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成立於1897年,前身"求是書院",是中國人最早自己創辦的新式高等學府之一。是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設的重點大學之一。在長期的辦學過程中,浙江大學以嚴謹的求是學風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以執著的創新精神創造出了豐碩成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浙江大學社會醫學系
- 成立時間:1986年
- 前身:求是書院
- 特點:嚴謹的求是學風
- 類別:985,211
大學簡介,系所簡介,
大學簡介
浙江大學師資隊伍整體力量雄厚。現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5名,中國工程院院士12名,973項目首席科學家9名,長江特聘(講座)教授51名,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67名。高水平的研究生導師隊伍和良好的科研實驗條件,為開展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系所簡介
社會醫學系創建於1986年,系原浙江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社會醫學與衛生管理教研室,2000年發展為浙江大學社會醫學與全科醫學研究所,是浙江大學“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碩士、博士學位點和博士後流動站。學科下設公共管理與衛生政策、健康行為與健康促進、全科醫學與社區衛生服務、醫學教育與管理、衛生經濟與醫院管理、醫學倫理與衛生法學、兒少衛生與婦幼保健等研究方向(室)。 本學科承擔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研究生(碩、博)和MPA、MPH研究生教育和醫學專業本科生相關課程的教學。緊扣衛生改革與發展的主題,以衛生政策和衛生服務、醫學教育與管理、社會健康行為與健康促進作為主要的研究方向與特色,進行了廣泛的科學研究與實踐探索。在職業化衛生管理人才培養、醫學人力資源培養的創新研究、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管理與應對、社區衛生服務體系構建、全科醫師規範化培訓、城市流動人口健康測量和管理策略、健康相關生命質量評價、健康行為與健康促進等研究成果得到國際國內同行的認可,多項科研成果為衛生政策制定和政府部門科學決策提供了可行方案和參考依據。本學科帶頭人為中華預防醫學會社會醫學分會的主任委員、教育部公共管理類教指委委員、公共衛生學教指委委員兼全科醫學教指委副主任,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社會醫學》和《衛生事業管理》的主編等國家級或省部級學術團體和專業組織的領導職務。學科目前是省內唯一擁有“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博士學位授予權和博士後流動站的單位,學科排名近3年連續在全國前5名左右。
現有教學科研人員18人。教授9人,副教授7人,講師2人。博士生導師8人,碩士生導師8人。
2.學科方向:
1)衛生政策與衛生服務:本研究方向初創於20世紀80年代末,是國內成立較早的“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教研室”之一,1993年獲教育成果國家級一等獎。現為浙江省醫學重點學科、省內唯一的“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博士學位點和博士後流動站,同時也是浙江大學MPA、MPH專業碩士學位的醫療衛生管理方向培養點,已培養出衛生管理專業本科畢業生60餘名、碩士30餘名,博士10名,學科水平經《中國大學評價》達A級。
本研究方向圍繞公共衛生政策、人群健康和衛生服務開展科學研究,承擔英國衛康基金會、美國中華醫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等多項國家級和國際組織基金課題,主要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引起的反思及對策研究”、“衛生事業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研究”、“醫院競爭力研究”、“鄉鎮衛生院合作經營制改革研究”、“城市流動人口健康監測”、“健康相關生命質量評價”、“中國醫學院校衛生政策發展研究”、“區域衛生髮展規劃研究”、“農村衛生適宜技術評估”、“社區衛生服務技術和管理”、“醫療社會工作對醫患衝突的介入性調解機制研究”等,多項課題研究成果被國內外同行認可,政策研究成果為決策部門參考和採納。如“SF-36健康量表漢化研究”獲浙江省科技進步三等獎(2002年),目前已與國內外70餘家科研、醫療機構簽訂推廣套用協定。該研究成果在國際SCI和國內權威期刊發表論文20篇,被國內外文獻引用140次,其中標誌性論文成為《中華預防醫學雜誌》他引率最高的論著,為人群健康、社區衛生服務、醫療質量等領域的管理與評價提供了有效工具。“鄉鎮衛生院合作經營制改革研究”獲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04年),並被浙江省衛生廳參考用於制定浙江省《關於推進鄉鎮衛生院改革的意見》(浙衛發[2004]43號)。基於本學科近年的業績和學術聲譽,獲得主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社會醫學》和《衛生事業管理》。
