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花紙上綠衣客:周邦彥詞的清麗哀愁

浣花紙上綠衣客:周邦彥詞的清麗哀愁

《浣花紙上綠衣客:周邦彥詞的清麗哀愁》主要講述了,這是一場跌宕的人生,然而放在歷史的河流里,又實在是一段再平常不過的年華。那個時代的文人才子,誰不是年少風流、得志張狂、歌吹繁華的曲;誰又不是輾轉飄零、歷盡滄桑、吟喔蒼涼的調。繁華與蒼涼,從來都是人生中最眩惑人心、最割人心腸的兩面。最美的,往往最傷神。一如詞里盛起的流光,再怎么絢麗,讀來亦只有無盡的涼薄。 只是,對周邦彥而言,涼薄的不只是歲月,還有心性。後人評說他,常常莫衷一是,因為找不到一個可以蓋棺定論的入口。是善,是惡;是才情縱橫,還是欺世盜名;是白璧微瑕,抑或劣跡斑斑;是痴情鐘愛,或是輕佻薄倖……沒有一個詞可以概括他,即便傾心清真詞者如我,對他亦是一半深愛,一半嘆息:深愛他的才華、詞筆、倜儻、性情,以及詞里的絕代芳華;嘆息他一生的浮沉悲歡,他的磨難與執著、逢迎與憔悴、兜轉與流連。

基本介紹

  • 書名:浣花紙上綠衣客:周邦彥詞的清麗哀愁
  • 出版社:石油工業出版社
  • 頁數:170頁
  • 開本:16
  • 品牌:石油工業出版社
  • 作者:陳以
  • 出版日期:2013年6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02195653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浣花紙上綠衣客:周邦彥詞的清麗哀愁》寫到,周邦彥是活在北宋末期的人,他的生前,是繁華盛世;他的身後,是一個時代的終結。他的時代,是泥沙俱下,無可挽回,正如他的一生,要功名,輾轉不得;要愛情,聊余情傷;要放手,又騎虎難下;要一場轟轟烈烈、痛快淋漓的人生,卻終於只能憔悴謝幕、黯然離場。他的時代,也是繁榮的兀自繁榮,毀壞的兀自毀壞,正如他的詞,是末世繁華里一曲低沉的調,又是紛亂年代裡一支自足的歌,無可定義,不再重現。
《浣花紙上綠衣客:周邦彥詞的清麗哀愁》以“古典詩詞的美麗與哀愁”為主題,選用50篇左右詩詞,以散文化筆法點評、賞析,並結合詞人經歷進行個性化、情感化解讀。

作者簡介

陳以,生於南粵,逆旅京華。自幼雅好詩文,常徜徉於唐宋詩山詞林中,迷醉不知返。學的是廣告、從事的是影視、偶爾寫本書,愛聚會,比較文藝,對金錢缺乏概念,努力活得像首詩。

圖書目錄

春卷·緋紅花色正艷,王孫重拾簪纓
那個春天,只關風月疏竹
苦悶催生的錢塘少年
青春是一場甜膩的酣睡
如果歲月停在相愛瞬間
相見相愛,何須相守
江湖風光好,任君逍遙
深情的相思,輕薄的艷遇
站在西風殘照里的人
情至深處,薄倖也被情傷
沒了她,哪裡都是索然無味
三年時光,只為最美的蛻變
夏卷·濃綠未老,十載紅塵若兒戲
只不過,為朝堂的華麗轉身
因為年輕,所以不懼怕
在數不盡的風月里沉淪
流年易逝,相思惹人老
來時尋歡樂極,歸時方知離苦
惆悵中尋得一抹快意
迴避了責任,亦迴避了夢想
今夜風流誰人知
距離杳杳,愛情需得保鮮
下一個花季,再續緣
秋卷·黃葉卷天涼,仕途情場兩誤
寧靜在顛簸里破碎
取詞名換功名
生死無情,唯在追憶中重遇
錯季的果實,苦過於甜
相會無期,思念反成怨念
情若金籠,越掙扎越深陷
愛之傷,非逃離便能痊癒
才情換來的主角
心結的解藥何處尋
冬卷·霜雪正緊,一世彈指若夢
人治的時代多是悲傷的愛情故事
越是思念,越是不如不見
怕見憔悴,花開可緩歸
琴聲有意,嘆知音難覓
幸有故人把酒東籬
諂諛逢迎,不如歸去
款把真相當做笑話看
暮年回憶俱是告別
人間浮華掉落眉梢
舊園裡,找尋心的安樂窩
一生龍吟,更與何人比

