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流蠡
- 又稱:流離
- 相關人物:西施、范蠡
- 文化地位:中國五大名器之首
序,檇李之戰,鑄劍,琉璃,西施淚,復國,故事,琉璃,
序
上古,大禹治水成功後,在會稽山會盟天下諸侯,當場格殺了不歸王化的部落首領巨人防風氏,從此天下歸於一統,其子啟建立夏朝。但是,大禹之孫太康繼位後,聲色犬馬、不問政事,天怒人怨。善射的東夷族首領后羿(千百年後成為了傳說中射落九日的神話人物),藉助夏民的不滿情緒,趁勢發兵,一舉趕走太康,奪取了夏的政權。太康流亡在伊水、洛水之間。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太康失國"。
許多年後,太康的孫子少康藉助有虞氏首領虞思的幫助,在綸(今河南虞城北)建立了自己的邦國,最終在夏的舊臣和一些親近氏族的幫助下,重奪政權。史稱"少康中興"。
再往後,少康帝將大禹的宗廟所在地會稽山作為了自己最為喜愛的少子的封地,並將其國號命名為越,傳位二十世後為允常,也就是越王勾踐的父親。
檇李之戰
周敬王元年(公元前496年)允常去世,越王勾踐繼位不足一月,就面臨了他人生中有史以來,也是整個王國所必須面臨的最大的挑戰--檇李之戰。
史載:元年,吳王闔廬聞允常死,乃興師伐越。越王勾踐使死士挑戰,三行,至吳陳,呼而自剄。吳師觀之,越因襲擊吳師,吳師敗於檇李,射傷吳王闔廬。闔廬且死,告其子夫差曰:"必毋忘越。"
在大夫范蠡的奇謀之下,勾踐收羅了全國所有的死囚,許諾死於陣前者一律免去罪名,且厚待其家人,倖存者一律免罪重賞。兩軍陣前,死囚們匯同精銳的敢死隊,組成千人方陣,列於陣前向吳軍挑戰。正當吳軍準備迎擊之時,方陣突然停止了前行,眾死囚前赴後繼,有條不紊地在兩軍陣前一個接一個揮刀自刎,初時吳軍還好奇地觀望,不久便被這慘烈的場面所震攝,不知不覺中,兩翼的吳軍漸漸聚集到了中軍,許多將士都喪失了鬥志。
趁著吳軍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死囚營、陣腳鬆動之時,總攻戰鼓的驟然響起,倖存的死囚們和早已紅了眼的敢死隊們直撲吳王闔廬,此時,大夫范蠡早已悄悄地率領越國精銳包抄到吳軍兩翼,這一戰空前慘烈。終於,越軍以僅三萬之眾大敗來犯的近十萬吳國軍隊,並殺死了吳王闔廬,天下名揚。
鑄劍
此時,雖已歷經夏、商、周三朝,但身為大禹的傳人,年輕的越王勾踐意氣風發,發誓要重振祖業,做天下霸主,於是決定鑄造一柄王者之劍銘志。督造的重任自然落在了重臣范蠡肩上。
剛不可久、柔不可守,治國決不可因霸氣而長久。在檇李拯救了整個越國的功臣范蠡當然深明這其中張馳有道之理,他也曾想勸諫越王,但是,鑄劍任務本身,又何嘗沒有包藏一顆難測的君王之心呢?