本研究方向學術帶頭人李魯教授、博士生導師,是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浙江省“新世紀學術和技術帶頭人(第一層次)”及“重點資助對象”,浙江省醫學重點學科“社區醫學與全科醫學”學科帶頭人。擔任教育部高等學校公共管理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公共衛生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和全科醫學教指委副主任,中華預防醫學會社會醫學分會主任委員等國內外學術職務。近年來,主持完成省部級及以上課題7項,國際重大合作項目3項;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Lancet》等SCI期刊發表論文8篇,在《中華預防醫學雜誌》、《中華醫院管理雜誌》等國內一級期刊發表論文40餘篇;主編國家“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社會醫學》、《衛生事業管理》及專著11部;獲國家教育成果獎一等獎1項、省部級科研和教學獎4項。擔任《中華醫院管理雜誌》副主委等。杜亞平副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在全科醫學與社區衛生服務領域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攻關子項目、省哲社規劃課題等多項,在SCI期刊和衛生管理核心期刊發表論文20餘篇,兼任省全科醫學學會秘書長等。王紅妹副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長期從事衛生服務評價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攻關子項目、省哲社規劃課題等3項,在SCI期刊及《中華預防醫學雜誌》發表論文10餘篇,獲浙江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入選省“151”第三層次人才,兼任省衛生經濟學會理事等。
2)醫學教育與管理
浙江大學醫學院是教育部首批批准開設臨床醫學七年制的醫學院校之一,是全國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命審題單位及臨床醫學博士、碩士專業學位授權單位和國家理科(醫學)人才培養基地。20世紀80年代曾連續三屆獲本科畢業生全國統考第一、二名,90年代連續二次獲教育成果國家級一、二等獎,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已有93年辦學歷史的、頗具規模和實力的知名醫學院校之一。1987年成立高等醫學教育研究所,長期從事醫學教育發展與評估研究。
本研究方向以高等醫學教育規律及其管理為主,特別關注醫學人力資源的創新研究,先後承擔教育部、衛生部、美國中華醫學會等項目,“高等醫學教育發展戰略”、“綜合性大學醫學教育改革”、“未來醫學”、“七年制臨床醫學專業人才培養”、“醫學生社會實踐”、“醫學生職業道德培養”、“衛生管理幹部職業化培訓”等研究已取得國內領先的階段性成果,其中“社會醫學實踐為載體的醫學教育改革”獲1993年國家教學成果一等獎,“醫學生職業道德全程階梯式研究”獲2001年浙江省教學成果二等獎,“研究型大學高層次醫學生培養新體系的創建”獲2004年浙江省教學成果二等獎,“七年制臨床醫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被教育部鑑定為國內領先(2004年)。作為全國高等醫學教育學會掛靠單位,創辦由教育部主管的《中國高等醫學教育》學術期刊。
本研究方向最近受美國中華醫學會資助,在國內率先開展“專業博士學位和科學博士學位相結合的醫學教育研究”,探索與國際接軌的高層次醫學人才培養模式(PH.D.+M.D.)。2000年以來,結合國情開展全科醫學教育與研究,2001年成立浙江省全科教育培訓中心,在國內率先開展全科醫師規範化培訓(學制四年);出版全科醫師培訓系列教材;創辦教育部主管的《全科醫學臨床與教育》學術期刊;國內首創在大學附屬綜合性醫院開展全科醫療服務實踐研究。2004年衛生部到此召開“全科醫師規範化培訓調研”現場會,充分肯定了浙江的全科醫學教育和規範化培訓工作,認為有示範作用。2007年,在國內七年制臨床醫學生中最早設立全科醫學配套實踐課程《社區醫學實踐》。
