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南麂列島海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浙江南麂列島海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浙江南麂列島海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浙江省平陽縣東部海域,總面積200平方公里,陸地面積11.3平方公里,擁有大小島嶼52個。有寬800米、長600米的貝殼河海灘;有海八珍之首的鮑魚和名貴的石斑魚等368種魚類,有蝦蟹類180種和數百種陸域動物。有貝類403種、藻類174種,占中國海洋貝藻類總數的20%以上,被譽為“貝藻王國”。是1990年被國務院批准建立的中國首批五個海洋類自然保護區之一。

歷史沿革,地理環境,水文,氣候,自然環境,保護範圍,保護對象,生態價值,管理機構,開發利用,科研利用,旅遊信息,

歷史沿革

浙江南麂列島海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於1990年9月30日,是中國首批經國務院正式批准建立的五個海洋自然保護區之一。
1996年6月29日,浙江省八屆人大常委會28次會議通過了《浙江省南麂列島國家級海洋自然保護區管理條例》,1998年12月14日浙江省海洋局又頒布了《浙江省南麂列島國家級海洋自然保護區管理條例實施細則》,使南麂保護區的管理工作走上了法制化的軌道。
1998年12月,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浙江南麂列島海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加入聯合國“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路。
2002年還被列為由全球環境基金資助的“中國南部海域生物多樣性管理國別項目”四個示範區之一;
2005年被《中國地理雜誌》等全國二十三家媒體評為中國最美十大海島之一。

地理環境

浙江南麂列島海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浙江省溫州市東南海域,總面積201.06平方公里(其中陸域面積為 平方公里,海域面積為 平方公里)。區內有面積大於500平方米的島嶼52個,主島—南麂島面積為7.64平方公里,西距大陸最近點約30海里。
浙江南麂列島海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水文

浙江南麂列島海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海域海水PH值春季較高,平均值超過8.40,秋、冬季PH值下降,變化範圍為8.26-8.29,屬正常海水滿園。水體溶解氧含量較高,全年均在4.4以上,陽高可達9.36,超過海洋漁業和海水養殖溶解氧含量的需要標準,氧飽和度因劇烈的海水運動常處於100%狀態,化學耗氧量冬季為0.48-1.70,平均0.69,符合一類海水水質要求;夏季為0.42-4.58,平均1.48,平均值在一類海水標準滿園內。表層水的含量為0.271-0.463,平均為0.367;深層水的含量分布均勻,平均為0.022。

氣候

浙江南麂列島海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表層水溫年平均為18.7℃,月平均水溫8月份最高,為27.8℃,2月份最低,為9.6℃,年較差達18℃之多,極端量方水溫32.1℃,極高最低水溫5.7℃。表層海水鹽度變化滿園在28.8(11月份)-33.5(7-8月份)之間,年平均鹽度為30.5.海域水體終年清澈,懸浮物含量低,平均透明度大於2米,最大可達7米。

自然環境


浙江南麂列島海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由33個、14個暗礁、21個乾出礁、55個明礁組成,平均海拔70~80米,最高峰海拔229米,為大山。南麂列島海洋自然保護區總面積為201.06平方公里,海域面積190.7l平方公里。最大島為南麂島,面積720公頃,海岸線長3009公里,氣候年均溫16.5℃,全年無霜,年降水量1164毫米。影響本區的颱風平均每年為2.5次。

保護範圍


浙江南麂列島海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浙江省平陽縣東南海域。北緯27°24′30″至27°30′00″,東經120°24′30″至121°08′30″。面積201.06平方公里,陸域面積11.13平方公里,海域面積為189.93平方公里。南麂列島為基岩丘陵島嶼,由23個海島、14個暗礁、55個明礁等組成,最大島為南麂島,面積7平方公里,最高峰為大山,海拔229米,總面積20106公頃,海域面積19071公頃,全區按分為核心區、緩衝區、開發區。核心保護區有三處,最大的沙岙——龍船礁,面積共663公頃。保護區內眾多的小島,各具特色。大擂島和竹島生長大量的水仙花,俗稱“水仙花島”;還有蛇島、鳥島。南麂島的三盤尾則是怪石眾多,岩壁聳秀,草坪如茵,其旅遊資源豐富多彩。

