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流光嶺在清朝屬寶慶府東路太平一都,民國時屬邵陽縣太一區,解放初是邵陽縣第13區區政府所在地,1958年屬團山公社,1961年建立流光嶺鄉人民公社,1984年成立流光嶺鄉人民政府,流光嶺為區、鄉政府所在地,1995年撤區並鄉,流光嶺為單列鄉,1998年撤鄉建鎮,設立流光嶺鎮。
地貌
該鎮屬丘陵地區,地形地貌多種多樣,以山地丘陵為主,地勢起伏較大;地下多溶洞,已開發的向天岩,洞頂奇峰迭出,洞中巧石羅列,洞底清流蜿蜒,溪澄石怪。域內有美麗的流光湖,湖面遼闊,湖水澄碧無波,湖邊水草豐美,兩岸青山綿延,翠竹蒼松,蔚然清秀。地處亞熱帶季風濕潤性氣候區的流光嶺鎮,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水田旱土,歷來以種糧為主。主產水稻,兼產小麥、紅薯、大豆、花生、油菜。經濟作物以
黃花、
玉米為主。黃花產量高,色好質優,素有“黃花之鄉”的美譽。生豬飼養,沿習成風。池塘魚苗放養,承祖沿襲。槐子山是有名的魚苗生產基地,全村410戶,從事魚苗經營的就達260戶。境內矽砂儲量豐富,煤、鐵等礦藏量也甚為可觀。
人才
這裡人傑地靈。千百年來,勤勞的流光嶺人民面對貧窮與落後,自強不息,先後湧現了大批優秀人才。這裡誕生過革命烈士尹如圭、尹東星、曾球生,他們為祖國的和平與統一,為了中華民族的尊嚴,把寶貴的青春燃燒在戰火與硝煙中;這裡誕生過現代優秀領導幹部楊友秀、尹林初;誕生過尹溪雲、楊遜、楊振湘等一批專家和教授。這裡也是台灣的“工業之父”尹仲容的故鄉。
地理
流光嶺鎮地理位置優越。距縣城近,大黃公路縱貫南北,翰水公路橫穿東西,西接320國道、婁邵鐵路,南連1814省道,公路四通八達。流光嶺庫區山清水秀,湖邊涼亭、古寺相映成輝,風景優美,旅遊開發前景廣闊,這些都為流光嶺的發展奠定了好的基礎,形成以“湘麗明珠”為中心的旅遊區,以老市場為紐帶的綜合區和以新中學為樞紐的商業區三大區域體系。全鎮以種植、旅遊、工業為主導產業。在種植方面,推廣高新技術,實行科學種田,在水利條件好的地方,擴大稻穀種植面積,在水利條件差的地方,調減水田面積,擴大對玉米、黃花、藥材的種植。工業方面,民營企業和鄉鎮企業也有很大發展,生產的矽砂、鋼球、水泵銷往全國各地。
旅遊資源
該鎮充分利用旅遊資源,實施旅遊先行的經濟發展戰略。在這“極目楚天舒,天高任鳥飛”的年代,實行“民營突破,旅遊帶動,擴城鎮,調結構”的發展策略,“挖出爛皮襖里的珍珠來”,這是他們的口號。流光嶺旅遊區自1995年開發以來,共投資500萬元,現已初具規模,建成了湘麗明珠、度假村、水上樂園、森林公園、向天岩五大旅遊景點。有高標準別墅式住房20棟,有水上餐廳、水上娛樂城、水上游泳池和釣魚池。森林公園達1.5平方公里,修有涼亭,裡面奇花異草,綠樹成蔭。水上樂園備有非機動遊船、快艇和碰碰船供遊客遊玩。向天岩內更是美景無窮,令人流連忘返。已初步形成了山水園林洞一體化,日遊客量達500多人次。1996年流光嶺旅遊區被定為邵陽市風景名勝區。
旅遊區介紹
(一)規劃編制及實施
流光嶺風景區為市級風景名勝區,1995年風景區編制總體規劃,將團山飛龍洞,砂石向天岩等景點納入規劃範圍內,規劃區域面積約25平方公里。2004年9月份,委託湖南大學旅遊規劃設計中心編制了《邵東旅遊發展總體規劃》、《九龍嶺旅遊發展總體規劃》、《流光嶺旅遊發展總體規劃》。
(二)景點名稱、面積、資源特徵
