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無聲(喻永軍的小說作品)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流水無聲》作者是喻永軍,該作品獲得第三屆“金熊貓”網路文學獎短篇單元銅獎。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流水無聲
  • 作者:喻永軍
  • 創作年代:現代
  • 文學體裁:中篇小說
作者簡介,作品簡介,

作者簡介

喻永軍,商洛市商州區人。陝西省作協會員,商洛市作協理事,商州區作協副主席,近年在《紀實中國》《延河》《延安文學》《百花園》等發表文學作品三十餘萬字,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說《流水無聲》《閣樓》《開花的土堡》短篇小說《遇見馬多》《胡牌》《馬榜的逃離》《蜂蠟》《槍手》《開在盛夏的萬壽菊》《丑角》《狗奔跑的聲音》《特等射手》等。出版有小說集《土堡》。

作品簡介

小說題材源自作者家鄉流傳的一段故事:中原突圍後,中原軍區的主要領導人需回到陝北,途中疾病纏身時被好心的母子相救,將軍休養好身體後,母親讓身為席匠的兒子翻山越嶺送他們回到陝北。將軍在解放後派人找到了他們,並且給兒子安排了工作做一個山區小縣的副縣長,工作了一段時間之後,兒子辭去了工作,他辭職前對將軍說:“我一生最大的願望就是繼承父親編席的手藝,種幾畝地,有一片自己的蘆葦園子,侍奉雙親。”
這是寫作的引子。主人公原型的家離作者村子三四里路,從生活原型到小說中的主人公宋石頭,作者在寫作中賦予了主人公原型一些新的元素。他有一個從南方紅區逃難的母親,有鮮明的階級意識,除卻人性的善良外,這是救人的內在因素,有一個眼下被逼迫得走途無路的現實。農民宋老根和兒子宋石頭在一次淘金時“洪金”淘得十九顆金豆,本想買田置地,蓋屋娶妻,安然生活,保長寇三懷得到風聲後,搶金、行兇、抓人、燒房,宋家禍事連連。當宋老根決定讓兒子帶路將軍一行翻越秦嶺七十二峪時,將金粒捧在手心,說:“這都是些土裡得來的東西,就讓它到該去的地方去吧。什麼地方是該用的地方?這是一種信念的選擇。”
宋石頭經歷了戰爭、剿匪、做官、返鄉、務農、遭人誣陷,一直隱瞞自己曾經的經歷,直到走途無路,才走上尋找將軍的路程。他的一生,有仁心大愛,這種愛包括了對親人的愛,對仇人的化育。當他垂垂暮年、接受孫子採訪時說:“困難時期將軍按照十九粒金粒的價值換算,給了他四萬元錢,他一直沒領。那時候我們難,國家更難。”小說結尾,他鬚髮皆白躺在院子裡,望著鮮花盛開的土堡,氣定神閒,安寧自怡,他就像一塊成熟的土地,靜靜地躺在溫暖的陽光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