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兒童的社會認同與融合:現狀、成因及干預策略

流動兒童的社會認同與融合:現狀、成因及干預策略

《流動兒童的社會認同與融合:現狀、成因及干預策略》是2015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中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流動兒童的社會認同與融合:現狀、成因及干預策略
  • 別名:中華女子學院學術文庫
  • 作者:王中會
  • 譯者:任明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7月
  • 頁數:287 頁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16166192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流動兒童數量龐大,他們社會融合狀況不僅影響個體的健康成長,而且影響社會和諧、國家未來的經濟建設和發展。本書採用質性研究與定量研究相互補充的方法,從城市適應、文化適應、學校適應和主觀幸福感四個方面全面揭示流動兒童社會融合的現狀及成因,並從社會認同的視角,探討流動兒童社會認同對社會融合的直接影響,同時探討流動兒童社會認同作為中介變數,對社會融合的間接影響。在此基礎上,探索促進流動兒童社會融合的干預策略。

作者簡介

王中會,男,中華女子學院、兒童發展與教育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人格與社會心理學、性別角色等。現主持2014年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課題一項、2014北京市社會科學規劃課題一項。曾主持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青年課題一項、2009年北京市教育科學規劃重點課題一項和校級課題四項,參與多項國際合作課題。著作有《暴力VS非暴力——透視大眾眼中的家庭暴力》,譯著有《質性研究方法導論》,在國內多個核心期刊發表論文30餘篇。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一 流動兒童數量多
二 流動兒童的社會融合問題狀況堪憂
三 流動兒童的心理健康狀況差、問題行為多
四 社會融合度低的流動兒童易發展成青少年犯罪
五 尚無流動兒童社會融合有效、系統的測評指標
六 對流動兒童社會融合的多學科系統研究和干預尚未形成
第二節 研究架構
一 研究目的
二 本研究的主要內容、基本思路
三 具體的研究問題
第三節 研究方法
一 研究切入點
二 具體的研究方法
第四節 研究意義
一 本研究的理論意義
二 本研究的實踐意義
第一編 流動兒童社會融合的現狀及成因
第二章 生態系統影響下流動兒童社會融合的困境——以流動兒童問題行為的形成機制為例
一 引言
二 何謂“兒童成長環境的生態系統理論”
三 研究方法與研究對象
四 流動兒童問題行為的形成機制
五 結論:生態系統下的問題行為形成機制
第三章 流動兒童城市適應的現狀與成因
第一節 流動兒童城市適應的文獻綜述
一 流動兒童城市適應的背景
二 城市適應標準的研究
三 流動兒童城市適應發展的研究
四 流動兒童城市適應的相關研究
五 流動兒童城市適應的特點及其策略
六 未來研究的展望
第二節 公立學校和打工子弟學校中流動兒童城市適應過程對比研究
一 問題提出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結果
四 討論與結論
第三節 流動兒童積極心理品質及對其城市適應的影響
一 問題提出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結果
四 討論與結論
第四章 流動兒童區域文化適應現狀及對城市適應的影響
第一節 文化適應的文獻綜述
一 文化適應的定義
二 跨文化適應的分類、跨文化適應理論
三 流動兒童區域文化適應難的表現
四 文化適應影響因素
五 討論
六 區域文化適應問卷編制過程
第二節 北京流動兒童區域文化適應及其對城市適應的影響
一 問題提出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結果
四 討論
五 結論
第五章 流動兒童學校適應的現狀及成因
第一節 流動兒童學校適應與積極心理品質的文獻綜述
一 學校適應概述
二 積極心理品質概述
第二節 流動兒童積極心理品質對學校適應的影響
一 問題提出
二 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三 結果
四 討論
五 未來研究方向
第六章 流動兒童主觀幸福感的現狀及成因
第一節 流動兒童主觀幸福感的文獻綜述
一 主觀幸福感的概述
二 主觀幸福感的影響因素
三 主觀幸福感的理論
四 主觀幸福感的測量
五 流動兒童幸福感的影響因素
六 親子依戀、積極心理品質和主觀幸福感之間的關係
第二節 流動兒童親子依戀對主觀幸福感作用的內在機制:積極心理品質的中介作用
一 問題提出
二 研究方法
三 結果分析
四 討論
五 結論
第二編 流動兒童社會認同對社會融合的影響
第七章 流動兒童社會認同對社會融合的直接影響
第一節 流動兒童社會認同的文獻綜述
一 社會認同理論的研究
二 流動兒童的社會認同研究
三 流動兒童社會認同的困境
四 評價與展望
第二節 流動兒童社會認同特點及對其城市適應的影響
一 問題提出
二 研究方法
三 結果與分析
四 討論與結論
第三節 流動兒童社會認同及對其文化適應的影響
一 問題提出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結果
四 討論
五 結論與建議
第八章 流動兒童社會認同對社會融合的間接影響
第一節 流動兒童親子依戀對城市適應的內在機制:社會認同的中介作用
一 問題提出
二 研究方法
三 結果分析
四 討論
五 意義與局限
六 結論
第二節 流動兒童心理韌性對文化適應的影響:社會認同的中介作用
一 問題提出
二 研究方法
三 結果分析
四 討論
五 意義與局限
六 結論
第三節 流動兒童積極心理品質對學校適應作用的內在機制:社會認同的中介作用
一 問題提出
二 研究方法
三 結果分析
四 討論
五 意義與局限
六 結論
第九章 流動兒童社會認同及其城市適應的追蹤研究
一 問題提出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結果
四 討論
五 結論
第十章 干預體系與策略研究
一 學校層面的干預
二 家庭層面的干預
三 社會層面的干預
四 加大宣傳力度
五 充分發揮職能部門在流動兒童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六 總結與反思
附錄 部分調查問卷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