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農業大學校志》是何泳生、陳義產、俞惠時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浙江農業大學校志
- 作者:何泳生、陳義產、俞惠時
- 類別:地方志
-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92年9月
- ISBN:7-5338-0966-1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本志記述了浙江農業大學發展的歷史以及教學工作、學生工作、研究生教育、成人教育、科學研究等。
作品目錄
封面
浙江農業大學校志
《浙江農業大學校志》編纂委員會
《浙江農業大學校志》撰稿人員
序
凡例
圖片
題詞
竺可楨淅江大學校長任期1936.4~1949.4
譚熙鴻浙江大學農學院院長任期1927.8~1931.9
盧守耕浙江大學學院院長任期1936.8~1939.7
蔡邦華浙江大學農學院院長任期1939.8~1952.11
丁二烯振麟浙江農業大學校長任期1961.10~1965 1979.3~1979.6
實驗大樓
教學大樓內一角
科學樓
體育館
筧橋時的浙大農學院大門。
筧橋時的浙大農學院宿舍樓。
抗戰前國民政府教育部長、交通部長和浙江大校長出席華家池浙大農學院新校舍奠基典禮。
華家池浙大農學院鳥瞰。
華家池浙大農學院之農學館。
華家池浙大農院農學館內景。
畜牧場。
抗戰前浙大農學院溫室是當時遠東地區最大的溫室。
學生在植物病理實驗室做實驗。
植物園。
江西吉安白鷺洲頭浙大校舍。
泰和浙大圖書館-趣園。
江西泰和浙大學生宿舍-上田村肖家祠堂。
廣西宜山浙江大學教室-標營
竺校長(右一)與教授們合影。
湄潭浙大理農學院女生宿舍“求美齋”。
湄潭浙大農學院遠眺。
湄潭浙大農學院農場及宿舍。
竺校長赴美考察時與朱祖祥、趙明強等留美學生合影。
抗戰後浙大農學院在華家池重建校園,這是首批建成的校舍-神農館、后稷館、嫘祖館。
浙江農學院重建的溫室。
土壤標本館藏集了391個土種標本,是當時國內土種標本最齊的標本館。
浙江農學院獨立建校後,東、西教學大樓相繼建成。
當時育成的蔬菜良種“浙大長”蘿蔔推廣全國。
學院舉行第一次學生科學報告會。
祝汝佐教授在指導青年教師。
夏振鐸教授指導外國留學生做解剖實驗。
金孟加院長(左三),蕭輔副院長(左四)與在我校學習的越南留學生合影。
金孟加院長(中)、丁振麟副院長(左)會見來訪的蘇聯齊津院士。
蘇聯青年代表團來校訪問、參觀校園。
“一二.九”愛國運動時期之浙大學生自治會主席施爾宜(施平)。
陳敬森烈士。
於子三烈士遺容。
浙大學生參加抗日宣傳隊合影。
“反飢餓,反迫害,反內戰”遊行。
為抗議反動校長迫害進步學生,浙大農學院五十八位教職員憤然離校,這是離校前在平湖秋月合影。
校黨代會開幕。
黨委書記孔祥有(左四)與同學們親切交談。
業餘黨校開學。
軍訓教官與學生依依惜別。
學生軍訓閱兵式。
英語聽音課。
同學們在聚精會神聽課。
牧醫系學生做解剖實習。
同學們在做實驗。
函授學員正在上課。
學生在圖書館閱覽室自習。
小分隊開展水稻病害諮詢服務。
朱軍博士在計算機室。
作物88同學與留學生在甘蔗科研田。
學生給農民講授農業技術。
劉建新博士作飼料分析測定。
何振立博士在做實驗。
李曙軒教授(左)正在指導巴基斯坦博士研究生。
季道藩教授(右一)在田間指導。
陳子元教授在實驗室工作。
奚文斌教授向學生傳授拖拉機節能技術。
我校研製的飼料添加劑榮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圖為副省長兼校長李德葆(左一)在飼料所許梓榮所長陪同下視察浙農系列飼料推廣套用情況。
游修齡教授考證的河姆渡科研成果譽傳中外
夏英武教授(中)與餘杭縣農科所同志一起考察水稻生長情況。
張堂恆教授(右二),劉祖生教授(右五)在茶園考察。
陳錫臣教授(左一)與《學報》編輯部同志一起研究編輯、審稿工作。
《新農村》雜誌面向全國發行,深受農民、農村科技人員歡迎。圖為編輯、記者在農村採訪。
校經濟技術開發公司不斷開發科技新產品向農村推廣,圖為公司經理(左一)與技術人員一起鑑定產品質量。
朱祖祥校長與美國馬里蘭大學校長會談,簽訂兩校合作協定。
李德葆副省長兼校長陪同來訪的國際水稻研究所所長蘭帕博士參觀校展覽館。
我校與西柏林工業大學簽訂校際合作協定,省、校領導出席簽字儀式。
