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沿海近代燈塔群

浙東沿海燈塔多由英國人獨立設計完成,融入了當時歐洲航標設計建造者對導航、採光、防潮、通風、瞭望等燈塔功能的獨到理念,同時也包含了對實用、堅固、美觀、耐久等建築元素的合理運用,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航標建築典型代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浙東沿海近代燈塔群
  • 名稱:浙東沿海近代燈塔群
  • 年代:晚清至民國時期
  • 類型:交通海運設施
文物檔案,燈塔,通商見證,

文物檔案

所在地點:寧波市、舟山市

燈塔

指引航路、預警礁石、為過往船隻照明,在浙江海域的小島上,有這樣一群忠實服務逾百年的多樣式燈塔。
浙東沿海燈塔群分布於舟山群島的嵊泗列島白節山、半洋礁、唐腦山、魚腥腦、洛伽山、大菜花山、七里嶼,象山石浦海域的東門島及漁山列島北漁山等各島嶼,總數有13座。
最早矗立的是始建於1865年的寧波鎮海口的七里嶼(峙)燈塔,此後,陸續在舟山嵊泗列島海域建有花鳥山(現已為國家文物保護單位)、白節山、半洋礁、洛伽山、小龜山、東亭山(外洋鞍島)、魚腥腦島、太平山等燈塔;在象山海域建有東門燈塔、漁山列島建有北漁山燈塔等。
每座燈塔包括一座主燈塔和周邊的控制設施、生活設施。主塔為獨立塔身,用石塊壘砌,築成圓錐形狀或八角形;塔身外多涮黑色油漆或瀝青,也有通體漆成白色或白紅相間橫紋的外觀;塔頂為鐘形玻璃園罩的燈籠,籠壁下部多為鐵質桶形圓柱體,籠上部一般設八扇玻璃窗,塔身頂部外為圓環形帶鐵欄桿的迴廊,籠頂與籠身成穹頂狀,頂正中設風向標與避雷針等;燈器設備放置於燈籠內的燈台中央基座上;閃白光,周期3秒,射程10—20海里。
燈塔自晚清至民國建立後均由海關管理,新中國成立後歸屬交通部管理,並大都改為電光源,現改為太陽能光源。1969年移交海軍航保部管理。1980年浙江沿海航運燈塔歸上海航道局管理,現多數為上海海事局寧波航標處、溫州航標處管理。
這群燈塔矗立百年,已成為上海、舟山、寧波等港口的門戶標誌。

通商見證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認為,它們是中國開埠通商的見證,1858年中英《天津條約》第三十二款明文規定:“通商各口分設浮樁、號船、塔表、望樓,由領事官與地方官會同酌視建造”,由此拉開了中國近代航標建設的序幕。
浙東沿海燈塔是我國最早建設的一批現代燈塔,100多年來擔當著引導船舶出入長江口、貫通中國南北航運及東南亞航 運暢通的職責,是中外船舶進入上海、浙江沿海港口的門戶標,也是上海、浙江至韓國、日本、東南亞國家以及經過太平洋的遠洋國際航線絕不可少的重要燈塔,至今仍然發揮不可或缺的助航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