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浙軍
- 外文名:Zhejiang Army
- 前身:清末新軍第21鎮
- 首領:孫傳芳
- 主要將領:盧香亭、周鳳岐、謝鴻勛、張慶昶等
- 所屬派系:東南五省聯軍
浙軍前身是清末新軍第21鎮,統制蕭星垣,下轄第41協(協統楊善德)和第42協(協統劉詢)。江浙戰爭後,孫傳芳分別收編了盧永祥、陳樂山的北洋軍和浙江地方部隊,並將...
朱瑞(1883年-1916年8月3日),字介人,浙江海鹽人。清末民初將領,光復會成員,民國初期浙軍的創建者和領導人之一。南洋陸師學堂畢業後任浙江督練公所參謀處差遣,...
2019年3月19日,北京市延慶區第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通過: 任命馮浙軍為北京市延慶區司法局局長。 [1] 參考資料 1. 北京市延慶區人民代表...
國民革命軍第十八軍前身是浙江省保全總隊。誕生於1926年10月7日,軍長夏超。... (浙軍夏超部組成的第十八軍)編輯 鎖定 國民革命軍第十八軍前身是浙江省保全總隊...
《嵊州市檔案館藏浙軍都督湯壽潛函卷》是2011年9月1日北京圖書館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嵊州市檔案館。...
戚家軍,又稱義烏兵、浙軍,明朝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成軍於浙江義烏,總兵力四千人,主力是義烏的農民和礦工。戚家軍因為主帥戚繼光從而得名。它賴以成名的,是...
蘇軍大懼,各部紛紛向後潰退,浙軍乘勢向安亭方面追擊。下午5時,占領安亭。 鑒於蘇齊首先挑起江浙戰爭,9月3日,浙盧發表“出師電”,指責蘇齊“意欲破壞治安,環境...
浙奉軍丹陽之戰,民國14年(1925年)10月16日,浙軍孫傳芳為擴展地盤,趕走上海、江蘇之奉軍,在丹陽向奉軍發動猛攻。19日,奉軍邢士廉部退至陵口、丹陽縣城等處,當...
林蔚(1889—1955),字蔚文,浙江黃岩人。畢業於江南水師學堂、陸軍大學。1926年任浙軍第一師參謀長。1928年5月,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參謀處副處長。1929年5月,...
12月2日,呂公望率軍進入南京。在江浙滬聯軍的共同奮戰下,南京全城勝利光復。1912年後,呂公望歷任浙軍第十一協協統、浙軍第六師師長、嘉湖鎮守使。先後參加護國...
陳焯(1898—1950),字空如,浙江奉化人。1916年畢業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三期炮兵科,與白崇禧是同學。1918年任援閩浙軍總司令部少校副官、獨立第二旅團附。1920年任...
民國元年(1912)9月任浙軍第二十五師五十旅旅長兼杭州警備司令,授陸軍少將。2年(1913),二次革命爆發後,以旅長兼浙江省城衛戍司令。3年(1914)7月,任浙江台州...
烈士墓包括徐錫麟暨陳伯平、馬宗漢墓;陶成章暨楊哲商、沈由智墓;浙軍攻克金陵陣亡將士墓。1981年9月、10月三組墓分別從孤山等地遷建於今址。墓體均用條石及板...
第二次江浙戰爭是1925年1月至2月直系軍閥孫傳芳與奉系軍閥張宗昌之間爆發的一場戰爭,最終雙方簽訂江浙二次和約,相約“浙軍退松江,奉軍退崑山,上海永不駐兵”。...
陳調元(1886-1943),字雪喧,河北安新人,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畢業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1913年入北洋軍,在直系馮國璋部下鎮壓二次革命。後歷任憲兵營長、第47旅...
浙軍都督府頒示的戰時軍律告示 [6] 指揮者,而湯是在起義成功後接替他的人。1911年11月5日早晨,杭州光復,全城白旗招展,貼滿杭城的起義軍安民布告就是以“浙...
周嵒,(1895-1953),字奉璋,浙江嵊縣人,二級陸軍上將(死後追晉)1916年冬從保定軍官學校畢業回到浙江,開始服務浙軍。...
原名嚴遇春,後來改名嚴韌,“嚴格律己,堅韌不拔”。嚴韌的原型是戴笠。戴笠,字雨農,早年曾在浙軍周鳳岐部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