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生態文化協會

2010年12月9日,浙江省生態文化協會在杭州成立。由省政協、省人大常委會領導擔任會長及名譽會長,省委宣傳部等27家省級部門負責人擔任副會長,業務主管單位為省林業廳。協會以弘揚生態文化,倡導綠色生活,共建生態文明為宗旨,將致力於匯聚全社會的力量,共同推動我省生態事業的發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浙江省生態文化協會
  • 成立:2010年12月9日
  • 業務主管單位:為省林業廳
  • 詩畫江南: 生態浙江
協會簡介,綠色生活之基,生態環境之本,生態文化之重,

協會簡介

詩畫江南 生態浙江
浙江省生態文化協會成立
人類文明之源
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的較高境界。追根溯源,人類文明源自於大自然和森林。森林興則生態興,生態興則文明興。
浙江省生態文化協會成立浙江省生態文化協會成立
“樹葉蔽身、摘果為食、鑽木取火、構木為巢”是森林孕育人類文明的寫照。浙江是人類最早活動的地方之一,也是中華森林文化的發祥地之一。
博大精深的森林文化,不僅形成了浙江純樸典雅的民俗民風和久遠厚重的文化積澱,而且編織了一幅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古代文化與現代文明遙相呼應的壯麗畫卷。讓人們在充分享受森林所提供的舒適人居環境和多樣化生態服務,滿足物質文化生活需求的同時,通過與大自然的平等對話,與大森林的心靈溝通,更珍愛我們的綠色生活、綠色家園和綠色發展,更增添一份生態意識、生態義務和生態責任。
在當前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大力發展低碳經濟、循環經濟、綠色經濟的背景下,我省首次提出建設“森林浙江”的目標,圍繞建設生態林業、富民林業、人文林業的發展理念,規劃用5年的時間,即到2015年,使浙江森林覆蓋率達到61%以上,平原區林木覆蓋率達到15%以上,森林吸收二氧化碳新增1000萬噸以上,林業行業社會總產值超過2000億元。所有這些,將為新時期弘揚生態文化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綠色生活之基

森林是人類最忠誠的衛士,其生態功能是任何其他工業產品所不可比擬的,保護森林是人們綠色生活之基。
淨化環境。森林通過對大氣污染物質的吸收、降解、積累和遷移來淨化大氣,通過過濾和吸收來阻隔放射性物質和粉塵,也可吸納水源中的污染物。森林能分泌揮發性物質,具有殺菌或抑菌的能力,還能減少水中細菌的數量。森林能夠降低噪聲,是因為聲波傳至樹冠後,能被濃密的枝葉不定向反射或吸收,噪聲波在傳播過程中,由於引起樹葉的微振,消耗了聲能,導致噪聲減弱甚至消失。
調節氣候。森林生態系統是陸地生態系統中最大的儲碳庫,森林通過碳吸收、增加碳儲存和碳替代,對於減緩氣候變化起著重要作用。森林可調節溫度、濕度、風速等,具有調溫、增濕、防風效應和風速減弱效應。以森林保護、造林和減少毀林為主要措施的森林減排已成為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途徑。
提供能量。生態系統中最主要的生產者是綠色植物,包括樹、草、仙人掌、藻類等。森林裡的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將太陽輻射的能量轉化為化學能和熱能,動物再將植物的化學能轉化為機械能和熱能加以利用。結合到生產者體中的有機質成為供養生態系統中所有其他生物的能量和營養物的來源。
保土涵水。森林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森林土壤層具有貯水能力,還能削減洪水。森林還具有固沙、阻沙和改土作用。森林生態系統是生物圈生態系統中分布最廣、結構最複雜、類型也最複雜的陸地生態系統。森林以其多層次空間結構,包括繁茂的枝葉組成林冠層,茂密的灌草植物形成的灌草和草本層,林地上富集的凋落物構成枯枝落葉層,以及發育疏鬆而深厚的土壤層。建造了截持和調節大氣降水的良好環境,發揮著森林生態系統特有的降水調節和水源涵養作用。
保護生物多樣性。多種多樣的生物對維護生態平衡、保護生態環境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森林生態系統有16個大類、185個類型,是物種分布最豐富的生態系統之一,在維護生物多樣性方面的作用十分重要。森林生態系統具有獨特的小氣候,為動植物的生存提供了安全、良好的生存條件,具有豐富的食物資源。森林因其良好的生態狀況,為諸多動植物提供了天然的棲息地,這些動植物作為森林生態系統的一部分,對維持整個生態系統的動態穩定發揮著重要作用。

