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綠道

浦江綠道
概述 全景圖
世界攝像攝影網彭勇總編總攝影
生態發展是民之所向,人水和諧方能潤澤民生。
作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科學論斷的優秀實踐者,浦江率先打響全省“五水共治”第一槍,壯士斷腕整治水晶污染,撕開缺口、樹立樣板。藉助治水春風,持續發力,從水上治污向岸上建綠推進,全力創建縣域綠道網……
高起點編制綠道規劃,科學構建以區域綠道、城市綠道為骨幹,社區綠道為補充,結構合理、連通便捷、配套完善,契合浦江旅遊休閒發展訴求的綠道網結構。歷時近3年,即已建成綠道170餘公里,完成投資5.4億元,綠道網初具規模。尤其是17公里的浦陽江生態綠道,成為貫穿浦江東西的錦繡飄帶……好一幅“山水畫、田園詩”。
近年來榮譽多多的浙中浦江,上個月又雙喜臨門:入選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浦陽江生態綠道獲得首屆“浙江最美綠道”殊榮。而且,2017年的全省綠道建設現場會,也已定址於浦江。如日東升的浦江,正展現蓬勃朝氣,全縣上下鼓足了精氣神,加力奔跑在美好生活的大道上……
科學謀劃“三生融合” 生態廊道換步皆景
仲秋的暖陽下,微風拂煦,浦陽江畔清新如畫。
江畔南側,開闊的景觀廊道和親水平台,平整清淨的臨江透水慢行道,與兩邊的綠樹野花相互映襯,一江碧水蜿蜒平緩……紅黃相間的綠道,秋陽、藍天,山秀、水清。徜徉其間,心曠神怡,不由地心生艷羨:浦江人真有福氣!
“幾年前,這裡可是另外一片景象。”附近的村民俞善德感慨地說,那時,江水渾濁,江南岸一片荒山,一條破舊的引水渠……“靠著‘五水共治’和綠道網建設,浦江矢志重整山河,鐵心攻堅克難,還一個‘天地間秀絕之區’。”
省委、省政府建設“萬里綠道網”的決策,之於浦江正當其時!迅即回響,積極貫徹。結合實際,加快實施“一區兩廊三湖四小鎮”建設,編制完成生態綠道與旅遊一體化規劃。秉持“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體的生態理念和“精緻、秀美、靈動、文雅”的建設理念,全力把綠道建成生態、生活、生產融合的綠色發展通道;共規劃綠道331.88公里,其中區域綠道80公里,城市綠道251.88公里。
“在上述兩大理念指導下,科學實施全縣的綠道建設。從規劃、建設到施工,始終堅持‘四大原則’。”縣建設局局長徐方鎮介紹說,這就是海綿城市原則,水岸相依原則,尊崇自然原則,移步換景原則。
用海綿城市理念進行生態建設,不拒絕新型材料。綠道的游步道與腳踏車道,大部分採用透水砼材料,護岸全採用軟質駁坎,有效促進水生態正常循環。在綠道上,縣建設局總工張銀洋當著我們的面,將水不停潑在路面上,只見水剎那間就消滲了……真是“不濕鞋、不濕腳、不濕身”。
依據自然景色進行設計,水面、路面、山腰形成自然景觀。師法自然,堅持“不砍樹、不挖堤、慎改溪”,保留原汁原味的生態環境。浦陽江生態廊道,為完整保留下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水渠和水杉林,反覆論證“燒腦”。整個方案幾經易稿,將原先貫穿林間的道路,改為在水渠上架設棧道,還疏浚水渠、繼續使用……
綠道上升為廊道。長2000米、寬4米的鋼木結構棧道,連山鄰江,形成了“喬杉問渠”的獨特景觀。我們漫步棧道,不禁為此美妙的創意而佩服。
更讓人讚嘆的是,在這17公里的浦陽江生態廊道上,形成了荷塘驛站、都市田園、喬杉問渠、翠湖蕩漾、雙溪解流、江岸書聲、湖山舊事等浦陽江“新十二景”,換步皆是景……
休閒運動健身富民 亮點紛呈生機勃發
登高俯瞰,生態廊道沿江自西向東,從通濟湖一直延伸至三江口濕地公園。途經浦陽、仙華、浦南、黃宅4鎮街,猶如江上飄逸靈動的綠色絲帶。
“生態廊道以十二景點為主線,以點串線,點面融合,集綠道、休閒、運動、健身等功能於一體。”縣建設局副局長於炤元欣喜地說,天氣適合時,每晚來綠道散步休閒鍛鍊的,多達6萬人次。浦江人倚著秀美的“母親河”,享受著觸手可及的“詩和遠方”……