果然,王者之劍歷經三年燒制才得以鑄成,傳說這就是今天的"越王勾踐劍",歷經二千四百餘年仍鋒利無比。
王劍出世之日,范蠡在鑄劍模內發現了一種綠色神奇粉狀物體,與水晶熔合後晶瑩剔透卻有金屬之音。范蠡認為這種物質經過了烈火百鍊,又有水晶的陰柔之氣暗藏其間,既有王者之劍的霸氣,又有水一般的柔和之感,是天地陰陽造化所能達成的極致。
同時,更為重要的是,他需要這樣一件物品,好像同時期所有的賢臣一樣,以物喻事,向越王進言。
於是范蠡將這種物品隨鑄好的王者之劍一起進獻給越王,並將此物稱為"劍道"。果然,越王僅僅只是耐著性子聽完了范蠡所諫的"王者之道",其行動也僅僅是以"感念范蠡鑄劍的功勞"之名,收下了王者之劍,卻將"劍道"原物賜還,還以他的名字將這種神奇的物質命名為"蠡"。
年輕的儒將范蠡,鬱郁不得其志。也許是上天的補償吧,這一年,機緣際會讓他遇到了同樣年輕的天下第一美女--西施……
琉璃
關關睢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詩經》
從見到西施的那一刻起,范蠡就為她沉魚落雁的美貌的折服,驚為天人。兩情相悅之時,他曾想親手送一件定情之物,但思來想去,始終認為金銀玉翠等天下俗物俱無法與西施相配。
或許是上天的補償吧,此時,鬱郁不得志的他突然眼前一亮。從王宮出來後,范蠡遍訪能工巧匠,要將那件以自己命名的"蠡",精心打造成一件舉世無雙的首飾,打造成以心相許的定情之物送給西施。數月後,他終於如願以償。相傳這件首飾就是世界最早的琉璃配飾。
不料就在這一年,他擔心已久的事情終於發生了:勾踐聞知吳王夫差日夜操練兵馬,意圖討伐越國以報父仇,所以決定先發制人。
史記載:范蠡諫曰:"不可。臣聞兵者兇器也,戰者逆德也,爭者事之末也。陰謀逆德,好用兇器,試身於所末,上帝禁之,行者不利。"但年輕的越王心意已決,親率舉國之師征討吳國,范蠡亦未能成行,勾踐調撥了五千人馬,命其留守都城。
越王三年來親手訓練的精銳果然如虎狼之師般行動迅捷,可惜的是,他們所面對的是伍子胥精練三年、在數量上更數倍於已的吳國雄兵。越王勾踐回來的和出師一樣迅速,不過,此時的他,身邊只有六百餘人,這些人還是范蠡從留守部隊中抽調的二千人的接應部隊中的殘餘。如果沒有他們,勾踐也許就和他的大軍一樣,永遠地留在吳越邊境上了。
越王和范蠡的三千人馬困守會稽山。
春秋左傳載:越子以甲盾五千保於會稽,使大夫種因吳宰喜否以行成。吳子將許之……三月,越及吳平。"吳入越"不書,吳不告慶,越不告敗也。
范蠡的計謀再次拯救了越國。在他的運籌下,大夫文種親往吳國,賄賂了吳宰喜否,最終說服了吳王和談。但吳王提出的一個重要條件,如天崩地裂般幾乎摧垮了范蠡。二十年後,他說:"大名之下,不可久居"也許正是源於此。
西施淚
吳王的條件是:必須讓天下第一美女--西施前往吳國和親。
會稽山,越國的中軍帳內,勾踐從王座上站起身來,緩緩地走到已有些失魂落魄的范蠡跟前。越王抬手摘下了腰間那柄范蠡親手為他鑄造的王者之劍,躬下身來,雙手托劍:"先生,拿上此劍,帶著西施回楚國去吧!"。
范蠡當然想走,就是灑盡一腔熱血,他也願帶著西施遠走天涯。
此時,王劍在手,離開會稽山自是不難,但身後越國的百姓們呢?更何況山下還有十萬虎視眈眈的吳國大軍。而此時,勾踐的這番的舉動背後,又何嘗沒有包含王者的權謀之意呢?
其實,當年檇李大捷之後,若不是恐范蠡功高震主,又怎會讓他交出兵權,鑄劍三年?出征之日,若是聽從范蠡苦諫,以逸待勞,又何至有全軍覆沒的結局……那一刻,范蠡想通了很多!
