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 | 浮性卵 |
英文名稱 | pelagic egg |
定 義 | 大多數海洋魚類所產的透明,內有油球,密度比水小,產後漂浮在水中的卵。大部分浮性卵沒有黏性,卵粒分離,能自由浮動。 |
套用學科 | 海洋科技(一級學科),海洋科學(二級學科),海洋生物學(三級學科) |
中文名稱 | 浮性卵 |
英文名稱 | pelagic egg |
定 義 | 大多數海洋魚類所產的透明,內有油球,密度比水小,產後漂浮在水中的卵。大部分浮性卵沒有黏性,卵粒分離,能自由浮動。 |
套用學科 | 海洋科技(一級學科),海洋科學(二級學科),海洋生物學(三級學科) |
中文名稱 浮性卵 英文名稱 pelagic egg 定義 大多數海洋魚類所產的透明,內有油球,密度比水小,產後漂浮在水中的卵。大部分浮性卵沒有黏性,卵粒分離,能自由...
臨時性浮游生物(Meroplankton)又稱為一時性浮游生物,是指僅在卵和幼體期、稚仔期過浮游生活的浮游生物。如低緯度暖水中各種無脊椎動物在其幼蟲階段多行浮游生活,...
大吻羊舌鮃體極扁平,呈卵圓形;吻大,雙眼位於左側,兩眼間距小。...肉食性,以底棲無脊椎動物為主。產浮性卵。大吻羊舌鮃分布 編輯 ...
產浮性卵。分布:印度-太平洋熱帶海域,包括台灣南部、北部、東北部及蘭嶼、綠島、澎湖海域。附記:可食用魚。詞條標籤: 生物物種 , 動物 ...
產下的卵是屬於分離式的浮游性卵。生性十分害羞,不易和其他魚類接近,是為日行性魚種。主要以動物性浮游生物為食物。山下式擬盔魚地理分布 編輯 ...
似乎與興凱翹嘴紅鮊一樣,屬於浮性卵。個體比較小,大約體長20厘米以上達到性成熟。 [1] 參考資料 1. 興凱青梢紅鮊 .農業戶 [引用日期2015-06-17] ...
肉食性,以浮遊動物為主。具趨光性,為台灣焚寄網的重要漁獲之一,產浮性卵。分布:印度-太平洋熱帶海域,包括台灣四周近海。附記:可食用魚,或磨成魚粉作為飼料。...
生活在208公尺以上的海域,為底棲魚類;游泳能力差,常停棲趴附於海底,以腹鰭緩慢爬行。肉食性,以小型底棲無脊椎動物為主。產浮性卵,仔稚魚具漂浮期。分布在印度-...
產浮性卵。鋸尾鯛分布 編輯 日本至台灣海域,包括台灣南部、北部、東北部及蘭嶼、綠島海域。 附記可食用魚,為台灣北部著名磯釣魚種。詞條標籤: 生物物種 , 動物 ...
魚的護卵方式和產卵數呈反比。越高明的護卵方式,產卵數越少,反之亦然。魚卵魚的卵分為浮性卵和沉性卵。浮性卵- 浮於水面。沉性卵- 沉於水底。又分為...
產浮性卵。繁星鮃種群分布 編輯 印度-西太平洋熱帶海域,包括台灣南部、北部及西部海域。繁星鮃附記 編輯 可食用魚。參考資料 1. 繁星鮃 .中國動物物種資料庫[...
產浮性卵。高鰭刺尾鯛分布: 編輯 印度-太平洋熱帶海域,包括台灣南部及蘭嶼、綠島海域。高鰭刺尾鯛附記: 編輯 觀賞魚,也可食用。...
5、產浮性卵,卵膜上具突起,或長絲狀突起。有些種類有季節性近海洄游習性,形成漁汛。飛魚科相關資料 編輯 鶴鱵亞目的四科中,竹刀魚科的秋刀魚是人們所熟悉的...
產浮性卵。腫瘤毒鮋分布 編輯 印度-太平洋熱帶海域,包括台灣南、北部海域。腫瘤毒鮋附記 編輯 可食用魚,但背鰭的毒棘具神經毒,有致死紀錄。詞條標籤: 生物物種 ,...
產浮性卵。分布:印度-太平洋熱帶海域,包括台灣南部、北部及西部海域。附記:可食用魚。詞條標籤: 生物物種 , 動物 V百科往期回顧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次 編輯次數...
腔腸動物(各類水母)、輪蟲動物、甲殼動物、腹足類軟體動物(翼足類和異足類)、毛顎動物、低等脊索動物(浮游有尾類和海樽類),以及各類動物的浮性卵和浮游幼體等...
產浮性卵。變色鼠魚銜魚種群分布 編輯 印度-西太平洋熱帶海域,包括台灣南部及蘭嶼、綠島海域。變色鼠魚銜魚分類學 編輯 脊索動物門——魚綱——鱸形目...
海燈世為煙管魚科動物鱗煙管魚的全體。鱗煙管魚是熱帶及亞熱帶近海中下層魚類,食肉性,吸食幼魚及小蝦等。產浮性卵。我國分布於黃海、東海及南海。...
生態:底棲,卵生,屬肉食性。鰜科魚種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西起南非,北至日本,南至澳洲,為沿岸底棲砂泥底魚類,棲息深度在一至一百公尺左右。產漂浮性卵,孵化後...
懷卵量11.7-21.8萬粒,卵浮性,徑1.6-1.9mm。 棲息環境 鯧魚常棲息於水深30-70m潮流緩慢海區內。 分布範圍 鯧魚主要分布於中國沿海、日本中部、朝鮮和...
產卵期在4—7月。在流水中產漂浮性卵。生長較快。最大個體重達70—80市斤。天然產量也很大。身體有點像鰱魚,但頭比鰱魚要大得多,故又名“胖頭魚”;背面暗...
當環境條件適宜時,卵母細胞仍能發育至成熟,在一個繁殖周期內,卵子能分批成熟產出。赤點石斑魚是屬於一次產卵類型,但在生殖季節,個體的性成熟和生殖則有先後之分,...
肉食性,在生殖時游離海岸,卵產在很深的水中,產浮性卵,受精卵發育經過變態,仔魚身體透明呈葉狀片。 主要棲息在印度洋珊瑚礁地區的洞穴及岩石裂縫中。在野外,能...
鋸腹鰳科,Pristigasteridae,鯡形目魚類的一科。鋸腹鰳科魚類以浮遊動物為食,某些較大型魚種則會捕食小魚;通常成群洄游,因此也是大型海洋生物掠食的對象。產浮性...
編輯 常在水錶層活動,對鹽度的耐受性佳,屬廣鹽性魚類。肉食性,以浮遊動物為主。具趨光性,為台灣焚寄網的重要漁獲之一,產浮性卵。島嶼小公魚分布 編輯 印度...
肉食性,以小魚為主。產浮性卵。格狗母魚分布 編輯 印度-太平洋及大西洋東南部熱帶海域,包括台灣南部、北部及西部海域。格狗母魚附記 編輯 ...
大頭花桿狗母,仙女魚目,屬廣鹽性魚類。生活於1~400公尺海域,棲息在礁石區...產卵期約在1~3及5~10月,水溫約24.4~34.4℃,產浮性卵。大頭花桿狗母...
光齒斑鮃身體呈卵圓形,極為平扁。雙眼均位於身體的左側方,有些則位於右側方。口開於吻部,下頜較突出,牙齒髮達。鰓蓋膜相連,前鰓蓋骨後緣游離,無皮膜或鱗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