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紗河

浣紗河

浣紗河古稱清湖河,它的歷史可追溯到一千多年前,貫穿主城區是老杭城的骨架之一。它從西湖涌金閘流出,經開元路折北,沿今龍翔路、東坡路向西北方向流,至武林路小車橋處折北,沿武林路東側一直北流至武林門入運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浣紗河
  • 古稱:清湖河
  • 地區:杭州
  • 追溯:一千多年前
  • 性質:老杭城的骨架之一
地址位置,歷史,發展變遷,

地址位置

浣紗河是杭州歷史上的一條重要河流,古稱清湖河,它的歷史可追溯到一千多年前。鐘毓龍《說杭州》有載:“考隋築城以前,已有清湖鎮,則此河之開蓋甚古矣。”浣紗河之水來自西湖,蘇軾《請開河奏狀》曰:“今西湖水,貫城入於清湖河者,大小凡五道,一暗門(即清波門)外斗門一所,一涌金門外水閘一所,一集賢亭前水筧一所,一集賢亭後水閘一所,一菩提寺前斗門一所。”上述水口皆吳越時開,用於防湖水暴溢,並藉此浸灌城中諸河。菩提寺在錢塘門沿城而北,其水口引水入浣紗河下游。西湖水充入浣紗河後,經今上城、下城,出武林門匯入江南運河,成為江南運河的支流。

歷史

西湖水經浣紗河流入城內,其幹流從宣化橋至洗馬橋,全長約3.75公里,流經杭城人口最集中、經濟最繁榮的地段,千百年來它匯集了眾多文化精英的記錄,譜寫了歷史更替的篇章。規模宏大的景靈宮和太乙寺宮在浣紗河邊的西大街;抗金名將岳飛和韓世忠的府第在車橋之東和板橋之北;宋末元初的詞人周密住在鞔鼓橋邊的癸辛街,在這裡寫出了歷史名著《癸辛雜識》;元代著名文人張雨住在“花狼籍,溝水漲”的清湖橋邊;徐一夔在洪福橋旁的相安巷寫就了聞名後世的《織工對》;著名織工蔣昆醜在獅虎橋旁的江山弄,織出了薄如蟬翼的皓紗;在施水芳橋有賣七寶擂茶和饊子蔥茶聞名的八仙茶坊;在井字樓有疊構如井的南宋著名酒樓羊棚樓;杭州府、錢塘縣、仁和縣、清代將軍署等重要府衙,和太學、南宋貢院等學府和考場都在浣紗河邊。
浣紗河除稱清湖河外,因流經當時杭州的城西,也稱西河;因貫穿滿清旗營,也稱營河;又因“橋市洗衣無空處”,浣紗洗衣的杵搗之聲終日不絕,也稱浣紗河。浣紗河的名稱大約出自清代同治、光緒年間,以史載光緒元年(1875)八旗子弟在浣紗溪植柳為證。

發展變遷

浣紗河是一條美麗的河,也是一條遭遇曲折的河。民國二十年(1931)以後因建造馬路,三橋址南流之河以及從八字橋折向眾安橋入小河之流都已填塞。由於小河從浣紗河來之水斷流,小河逐漸淤塞,至抗戰勝利前後填平。小河經觀橋匯入浣紗河一段也由於無水補充,解放初期亦逐漸湮廢。因進入浣紗河的水量減少,人口驟增,工商企業迅速發展,大量污水流進浣紗河,所以上世紀60年代浣紗河逐漸變臭變黑,成為杭州的一條“龍鬚溝”。
浣紗河於1973年全部填塞,上下築有三層,底層為排水暗溝,中層為防空洞,上層為公路(部分河段只改築為排水溝和防空洞),浣紗河就此成為歷史,只能在老照片中看到了。
方誌上描述,清湖河起自“宣化橋”。古宣化橋位置,在如今西河坊街的舊仁和署路口,橋下流水,由西面的流福溝過來,過了宣化橋往東,稱“運司河”。這是一段我耳熟能詳的小河,我試著沿今天的街道畫出它原來的軌跡:沿著西河坊街流到勞動路口,拐向北去,順了勞動路,流到娃哈哈國小處向東拐,從新開弄流進浣紗河的南頭。
浣紗河的第二個水源,是涌金門外西湖之水。杭州城牆拆去後,1936年運司河填埋,流福溝的山水改道進了西湖,於是,浣紗河的水源,就單靠涌金門這一源頭,就是如今仍在的大華飯店河道。不過,這條水源得看老天賞臉,雨水充沛時,西湖水翻閘而入,湍急奔騰,沿了如今的開元路,浩浩蕩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