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型

流型

氣液兩相流中,不同的流量、壓力、管路布置狀況和管道幾何形狀都會造成相界面的形狀(分布)的不同,即形成不同的流動結構模式,對此稱為流型(流態,流譜)。

流型表示出流體質點運動的軌跡速度分布。通常可在透明裝置內用照相法描述出來。反應工程中常用的兩種理想流型是活塞流流型和全混流流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流型
  • 外文名:flow pattern/flow regimes
  • 表示:流體質點運動的軌跡速度分布
  • 類型:活塞流流型和全混流流型
  • 別稱:流態、流譜
  • 典型流型:氣泡流、液節流、泡沫流等
流型的研究,流型的分類,典型的流型,水平管道中,垂直管道中,流型判別方法,

流型的研究

流型研究的目的和意義為:不同流型具有不同的壓力、流量特徵,也具有不同的傳熱特性,不考慮流型變化的阻力和傳熱特性計算是粗糙和不可靠的。可以說流型是兩相流研究的基礎。50年代Baker等就證明了流動特性計算和流型間的這種依變關係。
過去,套用流型研究的方法為:
(1)進行大量的試驗;
(2)畫出流型圖;
(3)根據流動條件在流型圖上確定流型。
現在套用流型研究的方法為:
(1)根據試驗和理論分析,探討流型產生、發展的過程,建立流型轉變機理的數學物理模型;
(2)根據流型轉變的機理來判斷流型;
(3)然後,根據具體流型的特徵來建立相應的數學物理模型,進行流動特性和傳熱特性的計算。

流型的分類

流型的分類經歷了一個由粗到細;又由細到粗的過程。並不是越細越好;應以滿足工程實際套用和兩相流計算的需要為目的,摒棄那些似是而非,沒有顯著特徵的流型分類,將其歸併到其它流型中去。流動形態多種多樣,界限也不是十分清晰。在處理兩相流體力學問題時;可以人為地分為幾種流動形態,並且認為,在每一種流動形態範圍內,其流體力學特性是基本相同的。
目前常用的流型劃分方式一般為兩類,一類是按照兩相管輸中流體的外觀形狀來劃分;另外一類是按照管輸介質的連續性來劃分。
按流體的外觀形狀來劃分流型,其中一種典型的方式是按照氣體輸量由少到多來劃分,依次將流型劃分為氣泡流、氣團流、分層光滑流、分層波浪流、段塞流(段塞流)、環狀流、霧狀流。由於眾專家採用這種劃分方式使用的實驗手段和人為判斷的差異,這類劃分法所劃分的流型不僅數量不同,甚至連名稱也不統一。
為便於將兩相流問題與比較成熟的單相流流體力學相聯繫,同時又能將各種不同流型歸結為較少的幾種模式,相互之間有比較明確的區分特徵,簡化理論研究對象,從管輸介質的連續性出發,可將流型劃分為分散流、分離流、間歇流三種。

典型的流型

水平管道中

在水平管道中,典型的流型有等,如圖1所示。在低液速範圍內,隨著氣速的增加依次發生分層流、波狀流和環-霧狀流三種流型;在中等液速範圍內,隨著氣速的增大,依次產生長泡流和液節流;在高液速下,隨著氣速的增大,產生分散氣泡流;在極大氣速時,分散氣泡流向環一霧狀流轉變。
圖1 水平管內氣液兩相流的流型圖1 水平管內氣液兩相流的流型
(1)分層流。在液速、氣速都很低時,氣液之間的作用很微弱,液體在管道下部流動,而氣體則在上部流動。兩相都是連續的。界面是平滑的。當氣速增大時,界面上出現一些波紋,但仍屬於分層流。
(2)波狀流。當氣速再增大時,波紋變為大波。有時掀起的波尖可以舔到管子的拱頂。和分層流的相同處是兩相都是連續的,不同處是兩相之間的作用加劇了。
(3)環-霧狀流 。在氣速更加增大時,液層深度越來越淺,已不足以掀起大波, 而被氣流衝散到管壁上, 形成上下不對稱的環形液膜, 也有一部分液體被吹掃至氣流中成為霧沫。 氣相是連續的。 在氣速更高的條件下,液膜可能不再存在, 這就是單純的霧狀流。
(4)長泡流。在低氣速時,氣體以長形氣泡的形式緊貼在管道上壁向前移動。有的文獻中用活塞流 ( Plug Flow)名稱。也有的文獻將這種流型稱為氣泡流(Bubble Flow) 。在長泡流中液體是連續相。
(5)液節流。如再增加氣速,長泡增大,其截面可增至接近管子整個面積,液體被分成一節節地向前移動,從而形成液節流。
(6)分散氣泡流。在高速流動的液體中, 氣體被分散成小氣泡, 比較均勻地分布在管截面上。有的文獻中稱它為泡沫流 ( Froth Flow ) 。也有將它和長泡流混為一談的,統稱為氣泡流。分散氣泡流的液相是連續的。

垂直管道中

在垂直管內,典型的氣液兩相向上流動時發生的流型有氣泡流、液節流、泡沫流和環-霧狀流等,如圖2所示。
圖2 垂直管向上氣液兩相流的流型圖2 垂直管向上氣液兩相流的流型

流型判別方法

目前較流行的流型判別方法有 Baker、Brill、Beggs-Brill、Taitel、SCA(段塞特徵分析法)等幾種方法。經過算例的對比發現,每種判別方法都有其各自的適用範圍。其中,Baker、Beggs-Brill 方法在進行流型判別時沒有考慮管線傾角的影響,而且只是針對有限的實驗介質進行的歸納總結,沒有充分考慮氣液物性對流型轉變的影響。相比之下,Taitel 是近年來在數值計算中採用最為廣泛的流型判別準則。由於 Taitel 準則是利用非粘性理論推導而來的,只能適用於低粘性流體。對於粘性不能忽略的石油工業,Taitel 判斷準則的分層流範圍過小。SCA 法從段塞流的穩定性機理出發,其中關於段塞流的經驗公式涵蓋了各種管徑的管道,較為成熟,但其缺點在於,進行流型判別時將分散氣泡流的範圍設定的過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