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況
橫渡鎮內山多地少,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土壤以砂性為主。區域內耕地總面積11239畝(其中水田8417畝,旱地2822畝),人均不足0.5畝;山林總面積約13.7萬畝,其中公益林7萬餘畝,建造防火隔離帶50公里,森林覆蓋率近80﹪,居全縣各鄉鎮之首,是名副其實的三門“城市綠肺”。
以鎮政府駐地橫渡(片村名,包括大橫渡、橫渡劉等村)得名。曾用名雙龍,是以原雙溪鄉和龍山鄉合併,取其首字得名。清代分屬寧海縣南鄉大橫渡、小橫渡、嶺根陳3個莊。民國17年(1928年)分屬八保、松杏、屏山、金橋、白岩5個鄉。民國24年,八保、松杏2鄉合併為龍山鄉,屏山、金橋、白岩3個鄉合併為雙溪鄉。民國29年(1940年)三門建縣,後仍稱雙溪鄉和龍山鄉。民國36年,雙溪、龍山2個鄉合併為雙龍鄉。1949年解放初仍屬雙龍鄉。1950年8月,分設雙龍、東屏、橋頭、新渡4個鄉。1956年2月,撤東屏鄉,併入橋頭鄉;撤新渡鄉,併入雙龍鄉。1958年冬改建雙龍,橋頭2個管理區。1961年建橋頭人民公社,1962年建雙龍人民公社。1981年,因重名,雙龍鄉改稱橫渡人民公社。1983年政社分設,為橫渡、橋頭2個鄉。1987年10月,橫渡鄉改制為鎮。1992年5月,撤區、擴鎮、並鄉時,撤銷橋頭鄉,其行政區劃入橫渡鎮。
橫渡鎮生態優勢明顯, 2013年被授予“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這裡既有海港、灘涂、海岸線觀賞遊覽資源,又有普遍的生態山林、田園風光和自然生態環境。待總庫容2586萬m3的東屏水庫建成後,更有兼具山區、庫區的旅遊資源綜合優勢。其中地處鎮西部的湫水大峽谷,景區面積10.9平方公里,峽谷蜿蜒30多里,內有成片原始森林,7000多畝次生闊葉林,為國家級森林保護區、省級自然生態保護區、浙東南動植物基因庫,景區內共有景點資源51處,其中一級景點2處、二級景點24處。2005年,湫水大峽谷獲市級風景名勝旅遊區稱號。
2013年4月成功舉辦首屆三門(橫渡)鄉村旅遊節,橫渡鄉村旅遊拉開了序幕。2013年6月“潘家小鎮”參選由上海第一財經廣播聯合全國53家媒體主辦的“發現2013中國最美村鎮”活動,以總分第二名的成績榮獲“中國最美村鎮”稱號;2012年東屏村被浙江省例為首批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重點村,2013年8月東屏村被文化部、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三部門評為“中國傳統村落”, 2014年岩下村被浙江省例為第二批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重點村;橫渡鄉村旅遊蓬勃發展,吸引了一大批縣內外遊客觀光旅遊,有力提升了橫渡乃至三門的知名度,走出了一條旅遊強鎮、以旅富農的新路子。
近年來,橫渡鎮深入貫徹省、市、縣關於生態建設的精神,堅持“保護就是發展,綠色就是財富”的生態理念,牢固樹立“生態優先、富民為本”的發展思路,科學處理生態保護和加快發展的關係。2014年9月,鎮黨政班子更是明確提出了“生態文明、經濟發展、社會和諧”的發展戰略,全面鞏固國家級生態鄉鎮創建成果,著力將橫渡打造成都市休閒後花園、三門鄉村旅遊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