活生生的交流。小劇場戲劇,首先在物理空間上縮短了觀眾與舞台的距離。《絕對信號》就是拋棄了鏡框式舞台,採用中心舞台的演出形式。用小劇場戲劇中常用的術語來說,就是不僅要讓觀眾“靠近”演出,而且還要讓觀眾“參與”到演出中來。所以說,小劇場戲劇並非只是物理空間上,就觀演關係而言,它是一種令觀眾與演員物理和心理距離更接近的戲劇形式,這才是觀看小劇場戲劇的真正魅力所在。所以,如將讓形式與空間與內容相匹配,最大化發揮小劇場戲劇的魅力,這就是我們需要去探索和實驗的命題。
另一方面,小劇場市場擴張得太快,產品質量跟不上,使觀眾產生審美疲勞。
就觀眾而言,一開始觀看戲劇的新鮮感漸漸淡去,開始產生不滿足感,然而在品目繁多的劇目中卻無從選擇。於是,新的命題出現:在吸引觀眾進入劇場後,如何留住他們,引導他們,培養其戲劇品味,給觀眾更多元的觀劇選擇,為觀眾篩選和創作好的小劇場戲劇作品。
源於實驗、忠於原創的小劇場戲劇,將是文化傳承與創新的重要載體。而探索性、實驗性的削減可能是影響小劇場戲劇發展的致命弱點,不克服這個致命弱點,不強化創新意識,小劇場戲劇只能消融在大劇場戲劇之中。標榜著“獨立”“自由”的小劇場戲劇,它和大劇場不一樣的空間構成,其實是給了創作者更大的創作空間。“獨立“也好,”自由“也好,應該多元化發展。而特色,這就要求在探索、實驗、創新的基礎上,加入更多中國化、民族化的創造。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有責任,也有使命,擔負起引領上海小劇場戲劇的探索之路。話劇《蛇詩慢》、《人模狗樣》、《魯鎮往事》等就是成功的探索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