毋庸置疑,全新展現的浦陽江生態廊道,是縣域綠道網建設中的一個範例。精彩之筆多多,生態廊道中的翠湖,即是其一。
擁有一個美麗名字的翠湖,實為浦陽江流經縣城西南的一段,水面開闊。曾經,這裡是令縣城蒙羞的“黑臭湖”。罪魁之一,就是名盛一時的水晶產業等。
“那時水晶加工的廢水直排其中,翠湖成了‘天然化糞池’,黑黝黝的一片,臭氣熏天。我們住在湖邊的人家苦不堪言。”村民老周十分感激黨委政府的鐵腕整治。水岸同治,治出了一泓清水,連著實施的綠道建設,更是錦上添花,面目一新:建起湖心島,架設彩虹橋,成為翠湖濕地公園,面積達258畝……
曲徑弓橋宛如桃源風光,風姿綽約恰似娉婷少女。今之翠湖名至實歸,成為浦陽江上的一顆璀璨明珠、人人摯愛的遊玩佳處。盛夏時節,是百姓消暑游泳的天然泳池,“人滿為患”。平日裡,遊客絡繹不絕,健身休憩、吟詩作畫,坐唱表演……
看著日益熱鬧的翠湖,黃宅鎮的鄭建鶴嗅到商機,租下湖畔銅橋村的一棟民房,辦起“好灶頭”農家樂,生意很是興隆,客人要預訂排隊。環境一變商機來!
“沿河居民不敢開窗,路人唯恐避之不及。”銅橋村緊挨翠湖,曾因湖水惡臭而一度遭受冷遇。“如今卻突變成風水寶地,身價倍增,房價攀升,餐飲住宿業日趨興盛,富民強村、前景看好。”市政園林管理所所所長金玉嫦說,銅橋村的變化,生動地詮釋著生態綠道帶來的綜合效應。
浦陽江生態廊道的建設,形成了全域“水岸景觀道”,成為“產業的平台、詩畫的看台、鄉愁的視窗、休閒的戲台”。沿線村莊百姓,有了更多的自豪感、獲得感,激發出強烈的致富欲望……
綠道蜿蜒情系民生美好生活綠道起航
短暫的實地走訪,給人深刻的印象:浦江建綠道,登高望遠深謀遠慮。
“我們建設綠道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注重科學籌劃、創意實施。這主要反映在‘四個結合’上。”徐方鎮概括說。
——與產業相結合。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與翠湖相似,生態廊道節點興旺的人氣,讓附近村莊的農家樂蓬勃興起。作為葡萄之鄉,綠道給沿線葡萄產業注入了新商機,帶旺了葡萄採摘體驗游等觀光農業。
被譽為“江南喬家大院”的虞宅新光村,經“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引來青年創客入駐,煥發出勃勃生機,榮膺浙江特色旅遊村等多個榮譽。結合新光村鄉村旅遊發展態勢,茜溪綠道梳理溪流沿線的歷史文化要素,結合慢行道設計解說系統,建造出一條慢行、文化體驗綠道,前景看好……
——與文化相結合。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是浦江的祖傳瑰寶,也是浦江鄉愁的重要元素。始建於清代光緒32年的百年湖山古橋,經過修建、古今結合,給廊道注入了歷史文化韻味。夜晚的古橋如長虹臥波,紅色的腳踏車道和黃色的濱水棧道穿過橋洞,像兩條靈動的彩絲帶,飄逸在青山綠水間。
——與治水相結合。碧潭迎客景點,三江口濕地公園,利用原有的低洼地和濕地,因地就勢栽種水生植物,變成淨化水系的濕地景觀。
——與民生相結合。至今,浦江已建成綠道170公里,實現了所有鄉鎮全覆蓋。每一個綠道節點的打造、每一個項目的推進,都以惠及公眾、人民滿意為出發點。浦陽江生態廊道融入體育健身元素,沿線建有現代“萬人體育場”,配建了5個運動球場和2個足球場;還建有6座景觀橋,36.5公里的腳踏車道、游步道、棧道,31個親水平台和挑台……
值得一提的是,投入產出比高!整個浦陽江生態廊道工程,占地196萬平方米,實際造價只有117元/平方米。浦江用最少的錢做更好的事,實現了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的多贏。
“綠道不僅是一條生態廊道,也是民生之道、健康之道,更是一條幸福大道。”徐方鎮表示,他們建的不只是綠道,而是一種生活方式。浦江百姓的美好生活,從美麗綠道起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