流光嶺風景區面積約25平方公里,集山、水、洞為一體。煙竹岩旅遊區2平方公里,擁有大片天然熔岩洞穴,人文資源極為豐富。九龍嶺旅遊區約10平方公里,集山、水、休閒娛樂為一體。流光湖由新修水利而形成,面積為一百九十五公頃。內有一橋三島九井十八灣。“一橋”為渡仙橋,由怪石添成;三個小島共有面積一百公頃左右,是憩息遊樂的好場所,其中鳳形島正開始建築高標準避暑山莊;“九井”泛指湖中地下水非常豐富,其實遠不止九井,其中一井為“子午潮”,經常有五、六條水車大的水冒出來,奇怪的是每天到子時和午時便突然水高三尺,因而先人命名為子、午潮。流光湖交錯於崇山峻岭之中,灣道較多,如:月亮灣、桃花灣等十八灣。各灣遊覽都別有風味,湖面兩岸山清水秀,鳥語花香,西岸有一個150公頃的森林公園,四周山巒逶迤,重重疊疊,林木翠綠,山因水而明,水因山而秀,山水相依,風景宜人。
主要景點簡介
1、向天岩景點。向天岩,岩向天,下接陰河,上通天,上、下二層,縱橫五洞。洞深九十四米,總長度2.8公里,上層四洞相連,大洞套小洞,洞中有洞,洞洞相連,迂迴曲折,洞景各異。向天岩的下面一層通陰河,全長1.3公里,有多種怪魚可垂釣,寬闊的河面可供遊人擊水蕩舟,石壁及洞頂上的石鐘乳神采各異,千姿百態,使人們目不暇接,眼光嘹亮。
2、飛龍洞景點。飛龍洞位於崇山鋪鄉寶善村,有一個天然溶洞。洞深約50米,長1000餘米。洞內清涼愜意,景觀絕妙,移步換景,不勝枚舉。優美的神話傳說,神奇的天然景觀,組成一座瑰麗多彩的地下奇觀,使人目不暇接,直嘆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3、團山烈士陵園景點。1927年至1949年,許多志士仁人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流光嶺區無數革命先驅為推翻舊世界,建立新中國,前仆後繼,拋頭顱,灑熱血,乃至寶貴的生命。至今在團山村的廟山園,長青村的高義山、二金排,雙遠村的富光山等處的荒草叢生的山坡上,掩埋著湖南人民解放總隊湘中二支隊司令員尹如奎烈士等36位有功之臣的忠骨;衡寶一役,三十二名軍官兵又長眠於此。團山烈士陵園於1994年5月奠基,同年10月竣工揭園。
管理機構
1995年,成立縣旅遊局,現有人員3人,為正科級單位,制定了《邵東縣名勝區管理暫行規定》、《旅行社管理暫行規定》等管理制度。
重大活動
1995年6月,邀請省、市有關專家對流光嶺風景名勝區進行了規劃評審。2003年參加了中國(湖南)旅遊節。
經濟社會發展
2010年,全鎮實現生產總值5.03億元,增長15%;農業總產值2.53億元,增長26%;工業總產值2.17億元,增長5%;新增固定資產投資1.08億元;完成財政收入181.5萬元(國稅70萬元,地稅51萬元,財政61.5萬元),較好地完成了縣裡下達的各項指標任務。
全年完成早稻種植面積7000畝,中稻1500畝,晚稻7500畝,油菜7000畝,玉米5200畝,完成鎮糧食生產任務的102%;努力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舉辦農業科研和技術推廣培訓13期,在流光等村進一步推廣頻波殺蟲燈;發展優質稻9000餘畝,完成黃花品改1800餘畝;加強農機補貼推廣力度,全年上門核查新購農機具補貼100多台,確保補貼及時足額到戶;農村生態能源建設進一步加強,全年完成沼氣池建設32口;農業基礎設施得到進一步改善,完成山塘清淤整修56口,渠道硬化3.4公里;組織鎮村幹部紮實工作,對17410.5畝林地進行了林權頒證。