保護對象

浙江南麂列島海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990年經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西太平洋中部中國浙江沿岸海域,屬於亞熱帶海洋季風氣候區。
該保護區地處溫帶和熱帶的過渡帶,受台灣暖流和浙江沿岸流影響,貝藻類豐富,具有溫帶和熱帶兩種區系和地域上斷裂分布現象,是中國海域的重要貝藻類基因庫。這帶海域成為海洋生物棲息生長的良好場所。該區有海洋貝類403種,約占中國貝類總數的20%;海洋藻類174種,約占中國藻類總數的20%。除了海洋貝類、藻類資源外,這個自然保護區還有368種魚類、180種蝦蟹類生物;有陸源種子植物317種、脊椎動物55種。因而它在科研、生產、學術上都有著很高的價值。
這個海洋自然保護區,是中國建立的第一個海島海域生態系自然保護區,具有重要的科學和生態價值,對中國和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具有重大意義。每年暑期都有幾萬人到此旅遊觀光,而且遊人逐年增多。保護區不僅是一個教學科研基地,也已經成為海洋生態旅遊的良好場所。
該區貝藻類豐富,是中國海域的重要貝藻類基因庫。區內海洋貝類有403種,約占中國海洋貝類的30%,占浙江沿海貝類總數的80%。貝類中分布潮間帶的貝類196種,分布於潮下帶淺海的貝類255種。其中14種為中國首次記錄,22種至少尚未在中國其他沿海發現。有陸源種子植物317種、脊椎動物55種,海洋魚類368種,蝦、蟹180種;海洋藻類174種,約占中國藻類總種數的20%,其中藍藻2種,紅藻102種,褐藻34種,綠藻30種。

生態價值


1、保護區貝藻類種類之多,區域性之廣、區系之複雜為全國罕見。
2、保護區藻類具有溫帶、熱帶兩種區系特徵和地域上的斷裂分布現象。
3、可以作為中國海洋貝藻類“南種北移”、“北種南移”的重要引種馴化基地和合理利用貝藻類資源的示範工程研究基地及科研基地。
在這裡的大沙吞已樹起國家海洋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建立的“國家級南麂列島海洋自然保護區”區碑,這是中國建立的第一個海島海域生態系自然保護區,具有重要的科學和生態價值,對中國和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有重大意義。

管理機構

浙江南麂列島海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設管理局(以下簡稱保護區管理局)。保護區管理局是隸屬於平陽縣人民政府的專門管理機構,負責保護區的保護、建設、規劃和管理,業務上接受省海洋管理部門的管理。
保護區管理局可以根據工作需要,設立若干職能機構,具體負責保護區的保護、建設、規劃和管理工作。平陽縣人民政府有關部門設在南麂列島的機構受縣主管部門和保護區管理局的雙重領導。

開發利用

科研利用

保護區加大對旅遊開發活動;監督海洋設施建造、海底工程和其他開發活動;審批並監管海洋、海島含無人島、海岸帶重大工程項目以及開採海礦、海砂、海洋油氣和海底電纜、管理的鋪設、海上人工構造物設定項目。

