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背景
專輯之所以命名為“浪潮”,是因為主唱付菡認為它是一個充滿力量和浪漫精神的詞。浪潮的英文Wave,是波形的意思。而後海大鯊魚的logo也表現的是一個波形,任何聲音和光都是wave,後海大鯊魚希望把自己的音樂世界用波形傳達給聽眾們。專輯的主題是“未來、科技”,其中的每一首作品都在描述一個情結。在這個計算機時代,後海大鯊魚期望能帶給那些失去了20世紀60年代嬉皮士夢想的人們一個機會,用不同的身份去體會這個時代。而其中的歌曲《Neo!Man》中的“Neo!”一詞意為獨立思考、打破常規、近乎激進的創想態度。
專輯的基色依然是後海大鯊魚一貫堅持的搖滾樂,並加入一些電子樂的pad和loop以及處理手法。專輯共收錄了10首歌曲,在創作上加入了電腦和程式。在音樂上,後海大鯊魚嘗試如何將人性和機械的兩個極端同時或交替地呈現。而專輯封面則設計採取兩重,內表面是一張螢幕化和雷射化的東方面孔,非男非女非機器非人類,再外面是一層聚酯包裝用螢光色印刷連續的波形,所有的專輯可以通過這層包裝連在一起,在黑夜裡發出光亮。
專輯曲目
專輯鑑賞
後海大鯊魚的第二張專輯名叫《浪潮》,而非“新浪潮”。相比第一張專輯對於車庫搖滾和朋克舞曲等復古形式的緬懷,這一次的後海大鯊魚才算是真正走到了時代的前頭。雖然專輯音樂的結構依然還是架構在“新浪潮”的基礎上,但細聽之下,卻幾乎已經把經典“新浪潮”的模式完全解構重組了,從而讓20世紀80年代的“新浪潮”,因此變異出一種新品種。這裡面有電子、有採樣,元素蕪雜、種類眾多,但卻在後海大鯊魚實驗式的調和中,呈現出一種混沌氛圍下的動聽和給力感。
專輯中的同名曲《Wave》可以作為標本,從音樂、歌詞、編曲、演唱和氣質上一一探尋和分析,當然還有更加難得的是後海大鯊魚開始選擇中文來進行表達。《Back 2 The Future》或許是後海大鯊魚對未來另外的一個昭示,在以為他們會藉助電子來預言未來時,他們卻在快速激越間回歸到了經典搖滾樂的格局。後海大鯊魚這一次又通驚險而驚喜的“Wave”讓聽眾們對他們的未來充滿期待。
而從音樂的角度來講,也可以說這是一張真正原創的唱片。沒有受到任何國際化“浪潮”的限制,也無法從中國搖滾樂團的作品裡找到同類。不說開天闢地,至少也是任我獨行。而製作和演繹上的張力,更讓這張專輯透著許多的大氣,以及那種完全釋放能量的衝擊力。這張專輯在音樂上呈現出一個光怪陸離、亦真亦幻的科技感世界,但作品在文字的表達上,卻非常的自我、非常的隨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