全年新增工業固定資產投資1.0118億元,比縣裡下達的任務多118萬元,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18%,招商引資,分別是恒隆石材有限公司1162萬元,富貴花炮廠1422萬元,豐恆鐵藝鑄造廠603萬元,總產值3187萬元,超出縣定任務187萬元,新辦投資100萬以上的規模工業企業5個,規模工業完成產值8761萬元,同比增長65%,實現利潤188萬元,同比增長44%。
工業生產穩中有升。
新增工業固定資產投資1.0118億元,比縣裡下達的任務多118萬元,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18%,招商引資,分別是恒隆石材有限公司1162萬元,富貴花炮廠1422萬元,豐恆鐵藝鑄造廠603萬元,總產值3187萬元,超出縣定任務187萬元,新辦投資100萬以上的規模工業企業5個,規模工業完成產值8761萬元,同比增長65%,實現利潤188萬元,同比增長44%。
四是社會事業協調發展。
1、計畫生育工作。計生工作堅持常抓不懈,連續六年保持“一類鄉鎮”稱號。①計生隊伍管理和基礎工作進一步加強。與各綜治部門、駐村工作人員、村幹部簽訂了人口與計畫生育目標責任制,落實了工作責任;②穩定了低生育水平。全年共出生243人,其中計內206人,計外37人,人口出生率為84.8‰ ,出生嬰兒性別比為 109 ;③狠抓“四術”突擊。落實流引產42 例,結紮61例,上環 217例;④大力推行利益導向機制,加大了對流動人口的管理力度。
2、信訪維穩工作。我們在年初提出了創“零上訪鄉鎮”的信訪工作目標,並制定了“大事不出村、小事不出鎮”綜治工作細則,建立信訪交辦和定期辦結制度,每周例會都對全鎮的信訪維穩工作進行講評。堅持早發現、早介入、早解決,全年共妥善處理好非正常死亡案件9起,調處民間糾紛32起。去啊年,我鎮信訪維穩工作取得了無一起上訪,無一起群體性事件,無一起遺留案件的成果,各類案件發案率明顯下降,民眾滿意率顯著提高。
3、安全生產工作。全年多次召開安全生產工作專題會議,對所有高危企業進行安全生產檢查,查處安全隱患86處,其中嘉禾山煤礦36處,桃花打火機廠20處,富貴花炮廠18處,採礦企業12處,均及時整改到位,確保了企業的健康發展。
4、城鎮建設工作。2010年是我鎮的城建城管年,為改變流光嶺鎮過去髒、亂、差的面貌,鎮政府專門成立了城建工作領導小組。4月份組織了一次城建清查,有效整頓了城建秩序。積極進行垃圾場的選址,投資10萬餘元在甘棠垣修建了一個占地2000平方米的垃圾場,出台了新的衛生管理方案,由專人隔天對流光嶺街進行衛生清掃與垃圾處理轉運,使鎮容鎮貌煥然一新。
5、民政社保工作。社會保障工作穩步及時,各項保障資金及時足額發放。企業養老保險完成50人,城鎮居民醫保完成2047人,遠遠超過縣定任務;共發放春、夏荒救濟糧5.5噸,救災救濟低保款22萬元,發放貧困人員臨時救濟款5.3萬元。補助5.1萬元,完成11戶“愛民房”建設工作,紮實開展了農村特困家庭定期救助及散居五保戶供養調查工作。
6、教育衛生工作。教育教學質量繼續穩居全縣前列,2010年,初三學生會考居全縣第三名,上線率居全縣之首;衛生工作方面,突出做好了農村合作醫療和農村初級衛生保健工作。加強對農村合作醫療的管理,抓好計畫免疫工作,保障全鎮人民的身心健康。全面實施科教興鎮戰略,認真組織了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