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體寶藏

流體寶藏

《流體寶藏》是2002年石油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田在藝。

基本介紹

  • 書名:流體寶藏
  • 作者:田在藝
  • ISBN:9787502140816
  • 頁數:120
  • 定價:20.00元
  • 出版社石油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2-1
  • 副標題:石油和天然氣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精彩書摘,目錄,

內容簡介

中國科學院田在藝院士,躬畢生之精力,窮油氣之奧妙。《石油科普·流體寶藏:石油和天然氣》以他犀利而風趣的藝術筆觸,展示了珍貴奇妙的流體寶藏--石油和天然氣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戰略地位及特殊的技術複雜性和巨大的社會功能及其對全球經濟輻射的影響力,並以科學的思維,解讀了石油和天然氣生成、聚集、採油的全過程,詮釋21世紀中國石油天然氣工業與時俱進可持續發展的強勁態勢。

作者簡介

田在藝,1919年出生,陝西渭南人。1945年中央大學(今南京大學)地質系畢業。中國科學院院士,ICL、IGCP及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委員。長期從事石油地質研究。曾在玉門、鄂爾多斯盆地、新疆、大慶、大港、江漢、吉林等油田任副指揮兼總地質師、曾任北京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副院長、中國地質學會及中國石油學會常務理事、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評審委員會及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地學部委員、長春地質學院及西北大學兼職教授。在從事石油地質勘探的50年中,為發現油田和開發油田做了大量工作,成績卓越。在石油地質理論與中國陸相含油氣沉積盆地生油研究中與同志們合作,總結出了陸相含油氣盆地的油氣成藏類型及其分布規律,指導了油氣勘探開發。曾獲1982年大慶油田發現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六五”期間,參加並組織了第一次全國油氣資源評價,並獲1989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985年獲石油工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1986年獲石油工業總“六五”科技攻關科技進步二等獎。1988年獲石油工業總科技進步三等獎。1989年獲李四光地質科學研究者獎。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精彩書摘

2.準噶爾盆地
準噶爾盆地面積13萬千米2,自二疊紀以來即為陸相沉積。二疊系、上三疊統、中侏羅統、下侏羅統、下第三系均為油氣源岩,是中國油氣資源最豐富的盆地。50年代在盆地南部找到了獨山子油田和齊古油田,隨後在盆地西北區發現了克拉瑪依大油區,80年代在盆地東部又找到了北三台一彩南油區,近10年來,相繼發現了石南油田、石西油田、莫北油田、呼圖壁氣田,使地質儲量不斷增長,石油儲量為16億噸,天然氣儲量為20億米3。
準噶爾盆地在石炭紀末褶皺回返,早二疊世開始變為內陸湖盆,由於地殼拉張斷陷,形成凹凸構造格局,如昌吉、三台、漠區、瑪納斯湖、烏侖古5個凹陷和奇台、莫索灣、陸梁等隆起。至晚二疊世時,形成統一的內陸湖泊沉積環境。從三疊紀至第三紀則形成前陸盆地,氣候濕潤,水生生物繁盛,泥質烴源岩豐富。準噶爾盆地存在兩個大型的富生烴凹陷帶,西北部為瑪湖凹陷和盆1井凹陷;盆地西南緣凹陷是中下侏羅統構成的富生烴凹陷。已發現有彩南油田和呼圖壁中型氣田等。準噶爾盆地北部陸梁隆起是一個正性構造單元,面積約1.8萬千米2。油源主要有下石炭統滴水泉組和下二疊統風城組古生代腐泥型烴源岩及中生代侏羅系煤系地層烴源岩,已發現有石西油氣田。
據含油氣系統研究成果推測,石南油氣田的油氣烴源岩為盆1井凹陷二疊系烴源岩。該套烴源岩主要於燕山晚期達到大量生、排烴階段,由於生烴母質以湖相腐泥型有機質為主,烴類主要以液態烴的形式沿二疊系和不整合面由南向北,即由凹陷向隆起、由高勢能區向低勢能區大規模側向運移。當運移至石南油田區遇張性斷裂,則沿垂向運移,形成侏羅系圈閉油藏。
根據侏羅系鏡質組反射率資料的分析,侏羅系煤系地層均已達到生油氣門限,同時呼圖壁氣田發現啟示我們,今後在該盆地除繼續勘探油田外,還應加強找尋氣田的工作。
……

目錄

一、葡萄美酒夜光杯
——聯想古今石油事
二、問世間油氣何物?
——油氣的物理化學性質
三、折戟沉砂鐵未消
——石油生成的地質環境
四、礪煉有機代謝烴
——有機物質生成油氣的物理化學條件
五、流體造化勢自移
——油氣的運移
六、萬態尋繹歸圈閉
——油氣藏的形成
七、飛天巡空察秋毫
——重力、磁力是探測含油氣盆地的主要方法
八、震波人地解細微
——人工地震是油氣勘探的有效方法
九、識得廬山真面目
——鑽井在石油工業中的套用
十、點擊網路控開發
——科學有效地開發石油
十一、海底龍官獻寶藏
——海洋石油勘探與開發
十二、與時俱進碩果繁
——21世紀的油氣工業發展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