本研究方向學術帶頭人巴德年教授、博士生導師,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院士,2000年又選為中國工程院管理學部的首批院士,並任常務委員。從1983年起,先後任哈爾濱醫科大學、中國醫學科學院暨協和醫科大學、浙江大學醫學院等校(院)長,長期從事高等醫學教育與管理。曾獲得國家級科技進步獎l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4項,日本高桑榮松醫學業績優秀獎,北美華人生命科學成就獎,美國中華醫學基金會醫學傑出貢獻獎等,是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副會長,《中華醫學雜誌》主編等。余海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醫學教育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省自然科學基金3項,中華醫學基金會(CMB)等國際重大合作項目5項,發表學術論文90餘篇。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省科技進步三等獎4項。郭永松教授、碩士生導師,長期從事高等醫學教育(教育評價)研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衛生部等課題10餘項,發表論文60餘篇,出版專著、論文專集和參編教材12部。兼任全國高等醫學教育學會理事、《中國高等醫學教育》雜誌社副主編等。
3) 社會健康行為與健康促進
本研究方向對國際上行為分階段轉變理論、合理行動理論及其擴展理論、行為自我管理理論和創新擴散理論等健康行為理論進行文化適宜性研究,形成了一套較為適合國情的理論體系。與威斯康星醫學院、聖地亞哥醫學中心等美國院校合作,多學科交叉開展危險行為與健康安全的流行病學相關性研究和社會行為學干預策略探索,在吸菸行為、愛滋病性危險行為、交通行為、生活方式病、心理壓力、人格障礙和不同人群壓力管理策略、行為視角的臨床和公共衛生研究、適合不同人群的社區健康促進項目等社會健康行為與健康促進研究,處於國際國內領先水平。相關研究課題獲多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美國NIH基金和其他國際組織基金資助。
本研究方向以學科交叉,積極進行健康心理與行為的理論教學和實踐方法探索,9次主編《醫學心理學》五年制、七年制和八年制全國高等醫藥衛生規劃教材,在國內有較大的知名度,曾獲得浙江省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001年)。2005年《醫學心理學》獲評浙江省精品課程,2006年獲評國家級精品課程(2006-2010年),併入選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本研究方向學術帶頭人楊廷忠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健康行為和心理機制與干預研究,是國內最早研究吸菸危害的社會醫學專家之一。1995年被評定為省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998-2000年美國 San Diego 加州大學助理研究員。近年來,主持完成了2項國家和2項國際合作課題,出版專著3部,獲省部級科研成果獎2項。現為國際尼古丁和菸草學會會員,中國吸菸與健康協會理事,國際華人醫學家和心理學家學會委員,《American Journal of Health Behavior》、《Plos Medicine》、 《Nicotine & Tobacco Research》、《Social Psychiatry and Psychiatric Epidemiology》、《Journal of applied biobehavioral research》、《Collegium Antropologicum》、《中國心理學報》、《中華流行病學雜誌》和《中華預防醫學雜誌》等雜誌特約審稿人。朱善寬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中華醫學基金會(CMB)傑出教授。長期從事慢性病和傷害的預防控制及流行病學研究,主持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研究基金、中華醫學基金會(CMB)傑出教授基金、浙江大學985平台研究基金等項目10餘項,發表SCI期刊論文40餘篇,總影響因子為122.85分(ISI,JCR2009年2月),被SCI雜誌引用超過1070次(ISI,2009年2月止)。兼任威斯康新醫學院副教授、《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等10家國際學術期刊雜誌特約審稿人。王偉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心理衛生及精神病學的研究,主持國家自然基金和省自然基金各1項,發表SCI/SSCI期刊上發表論文40餘篇,他引300餘次,累計影響因子超過100,主編《心理衛生》等教材4部,獲得省科學技術三等獎1項。兼任《Neurophysiologie Clinique – Clinical Neurophysiology》編委等。
現有教職工11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6人;博士生導師2人,碩士生導師7人。
學科系主任李魯教授,博士生導師。
學科系副主任楊廷忠教授,碩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