旅遊信息

猴子拜觀音
慈航普渡的觀世音菩薩在南麂列島定格、凝固成了高20米的天然巨像,它身披風帔(俗稱“觀音兜”),垂著兩袖,眉目宛然,專注地向東海第面凝視。然而這觀音岩腳下全是刀劍般的礁石,潮來時淹滿水,更像是泥犁地獄了。而在不遠的1.5米外,有5支石柱聳立,其中最高的柱頂,酷似調皮搗亂和小猴子。它在觀音菩薩面前,有所窺伺,又有所祈求。更令人驚奇的是,景隨步移,若南行數十步,從另一個角度望,慈目的妙齡觀音卻突然變成了老態龍鐘的南極仙翁,故人們又稱之“壽星岩”。移步換形不僅平尜遊人興趣,而且從“雙面人”身上也不有同感悟。
浙江南麂列島海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仙人指印
在三盤尾北面山坡上,有一塊5米見方的岩石,背陰處天生一隻巨大的指印,其指紋清晰可見,稱為“仙人指印”。在它的周圍還有妙趣橫生的“熊貓聽潮”、斬截三段的“試劍石”、曲項仰視的“天鵝望空”和忍辱負重的“駿馬馱食”等景觀。
浙江南麂列島海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熊貓聽潮
走過猴子拜觀音,就可看見一塊大石,遠遠望去,就象一隻熊貓在海邊傾聽著大海的潮聲。
浙江南麂列島海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試劍石
當行至三盤尾南部東側山上,可驚奇地發現一塊巨崖,平平整整地被切成三塊,莫非是干將在此試劍?真是大自然的造化。
天然壁畫
說起南麂列島的絕景,天然壁畫應是“首絕”,這又是大自然傑作。位於三盤尾南部東側峭崖處,是原杭州大學張友良教授首先發現。畫壁寬約40米,高30餘米,氣勢恢宏,層次分明,被專家譽為“國寶”和東海奇觀。就在礁石錯落,白浪排空處,高矗著一幅石屏風,整個岩面宛然是一幅天然山水畫,其中一尾大龍蝦栩栩如生,十分逼真。歷來山水畫家師法自然,又常讚美自然景物為“天開圖畫”。眼前,這天然壁畫給人帶來意外的美的享受。
獅象合臥
天然草坪西側山上,有一巨崖,橫臥地上,像一頭俯伏的雄獅、從北看,又似伸長鼻子的大象。東側山上岩群中,還有一隻大象的頭、長鼻子向下延伸,一雙眼睛向遊客凝視。鄰近石像一頭海龜,翹首藍天,似在仰望著翱翔的鷗鳥。
浙江南麂列島海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風動岩
能以人力或風力推動而搖擺的大岩石,在各地勻有發現。南麂三盤尾石門旁的風動岩卻別有情趣。此石高約5.5米,直徑4米,形如銅鼓,卻裂成兩瓣,一瓣是“靜如處子”分外端莊;另一瓣,凡遇上5級以上大風,便自行搖動,可謂“動似脫兔”,還以發出悅耳聲響,宛如海底傳來的進軍號角。倘若無風時,那隻得勞駕遊客,憑力氣去推幾下、搖幾下吧!面對風動岩了,聯想起佛教中關於“風動也,情動也,見仁者自己心動?”的“因緣和合”典故,似乎明白了自然景觀中也充滿生活哲理。此岩其自身根基不穩,加上風的外力,便顯得搖擺不定了。
浙江南麂列島海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飛來石
在關爺磨刀石前面有一塊巨石,左右角上方矗立著一塊石筍,猶如天際飛來,叫做“飛來石”,搖搖欲墜,卻又巋然不動。
浙江南麂列島海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鴿子岩
南麂的岩石在狂風暴雨、驚濤駭浪的洗禮中,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把這堅硬的岩石雕鏤成為千姿百態、栩栩如生的天然塑像。鴿子岩就是其中的一例。
天然涼亭
涼亭由兩塊長石相撐而成,形成金字塔狀,下面可坐十餘人,在亭中南可望竹嶼,北可眺穿山洞。亭左有搖動岩,重幾十噸,但三人則可搖動它。
望夫石
三盤尾的後村東北向山背上,最立著一尊人岩石,像一個漁婦,披著長發,朝向南方,聚精會神地凝望大海,殷切等待出海捕魚的丈夫安全歸來。“腳踹船板三分命”,漁民的妻子,誰都有這種共同心聲。月明星稀時,這望夫石又成為老母親在招喚兒子,嘶啞的喊聲被海濤淹沒了,她噙著滿眶熱淚盼望海峽彼岸遊子早日歸來。
浙江南麂列島海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大沙岙天然浴場
大沙岙景區是南麂列島的中心區,位於主島西南部,屬旅遊開發的核心地帶,各賓館、文化設施等均設在該景區。大沙岙景區風光秀麗,特點是:碧海、金沙、險礁。由千萬年來貝殼碎屑堆積而成的大沙岙沙灘可能是浙滬沿海一帶最理想的海濱浴場。大沙岙在南麂本島的西南部,面對東海,三面環山,長達800餘米,縱深達600餘米,呈新月形。海沙又細又乾淨,湛藍色的海水常年潔淨透明。起風時,海浪有節奏地拍擊沙灘,發出巨響,捲起千堆雪。但此時不能游泳,也不宜在臨近海水處步行。浴場兩旁的岬角深入海中,自然環境幽雅秀麗,浴場淡水充足,灘地寬廣,可同時容納千人游泳。
浙江南麂列島海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山巔觀日
南麂島有兩座山,一座叫南麂山,高192米,另一座叫大山,高229米。這兩山蟠踞在一起,東南面形成了大沙岙,西北面形成了馬祖岙,站在山巔可望東海萬頃雲濤。尤其是看日出,一輪紅日,躍出在海平線上;紅日西沉,則滿天彩霞,逐步消失於蒼茫的暮色之中,尤為壯觀!
浙江南麂列島海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蠟燭峰
南麂本島門嶼尾村東北面有一處海礁,懸崖峭壁的外側有一對石柱矗立海上,約5米高,看上去如一對蠟燭。這就是蠟燭峰,也叫蠟燭壟礁。
聽潮峽
大沙岙附近有一個叫“山腳寮”的漁村,此處系海灘岩岸,經驚濤巨浪的衝擊,猶如被巨斧劈開,形成深10餘米,寬2米多的峽谷;沿坡岩石多處被海水淘空,術語叫“海蝕穴”。每當陣陣潮水湧進峽谷,不僅噴濺著美麗的雪浪花,而且還發出一陣陣激盪人心的回聲,仿佛是深山古剎的暮鼓晨鐘,如召喚、似催眠、像撫慰。
空心嶼
位於南南麂島西部,東距本島785公里。嶼呈半月形,海岸線長600米,四周多怪石。島上有天然溶洞,彎彎曲曲兩邊通透,空心嶼之名由此而來。島上尚無人居住。
浙江南麂列島海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筆架山
在大檑山與小檑山之間。站在國姓岙山頂望去,像陳列在書案上的青田石刻筆架。這座筆架山,高度只有26米,海岸線長300米,岩壁上野生貝藻很多。現島上無人居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