勾踐的話,象晴空霹靂般在營前炸響,范蠡親手訓練出來的三千越甲也誓死要與吳軍一戰,哪怕是玉石俱焚。
聞訊趕來的西施傷痛欲絕,她強打精神,一步一步地走到了范蠡跟前,輕輕地摘下了掛在胸口處、她視為自己生命一樣愛惜的"蠡",捧在掌心,禁不住淚如泉湧。
傳說中,西施的眼淚滴在這"蠡"上,那一刻,天地日月為之所動,從此,晶瑩剔透的"蠡"就有了生命,至今還可以看到西施的淚水在其間流動,感悟到她那淡淡的呼吸,後人稱之為"流蠡",今天的"琉璃"就是由這個名字演變而來。
西施走了,留下了"流蠡",留下了一段痛苦而美麗的記憶……
復國
就象當年的夫差謹記"必勿忘越"一樣,范蠡無時無刻不在謀化著滅吳大計。不同的是,就連勾踐也從來不主動問及相關的事情,勾踐心裡十分清楚,不必說,也不必問,有計畫范蠡自然會告訴他,不妥的事情,范蠡自然會幫他辦到。
因為,對於范蠡來說,已不再需要用什麼"忠君報國、江山社稷、天下黎民"來激勵,更不必談什麼"士為知己者死"之類的空話,西施走的那一刻,從范蠡的眼中,勾踐已經看到一種深深的仇恨,他知道,不管以後怎樣,在滅吳的問題上,范蠡和他一樣地堅決、一樣地迫切,滅吳已經不再是他勾踐一個人的事情。
轉眼,英姿勃發的少年儒將,已漸入中年,二十二年,對任何人來說,都不算短,但對范蠡來講,這二十二年,足以讓他燃盡一生的光華。
在范蠡的建議下,勾踐臥薪嘗膽,於會稽和談後的第九年,與齊國晉國建盟、與楚結親;第十一年,離間計奏效,令吳王自毀長城,誅殺了名將伍子胥;之後三年里,范蠡多次勸阻勾踐的輕舉妄動,直至吳王傾全國精銳北上於黃池會盟諸侯之時,才親率大軍近五萬,攻入吳國,誅殺了吳太子。不過越軍終究實力有限,很難一鼓而勝,而吳王夫差正在遙遠的北方享受著霸主會盟的尊榮,懼怕天下知曉此事,所以,吳越很快地和談成功,越國大勝,收穫無數,更重要的是成功雪恥,從此不再臣服於吳。
再往後的四年內,越軍多次向吳國發動奔襲,令其國力大傷,而吳軍主力多數消耗於與齊國、晉國的征戰中,因此無力抵抗越國的全力襲擾,戰爭又持續了三年後,終於在公元前473年以吳國徹底滅亡、夫差自刎而告結束。
越軍乘勝向北發兵,威震中原,一直打到今天的山東一線,會盟天下諸侯,號稱霸王,在返國途中,勾踐拜范蠡為上將軍,稱"孤將與子分國而有之"。此時,距離西施入吳整整二十二年。范蠡感懷物是人非,更因看透了世事紅塵,所以掛帆遠去
三十年君臣之誼,二十二載同舟共濟,范蠡的遠行令勾踐深感痛惜,為了追憶這份古今難求的兄弟之情,勾踐命人依法燒制"流蠡",只可惜身為君王的他,始終沒能參透這"蠡"中的真諦。直到晚年,他逐步退出政壇,遠離權謀之術。
相傳勾踐悟道的那一天,紫氣東來,滿天流雲霓彩,琉璃,也告燒製成功。此時,距范蠡掛帆已整整十年!
勾踐視這枚"流蠡"飾品為國之重器,隨身配帶,片刻不離,而且常說見此"蠡"如見少伯(范蠡字少伯)。後人將這件寶物稱作"英雄魂"。從此,琉璃配飾業在古越國興起,王公貴族競相珍藏,今天,在廣州古越王墓出土的文物中,就有琉璃飾品。
范蠡則棄政從商,化名陶朱公,成為天下第一富豪。琉璃也因這段千古絕唱而名滿天下,逐漸成為中國五大名器之首
故事
范蠡為勾踐鑄“王者之劍”,歷經三年得成。劍出世之日,鑄劍模內范蠡發現一種綠色細粉,與水晶熔合後晶瑩剔透卻有金屬之音。這就是蠡。 之後文種和范蠡向越王勾踐獻上美人計,在西施勤學苦練媚術時,范蠡同學也被雷倒。范先生將鑄劍之蠡打磨一對耳環贈美人。勾踐和范蠡約定,滅吳之後,將西施賜於范蠡。西施進獻夫差之際,美女把耳環還於老范,眼淚流在蠡上,頓時變得晶瑩剔透。流蠡(琉璃)就是這么來滴。
後來嘛,為人“鳥喙”的勾踐,滅吳後將西施放在一個大皮囊里沉江了。“越浮西施於江,令隨鴟夷以終”(見《吳越春秋》)。再後來,世界上多了一個陶朱公。
琉璃
相傳,琉璃是公元前493年范蠡督造“王者之劍”時發現的。范蠡認為這種物質是天地陰陽造化所能達成的極致,於是將其隨劍一起敬獻給越王。越王感念鑄劍之功,原物賜還,還將這種神奇的物質命名為“蠡”。之後范蠡遍訪能工巧匠,將“蠡”打造成一件精美的首飾,作為定情之物送給了西施。相傳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琉璃。同年,戰事起,越大敗。西施被迫前往吳國和親,離別時將“蠡”送還,傳說中,西施的眼淚還滴在這“蠡”上,天地日月為之所動,至今還可以看見“西施的眼淚”在其中流動,後人稱之為“流蠡”,今天的“琉璃”就是這個名字的諧音,並由此演變而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