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城贛劇團,於1956年10月,在半職業性的同樂劇團基礎上組建,為集體所有制團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浦城縣贛劇團
- 時間:1956年10月
- 地點:浦城縣
- 性質:藝術劇團
發展歷程,基本情況,獲獎簡介,發展概述,
發展歷程
縣派駐幹部加強領導,堅持上山下鄉演出,自帶服裝道具,曾被譽為“扁擔劇團”。1958年劇團辦農場,實行藝術與生產勞動相結合,聲名大振。《人民日報》、《解放日報》、《光明日報》、《福建畫報》、《閩北報》等先後以新聞、通訊、照片、評論等形式報導其勤儉辦團、亦藝亦農、面向農村等先進事跡。1959年,福建省文化局將浦城贛劇團事跡製成模型在福州和北京展覽。1960年,劇團派代表出席全國文教群英會,得到國務院的獎勵,並受到周恩來總理和其他中央首長接見。同年11月,與越劇團合併組成浦城縣地方國營劇團,稱贛劇分團。1961年,列為省5個重點劇團之一,派代表參加全國重點劇團文藝座談會。1962年,縣地方國營劇團撤銷,恢復浦城贛劇團名稱,仍為集體所有制。1965年,中國戲劇家協會林涵表和姜永泰、《戲劇報》編輯田野、省文化局局長陳虹、南平專區文化局副局長袁啟彤均到贛劇團蹲點。1965年冬,在此召開全省劇團辦農場現場會。1969年1月,劇團被撤銷,大部分演員下放或改業,少數編入毛澤東思想宣傳隊。1972年,被下放演員得到重新安置。1978年恢復贛劇團建制,復稱浦城贛劇團。1985年曾試演黃梅戲,1986年改演歌劇、滑稽戲,因觀眾不多,1987年改演歌舞,仍稱浦城贛劇團。1988年,經建陽地區文化局批准,贛劇團亦稱浦城歌舞劇團,實行一個單位兩塊牌子。
基本情況
贛劇團現有演職員工60餘人,擁有高級職稱4人,中、初級職稱40多人。劇團有一百多人次先後在省、市會演和各種藝術比賽中獲獎,劇團一方面精心抓藝術創生產,另一方面不斷深化體制改革,努力開發多種經營項目,收到了後台養前台、副業補主業的良好效益。
獲獎簡介
建團幾十年來,劇團自創劇目《鐵算盤》、《滿山春》、《種子》、《霞嶺晨曲》、《五公分》、《向陽坡》、《地道》、《丹桂情》、《練氏夫人》、《解煩丹》、《夢筆江郎》、《木樨花開》、《江良還債》等,參加福建省會演均獲得多項獎勵。其中《丹桂情》獲華東第七屆田漢劇本二等獎、福建省首屆百花文藝二等獎;94年《丹桂情》改編攝製成電視劇《竹鄉姐妹》,獲全國第九屆“天安獎”戲曲電視二等獎;《夢筆江郎》獲省政府第二屆“百花文藝”三等獎;《木樨花開》獲省政府第四屆“百花文藝”三等獎,省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劇本徵文優秀劇本獎。
發展概述
浦城贛劇早期是唱弋陽高腔的,其行當的叫法與其它劇種不同,統稱“十三太保”,計有小生、老生、鬚生、副末合稱“四白臉”;大花、二花、三花(醜)、四花(酒保)合稱“四花臉”;馱梁旦(文武旦)、二梁旦(花旦)、三梁旦(又名貼旦)、四梁旦(又叫茶盤旦,即丫環)合稱“四旦”,外加老旦,共有13個行當。
自清代至民國期間,浦城贛劇班社多系江西藝人。1952年開始,由當地民間藝人金元進等自籌資金創辦半職業劇團。同年8月,成立浦城縣同樂劇團,1950年,正式改名浦城縣贛劇團。劇團堅持上山下鄉,面向農村觀眾,走遍全縣279個村莊,被稱為“扁擔劇團”。《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福建日報》等報刊作了詳細報導,1959年,獲得福建省“紅旗單位”光榮稱號;1960年,被評為全國文教先進單位,出席全國文教群英會,獲得國務院頒發的獎狀。
五六十年代,浦城贛劇團創作《全家紅》、《滿山春》等10多個現代戲劇目。其中《滿山春》以閩北地區林業為題材,於1964年參加福建省第三屆戲曲現代戲會演獲得好評。1981年,反映浦城歷史人物的《練氏夫人》,參加省創作劇目調演,獲創作演出、音樂、舞美、演員等多項獎,劇本被江蘇淮劇、河南豫劇、四川川劇、浙江越劇以及閩劇等移植上演。省電視台與中央電視台作了錄像播放。
1992年,創作以計畫生育為題材的現代贛劇《丹桂情》,被選調到福州演出,反映十分熱烈,省計生委決定讓該劇在全省各地區作巡迴演出。1993年,《丹桂情》參加首屆“海峽兩岸(閩台)戲劇節”暨福建省第19屆戲劇會演,獲優秀劇本獎和優秀舞美獎、優秀導演獎。該劇1994年被改編為電視劇《竹鄉女人》,在中央電視台播放。1996年,在福建省第20屆戲劇會演中,浦城贛劇團演出的《解煩丹》獲劇目獎。至1997年,浦城縣除專業性質的贛劇團外,尚有民間職業劇團活躍於城鎮農村,還經常流動演出於閩、贛交界的幾個縣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