序言

名利客,風塵情
一直知道宋詞是濃婉香艷的,那些字句,仿佛在暖帷薰風里長久地浸潤過,鐫刻著一千多年前的風花雪月、浮世流年,讀來旖旎纏綿、唇齒留香。也因此,第一次讀《少年游》中“並刀如水,吳鹽勝雪,縴手破新橙”的句子時,並不曾為之心動停留。這樣的詞句,尚不足以驚艷少年的輕狂時光。
及至後來,長了些年歲,對浮華的貪戀一點點褪去,再讀這曲《少年游》,才驚覺這位天才詞人的舉重若輕。真正的艷詞,就該是這樣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的。艷極了,其實是俗;欲說還休,撩人、醉人,方是艷情的極致。周邦彥與李師師、宋徽宗,天子、詞客、佳人之間的奇情糾葛,也因了這曲《少年游》,千古之下仍為人品玩樂道。
這是屬於宋朝的風花雪月。真正的風花雪月,不必非得在黃昏柳梢、花前月下,它可以是一種情懷,也可以只是詩詞里一個刀削斧鑿過的精工細節。周邦彥的詞里,多的是這樣的蘊藉深沉、空靈無物、欲語還休的細處,因此也就多的是撩人情致、醉人心腸的迷思與帳想。他的詞里,還依稀綿延著盛唐遺音,汩汩流淌著歷代詩騷歌賦的餘韻,但它仍是屬於宋朝的,它的袱麗香艷,自是宋朝的風骨姿致。
後人贊周邦彥,說他是“詞家之冠”,王國維也說他“言情體物,窮極工巧”,這樣的評價,於他而言,不知是諷刺還是慰藉。對於這位婉約派與格律派的“集大成者”,開南宋姜夔、張炎一派詞風的宋詞大家來說,寫詞一事,只是不足掛齒的日常習慣罷了。
他一生想要的,其實是功名,是愛情。柳永當初也是希求功名利祿的,但被皇帝一紙諭旨阻絕了仕進之路,從此高調宣揚自己“奉旨填詞”,半生遊走於市井勾欄間,“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周邦彥卻不曾有這般灑脫放縱的機會,因為他曾受過皇帝青睞。功名的滋味,嘗過了,便不肯再放下。
為了功名,他畢生廣交權貴,辛苦鑽營,依附大奸臣蔡京,也為宰相劉炳代筆寫銘,還曾在宋徽宗皇弟楚王宴席上填詞助興,更是徽宗的御用詞曲顧問,以致留下“無行文人”這樣不光彩的名聲。
為了愛情,他流連歌樓妓館,雖早成婚卻新歡不斷,他的情人甚至包括宋徽宗寵幸的名妓李師師,他傳世的二百多首詞,十有八九都為歡場上的紅粉知己而寫,由此換來“疏雋少檢”的無良評價。
儘管拚卻了華年,嘗盡了情殤,他的乾謁之途、風月生涯仍一一成空,倒是他並不看重的雅習,偶爾為之的詞筆,為他贏得了萬世之名。與他屢受非議、毀譽參半的人生相比,那些浣花紙上的清麗墨色、素手繡口中的低回曲調,是幸運的。它們得以被後世人視作瑰寶,膾炙人口,揚名天下。
喜歡他的人,通常最先愛上的是他繾綣的詞;不喜歡他的人,也愛他筆下的動人風致。他是真正以詞留名的人,但並非詞造就了他,是他用一生的刻骨經歷、血肉心靈鑄就了他的詞——儘管這不是他的本意。
少年時代,他綠衣走馬,落拓不羈,是風流的“王孫”;青年時期,他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於歡場仕途間輾轉,十載流落浮沉;人到中年,繁華凋零,青春隕落,功名愛情落空,他只能嘆息“光陰虛擲”,“自憐幽獨”;到了晚年,他是憔悴復憔悴,生命里只留追憶,曲終人散處,“空餘滿地梨花雪”。
這是一場跌宕的人生,然而放在歷史的河流里,又實在是一段再平常不過的年華。那個時代的文人才子,誰不是年少風流、得志張狂、歌吹繁華的曲;誰又不是輾轉飄零、歷盡滄桑、吟喔蒼涼的調。繁華與蒼涼,從來都是人生中最眩惑人心、最割人心腸的兩面。最美的,往往最傷神。一如詞里盛起的流光,再怎么絢麗,讀來亦只有無盡的涼薄。
只是,對周邦彥而言,涼薄的不只是歲月,還有心性。後人評說他,常常莫衷一是,因為找不到一個可以蓋棺定論的入口。是善,是惡;是才情縱橫,還是欺世盜名;是白璧微瑕,抑或劣跡斑斑;是痴情鐘愛,或是輕佻薄倖……沒有一個詞可以概括他,即便傾心清真詞者如我,對他亦是一半深愛,一半嘆息:深愛他的才華、詞筆、倜儻、性情,以及詞里的絕代芳華;嘆息他一生的浮沉悲歡,他的磨難與執著、逢迎與憔悴、兜轉與流連。
周邦彥是活在北宋末期的人,他的生前,是繁華盛世;他的身後,是一個時代的終結。他的時代,是泥沙俱下,無可挽回,正如他的一生,要功名,輾轉不得;要愛情,聊余情傷;要放手,又騎虎難下;要一場轟轟烈烈、痛快淋漓的人生,卻終於只能憔悴謝幕、黯然離場。他的時代,也是繁榮的兀自繁榮,毀壞的兀自毀壞,正如他的詞,是末世繁華里一曲低沉的調,又是紛亂年代裡一支自足的歌,無可定義,不再重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