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民(宋代晁補之詩作)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流民》是宋代詩人晁補之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詩對農民離鄉背井的慘狀進行描繪,他們提著瓦釜荊籃,棲息道邊,拿著簡陋的器具,到榆園裡去撿青莢來充飢。詩抓住了一個典型的鏡頭予以披露,很具有說服力。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流民》
  • 創作年代:宋代
  • 作品出處:《晁氏琴趣外篇》
  • 文學體裁:七言絕句
  • 作者:晁補之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流民
生涯不復舊桑田
瓦釜荊籃止道邊。
日暮榆園拾青莢,
可憐無數沈郎錢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 流民:離鄉背井、逃荒在外的人。
② 生涯:生活、生計。
③桑田:種桑耕田,指農業生產。
④瓦釜:陶製的鍋。
⑤荊籃:荊條編的籃子。
⑥日暮:傍晚;天色晚。
⑦沈郎錢:晉人沈充鑄造的一種銅錢,輕而小。

白話譯文

流民們謀生無法再依靠植桑種田,他們帶著瓦釜荊籃,流離失所,棲息在路邊。天晚了,只好到榆園中去拾取青莢充飢,可憐這些榆莢又小又輕,難以果腹,就像晉朝的沈郎錢。

作品鑑賞

不管是昇平盛世,還是亂世戰爭,下層農民總是最苦的一部分人。中國的疆土遼闊,每年總有一部分地區受到水旱蝗災,使百姓流離失所,於是各朝各代,富有同情心的詩人都寫下了大量的憫農詩,上自先秦的《詩經》,下至清末,憫農一直是詩歌的主題之一。晁補之這首絕句,也是對農民離鄉背井的慘狀進行描繪,與眾不同的是,他抓住了一個典型的鏡頭予以披露,更具有說服力。
詩前兩句採用漸進式。“生涯不復舊桑田”,破題“流民”二字。植桑種田,是農民的本分,是他們賴以謀生的基礎。因為“不復舊桑田”,生涯就沒有了著落,只能流亡到外鄉,謀求一點餬口的糧食,苟延殘生。詩沒有寫“不復舊桑田”的原因,但這個原因是眾所周知的,用不著直接寫出來。次句便寫流亡者的現狀,也是“生涯不復舊桑田”的結果———提著瓦釜荊籃,棲息道邊,成了流民。這句刻畫很形象。“瓦釜荊籃”,說他們帶著的器具很簡陋,由此可以想到他們拖兒帶女、面黃肌瘦、衣衫襤褸,已是“誅求窮到骨”的狀態;“止道邊”,則表現了他們無家可歸的慘狀。
上兩句寫流民,但沒有出現“人”,只是通過寫瓦釜和荊籃,以物代人,更顯出人的不堪。流民最大的問題是吃與住,“止道邊”寫了宿,下文便寫他們怎么解決吃。詩以“日暮”二字領句,勾出郊野路邊的景象,空間很大,色調很灰暗,已使人產生了壓抑和淒涼感。日暮,流民在做什麼呢?原來他們拿著簡陋的器具,到榆園裡去撿青莢來充飢。這是一幅悲慘的流民圖。為此,詩人發出了沉重的感嘆,說這些小小的榆錢是吃得飽的。詩妙在不直接寫他們挨餓,也不寫榆錢難以代替食物,卻從榆錢的小上來做文章。沈郎錢是種很小很輕的錢,榆莢也一直被人稱為榆錢,二者在詩人筆下常常連屬作比,如姚合《題梁國公主亭池》“素奈花開西子面,綠榆枝種沈郎錢”,李商隱《江東》“今日春光太飄蕩,謝家輕絮沈郎錢”。晁補之在這裡把歷來被用得帶有詩意的稱謂,扣緊眼前被流民當食物的情況,力寫榆莢的小,用意顯得格外的深沉。

作者簡介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並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