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簡介,布局,
簡介
浦源鄭氏宗祠始建於明代的祠堂建築,屬於祭祀祖先和先賢的場所。相傳,永嘉入閩鄭昭的後裔鄭滿遷居連江,鄭滿長子鄭初遷徙寧德霍童,鄭初四世孫鄭可封生六子,長子鄭唐移居寧德九都福首村,福首鄭氏支開寧德,葉散閩東,至南宋端平年間,鄭唐後裔朝奉大夫鄭懷公(字國珍)遷徙周寧浦源村,鄭懷八世孫鄭模(字懿顯,行晉十)所創建的浦源鄭祠,清道光二十年(1814年)重修。文革時遭到破壞,一九九六年秋大規模整修,是目前華東地區保存最完整的宗祠之一。
布局
宗祠造型獨特,前窄後寬,形同古船。右前方有一株千年柳杉,樹高十丈,乾粗六圍,樹腹中空而枝葉茂盛,村人奉若神明,美名之"靈檣"。傳說,鄭氏始祖朝奉公於此處小憩,夢見自己乘一巨舟,從者無數,財寶滿舵,醒後以為吉祥之兆,遂立下遺願,要以此樹為船桅,建祠如舟形,後果子孫滿堂,人才輩出,成為當地望族。
大門上"鄭氏宗祠"四個字為堅幅,據說在古代只有皇帝國戚的宗祠才能這樣建造,整個祠堂為三進式中國古典殿堂建築,雕樑畫棟,富麗堂皇。
宗祠正廳供奉著北宋駙馬鄭南公、始祖朝奉公及他們夫人趙氏、呂氏塑像,左邊是建祠及保護鯉魚?鄭晉十公及夫人塑像,右邊是廣行善事,最後歸神鄭九公塑像,兩側依次陳列著歷代珍藏的龍頭祖牌,如同"家譜"。龍頭祖牌底座為"八仙過海"、"西遊記"等各種木刻,頂部為鏤空龍頭木刻,工藝精巧,剔透玲瓏,充分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藝術創造力。文革時,浦源村人將這些龍頭祖牌藏於夾牆或村外山洞,避免了遭受破壞。經修復,形成華東地區最完整的龍頭祖牌。
祠中還有諸多匾額楹聯,流金溢彩,書法精堪。正廳高懸明朝狀元、禮部尚書翁正春"蘊藻流芳"。在二進廳還有省軍區司令員任永貴的"明德惟馨",民國時寧德縣知事黃式蘇的"鹹林望族",民國福建省長、海軍上獎薩鎮凍的"碩德耆年"等要人題寫的匾額。
還有幾類匾額:或頗具藝術價值,如"文魁"是清宣統年間兵部尚書閩浙總督事示松寫的原字大小刻成;或歌頌鄭氏某族人的高尚品德,集中體現在"孝"、"節"上,如"孝邁黔婁"、"孝德動天"說是替父送死鄭錫繁公,"筠貞柏翠"說的是葉氏孺人守寡六十載冰堅玉潔,另外歌頌節婦的還有"晚節彌芳"、"節順流芳"等;或說家庭和睦相處,如"一堂五代"、"堂聯五代"等;最後一類是歌頌家族訴,如"源遠流長"、"滎陽世族"等。可以說,每塊匾額都有一個故事,雖較多與封建制度相關,但諸如孝順父母、家庭和睦的這些故事還是值得後人借鑑。
宗祠的柱子上還掛著楹聯,大多是歌頌祖先,書法都較為精湛、流暢。而且有些大楹聯是整塊檀木做成的,年代也頗為悠久。有的還有一段故事,如"捨身救父不得謂之輕生,毀體瘵慈斯真能養大體",說的也是錫繁公的故事。戲台上的一幅對聯:"偶來顧曲聊遣閒情,試問登台誰稱出色"帶點人生真諦。
每年的農曆三月初三,則洞開祠堂大門,搬出家譜讓村人翻閱查看。同時,演"社戲"三天。戲前,舉村人共聚,商討一些村中大事,形式較為隆重,很象"民主集中制"。
整個祠堂充滿著濃厚的文化氣息,當你徜徉其中,定會被古代宗族文化的深厚內涵所吸引,讓你流連忘返
大門上"鄭氏宗祠"四個字為堅幅,據說在古代只有皇帝國戚的宗祠才能這樣建造,整個祠堂為三進式中國古典殿堂建築,雕樑畫棟,富麗堂皇。
宗祠正廳供奉著北宋駙馬鄭南公、始祖朝奉公及他們夫人趙氏、呂氏塑像,左邊是建祠及保護鯉魚?鄭晉十公及夫人塑像,右邊是廣行善事,最後歸神鄭九公塑像,兩側依次陳列著歷代珍藏的龍頭祖牌,如同"家譜"。龍頭祖牌底座為"八仙過海"、"西遊記"等各種木刻,頂部為鏤空龍頭木刻,工藝精巧,剔透玲瓏,充分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藝術創造力。文革時,浦源村人將這些龍頭祖牌藏於夾牆或村外山洞,避免了遭受破壞。經修復,形成華東地區最完整的龍頭祖牌。
祠中還有諸多匾額楹聯,流金溢彩,書法精堪。正廳高懸明朝狀元、禮部尚書翁正春"蘊藻流芳"。在二進廳還有省軍區司令員任永貴的"明德惟馨",民國時寧德縣知事黃式蘇的"鹹林望族",民國福建省長、海軍上獎薩鎮凍的"碩德耆年"等要人題寫的匾額。
還有幾類匾額:或頗具藝術價值,如"文魁"是清宣統年間兵部尚書閩浙總督事示松寫的原字大小刻成;或歌頌鄭氏某族人的高尚品德,集中體現在"孝"、"節"上,如"孝邁黔婁"、"孝德動天"說是替父送死鄭錫繁公,"筠貞柏翠"說的是葉氏孺人守寡六十載冰堅玉潔,另外歌頌節婦的還有"晚節彌芳"、"節順流芳"等;或說家庭和睦相處,如"一堂五代"、"堂聯五代"等;最後一類是歌頌家族訴,如"源遠流長"、"滎陽世族"等。可以說,每塊匾額都有一個故事,雖較多與封建制度相關,但諸如孝順父母、家庭和睦的這些故事還是值得後人借鑑。
宗祠的柱子上還掛著楹聯,大多是歌頌祖先,書法都較為精湛、流暢。而且有些大楹聯是整塊檀木做成的,年代也頗為悠久。有的還有一段故事,如"捨身救父不得謂之輕生,毀體瘵慈斯真能養大體",說的也是錫繁公的故事。戲台上的一幅對聯:"偶來顧曲聊遣閒情,試問登台誰稱出色"帶點人生真諦。
每年的農曆三月初三,則洞開祠堂大門,搬出家譜讓村人翻閱查看。同時,演"社戲"三天。戲前,舉村人共聚,商討一些村中大事,形式較為隆重,很象"民主集中制"。
整個祠堂充滿著濃厚的文化氣息,當你徜徉其中,定會被古代宗族文化的深厚內涵所吸引,讓你流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