生態環境之本

生態文明最重要的體現是要有良好的生態環境,而生態環境的根本就是森林資源,這是生態文明的物質基礎。近年來,我省大力培育森林資源,實現森林面積、森林覆蓋率、森林蓄積量三增長,為生態文明建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浙江省現有林業用地654.79萬公頃,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64.3%;森林覆蓋率為60.58%。全省活立木總蓄積量13846.75萬立方米,其中喬木林分蓄積11535.85萬立方米,占活立木總蓄積量的83.3%。全省竹林面積74.75萬公頃,占有林地面積的13.5%。其中毛竹面積62.06萬公頃。經濟林面積117.64萬公頃,占有林面積的21.2%。其中天然經濟林2.64萬公頃,人工經濟林115.00萬公頃。
浙江素有東南動植物王國之稱,野生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據統計,全省有維管束植物288科1471屬4600餘種;據《中國珍稀瀕危保護植物名錄》等記載,浙江有珍稀瀕危保護植物55種,隸屬於50屬32科,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植物11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40種。浙江植物區系中擁有許多特有種,如百山祖冷杉、天目鐵木、普陀鵝耳櫪等。野生動物資源有兩棲類、哺乳類、鳥類、爬行類野生動物127科,699種。揚子鱷、黿、黑鸛、中華秋沙鴨、白尾海雕、白鶴、梅花鹿等17種野生動物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大鯢、虎紋蛙、水獺等87種野生動物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浙江省現有國家級森林公園34個,省級森林公園有68個,發揮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大部分森林公園都處理好資源的保護與開發利用之間的關係,森林旅遊、生態旅遊已成為浙江林業的一大產業和生態文化的一大體現。
為了保護珍稀瀕危植物以及稀有森林植物群落,保護和恢復自然生態系統,自1956年以來,浙江已建立各類自然保護區26個,屬於林業部門主管的森林與野生動物類型的自然保護區有15個,其中國家級5個,省級2個,縣級8個。

生態文化之重

作為生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浙江的森林文化豐富多彩。通過發展竹文化、茶文化、花文化等生態文化,大力弘揚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核心價值觀,全省形成了尊重自然、熱愛自然、善待自然的良好氛圍。
安吉竹文化。成功舉辦第一屆中國竹文化節,建成中國乃至世界第一個規模最大、品種最全、級別最高、功能最齊、效益最好的竹文化載體安吉中國竹子博覽園,擁有被列為全國之最的中國大竹海,孕育了中國最早的竹材現代加工產業,打造全球最大的竹製品貿易市場並開發了全國第一家竹樂器生產企業,組建了第一支竹鄉竹樂團,首創中國竹資源培育技術推廣套用,創辦全國第一個毛竹科技示範園,研製了全國第一套竹筍美食菜譜,走出了一支活躍在全國竹產區的創業隊伍。
蘭溪蘭花文化。蘭花,為蘭谿市市花。該市蘭花資源十分豐富,養蘭愛蘭風俗盛行,是全國較為集中的產蘭區。1999年5月,蘭溪被評為“中國蘭花之鄉”。蘭溪人不僅把蘭花文化轉變成了自己的一種特色經濟,還通過一年一度的蘭花節將這種花卉文化傳承提升為一個新興的大產業。
金華茶花文化。金華市氣候溫和,雨量充沛,酸性土壤,尤其適宜山茶的生長,是聞名中外的“中國茶花之鄉”。金華茶花以其樹形優美、花朵碩大、艷麗、花姿多變、花期較長的特色而聞名於世。茶花是金華的市花,更是其文明的象徵。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關注欣賞價值極高的茶花,茶花活動已涉及經濟、文化、民俗和日常生活的許多方面,茶花文化已經成為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開化茶文化。開化縣地處中國綠茶“金三角”地區,是錢塘江源頭。開化龍頂品質優異、歷史悠久,憑藉“生態牌”,開化小小的一片龍頂茶葉,短短几年間撐起了一個4億元的大產業,為山區農民增收開闢了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慶元香菇文化。慶元地處浙江西南部,是世界上人工栽培香菇的發祥地之一。全縣19萬人口,半數以上從事香菇生產及其相關行業,故有“菇民之鄉”之稱。慶元縣農民人均收入和地方財政收入中香菇效益占了50%以上。一朵小小的菌傘,撐起了當地人民物質生活的半邊天。
長興銀杏文化。以“古”著稱、以多名世,在長興的大地上,生長著10萬餘棵銀杏樹,僅百年以上的古銀杏就達上萬棵。在長興縣小浦鎮,有一道長12.5公里的古銀杏長廊,5.7萬棵古銀杏枝繁葉茂,其中樹齡在百年以上的有2320株,蔚為壯觀。
南潯木地板文化。沒有豐富的森林資源,一個一馬平川的江南古鎮,南潯人成功打造了讓人感嘆的“沒有森林的木業大區”。目前已擁有400多家木地板生產企業,成為全國生產規模最大、品牌數量最多、區域最集中、產業鏈最長的木地板生產基地。
東陽木雕文化。東陽木雕自唐以來,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六大名雕之一,列浙江三雕之首。是浙江省首批重點保護的傳統工藝美術品種,國家級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