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竺可楨學院,是以歷代浙大人銘記的竺可楨老校長之名命名、匯聚卓越人才、實施“特別培養”和“精英培養”的榮譽學院。其前身為創辦於1984年的原浙江大學混合班,現任院長是浙江大學校長潘雲鶴院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浙大竺可楨院
概述,培養目標,培養模式,學院特色,一個匯聚精英的群體,獨占優勢的教學資源,特色化的課程教學體系,
概述
一流大學,素以培養造就各界精英和引導社會為已任。浙江大學竺可楨學院繼承竺可楨老校長卓越的辦學思想,弘揚浙大的“求是”學風,依託學校強大的學科和高水平的師資,以高端的國際化視野、先進的課程體系,採用多樣化培養模式和個性化培養方案,為有才華學生的個性充分發揮、潛能充分發掘提供朝氣蓬勃、張弛有度的發展空間。
培養目標
秉承“志存高遠、追求卓越”的院訓,以“為傑出人才的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為宗旨,培養造就基礎寬厚,知識、能力、素質俱佳,富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置身國際化背景下具有持久競爭力的領袖人才。
培養模式
學院實施厚基礎、寬口徑的大類基礎教育與自主性、個性化專業培養相結合的培養模式。學生進入竺可楨學院後,學院按照 “加強基礎,淡化專業”和“起點高、基礎厚、能力強、努力培養創造欲”的指導思想,在文、理、工三大類平台上進行通識和基礎培養。在此基礎上,學生根據自已的意願選擇主修專業,並進入專業培養階段,同時實行本科生專業導師制。根據學生的興趣特長,專業導師在深度和廣度上提升學生對學科專業情況、個人學業規劃以及發展方向的認識,並指導學生參與個性化學術活動。學生修滿規定的學分後,除獲得相應的畢業證書及學位證書外,還可獲得浙江大學本科榮譽證書。
自2006年起,學院在後期培養階段,重點構建了多通道、多規格、模組化專業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針對優秀本科學生專門制定了“本科生教育特別培養基本框架”,為優秀本科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學習和發展途徑。學生既可以按各專業普通通道培養,也可以按照長學制(即本碩、本碩博聯讀,直接進入研究生培養)及雙專業、雙學位等多通道多規格發展途徑培養。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潛能,提供足夠的時間、空間,鼓勵學生跨專業選課,學科交叉,以實現多學科交叉複合和創新本科人才培養的目標。
學院特色
一個匯聚精英的群體
竺可楨學院是由全校本科新生中經過嚴格遴選的優秀學生組成的榮譽學院。選拔工作每年在全國各地高中免試推薦入學的保送生和報考浙江大學的高分考生中進行。學院實行開放式辦學和“自主進出入制”。每年浙大其他學院的優秀學生經考核後可進入竺可楨學院學習,而一定比例的不適應竺可楨學院教學模式的學生可選擇進入專業學院學習。
獨占優勢的教學資源
優秀的師資隊伍是造就精英人才的關鍵。學院吸取國外著名大學榮譽學院的辦學經驗,充分利用了學校優質資源優勢,積極發揮各個專業學院的師資特長和學術特長,選聘各學院的學科帶頭人、兩院院士、長江學者、政府基金獎勵學者、博士生導師、“浙江大學十大我最喜愛的老師”、“教書育人標兵”等一批學識淵博、思想活躍、經驗豐富、對教學工作滿腔熱情的教師承擔教學任務;同時聘請國內外知名教授為學生授課;並對教師的授課能力及教學效果進行嚴格的考核。使學院的師資隊伍結構獨樹一幟,學院的辦學質量和聲譽馳名中外。除授課教師外,還建有一支主要由8位院士、9位長江學者和眾多博士生導師組成的專業導師隊伍。
特色化的課程教學體系
按照通識、大類、學位專業課程三位一體的指導思想設立課程體系,體現重基礎、寬口徑、交叉複合的特點,強化與各專業相銜接的模組化課程。迄今,學院已為學生開設校級以上精品課程38門,並設有全英文授課的課程,聘請了專業的外籍教師,大量採用國際上前沿的英文版教材。強化訓練學生的外語和計算機能力,通過精彩的課堂教學,小組討論,案例分析等環節培養學生對學科的認知和興趣。學生通過修讀豐富的文學、藝術類課程提高審美能力與人文素養。在課堂教學之外,學院還為學生提供了學術活動、課題研究、工程設計,社會實踐,海外交流的機會,鍛鍊學生創新和實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