衣索比亞總統來訪(前右二)陳子元校長(前右一)陪同貴賓參觀校展覽館。
我校受聯合國原子能機構委託主辦亞太地區植物輻射誘變育種培訓班(左上)
培訓班學員在田間實習(右下)。
日本櫪木縣知事渡邊文雄偕夫人來訪,校領導陪同參觀校園。
學部委員、老校友李競雄研究員在校慶學術報告會上講演。
境處老校友回校參加八十周年校慶活動,圖為台灣文化大學農學院院長吳恪元教授與經濟管理系杜修昌教授等座談。
農業部原部長何康同志(前右二)多次來校視察,指導工作,圖為何康與師生交談。
萬里委員長會見出席國際農業教育研討會代表,我校朱祖祥教授(前排左四)陳錫臣教授(二排左二)、季道藩教授(三排左五)、王兆騫教授(四排左四)與會,圖為會見時合影。
沈祖倫省長,中顧委委員鐵瑛、副省長兼校長李德葆出席著名植病學家、一級教授陳鴻逵先生(右二)九十壽辰暨從教六十五周年慶賀會。
國家教委黨組書記、副主任何東昌同志來校視察時作報告。
國務委員,前中共浙江省委書記王芳同志來校祝賀著名園藝學家、一級教授吳耕民先生九十壽辰暨從教六十五周年,圖為王芳(左)與吳老親切交談。
1990年10月15日我校建校八十周年校慶,來自全國(包括台、港)及海外校友2700餘人以及美、日、德等國貴賓與全校師生歡聚同慶。農業部、省黨、政領導同志和兄弟院校領導出席了慶祝大會 圖為大會會場。
校黨、政領導同志與民盟盟員在雲棲座談會上合影。
朱祖祥、蔣次升、王建東三位先生出席九三學社全國代表大會時在京合影。
致公黨支部全體成員進行組織活動。
裘文達先生在省民革紀念辛亥革命八十周年集會上發言。
文藝·體育
目錄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培養目標和系科、專業設定
第一節 培養目標
第二節 系科、專業設定和學習年限
第三章 教學工作
第一節 教學制度
第二節 教學計畫、課程設定和教材
第三節 實踐性教學
第四節 現代化教學設施的建設與使用
第五節 教學管理及其管理制度
第六節 教學質量的分析與評價
第四章 學生工作
第一節 招生工作
第二節 學生待遇(人民助學金)
第三節 畢業生分配
第四節 學生愛國民主運動
第五章 研究生教育
第一節 招生
第二節 培養
第三節 學位
第四節 畢業與分配
第五節 管理
第六章 成人教育
第七章 德育
第一節 馬列主義理論課的開設和發展
第二節 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設定
第三節 時事政策教育
第八章 體育衛生工作
第一節 體育工作
第二節 衛生教育與保健工作
第九章 科學研究、學術團體、學術報刊
第一節 機構設定
第二節 重點學科
第三節 科研與推廣
第四節 科研管理
第五節 重要科研成果及其社會經濟效益
第六節 學術團體、學術報刊及著作
第七節 經濟技術開發公司
第十章 國際科學教育交流和協作
第一節 機構設定與管理
第二節 國際科學教育交流和協作
第三節 派遣出國和接納外國留學生
第十一章 教職工
第一節 教職工隊伍的變化及編制
第二節 教師隊伍的結構及學科梯隊
第三節 教師及其他專業技術人員職務的晉升
第四節 教職工的培養提高
第五節 教職工的待遇
第十二章 經費與設施
第一節 經費的使用與管理
第二節 校園面積和校舍
第三節 圖書館
第四節 實驗室建設與儀器設備
第五節 教學實驗場
第六節 實驗工廠
第七節 國小、幼稚園
第十三章 領導與管理
第一節 黨的組織
第二節 行政組織與管理制度
第三節 民主黨派
第四節 工會、教代會
第五節 共青團
第十四章 人才培養
李競雄
施履吉
滕維藻
呂鴻聲
沈允鋼
何俊華
陳杭(女)
林大盛
夏英武
龔奎滿
姚海根
周淑蘭(女)
瞿青茶(女)
謝力群
附錄一 大事記(1910~1990)
附錄二 歷屆校(院)長和部分教授簡介
譚熙鴻
許璇
李德毅
吳福楨
盧守耕
蔡邦華
金孟加
丁振麟
朱祖祥
陳子元
李德葆
吳耕民
陳鴻逵
祝汝佐
蔣芸生
程淦藩
蕭輔
陸星垣
周承鑰
蔣次升
林汝瑤
沈學年
杜修昌
熊同和
李曙軒
方悌
孫恆
姜白名
雷男
夏振鐸
郭頌銘
俞懋襄
王福山
莊晚芳
葉常豐
戚隆乾
彭佐權
孫羲
吳載德
張學明
陳錫臣
屈天祥
趙明強
張堂恆
唐覺
葛起新
附錄三 教授、副教授及其他高級職稱人員名錄
附錄四 曾在浙江農業大學及其前身任教的教授、副教授名單
編後記
著作權頁
浙江農業大學歷史沿革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