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水散,中醫方劑名。出自《幼幼新書》卷二十引《嬰童寶鑑》。主治小兒渴不止,腹急身熱。臨床用於小兒渴病,其病吃水太多,腹脹後瀉。
基本介紹
- 名稱:浮水散
- 組成:蝸牛、草龍膽
- 主治:小兒渴不止,腹急身熱
組成,用法用量,主治,方義,運用,文獻摘要,
組成
蝸牛(甘草水洗)二七個,草龍膽(為末,以蝸牛搜作餅子後陰乾)一兩。
用法用量
上為末。每服一捻許,浮水與飲,只一服效。
主治
小兒渴不止,腹急身熱。
方義
蝸牛味鹹、性寒歸膀胱、胃、大腸經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主治小兒身熱;龍膽苦、性寒歸肝、膽經具有清熱燥濕、瀉肝定驚之功效。兩藥相使,共奏清熱定驚之功。
運用
臨床常用於小兒渴病,其病吃水太多,腹脹後瀉。
文獻摘要
《錢乙劉P醫學全書》:“《巢氏病源》熱渴候,小兒血氣盛者,則腑臟生熱,熱則髒燥,故令渴。《小方脈》論小兒渴病,其病吃水太多,腹脹後瀉。此病吃水不歸小腸,卻入大腸,大腸受五穀不受水;小腸受水不受五穀。此病皆諸抱損得心臟熱,心與小腸合,小腸亦受熱。小腸氣熱,其氣上行奔胃口,致孩子吃水,其水待奔小腸,被小腸氣熱滲泄不及,轉入大腸。如醫先下淋藥,後下涼心臟藥,然後止渴乃效⋯⋯《嬰童寶鑑》治小兒渴不止,腹急身熱。浮水散方:蝸牛二、七個,甘草水洗,草龍膽一兩,末。以蝸牛搜作餅子後陰乾。上件為末。每服一捻許,浮水與飲,只一服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