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亡者與科學,科學家流亡他國而使異國科學振興的現象。古代雖有亞里士多德在亞歷山大大帝死後流亡的例子,但一般是指近代發生的情況。德國納粹政權成立後,猶太血統的科學家流亡到其他國家(主要是英國和美國)。其中許多人因難於涉足那些具有悠久傳統的學科領域,於是就逐漸滲入到正在開花而尚未結果的那些學科界限不很清晰的新領域;正是在這些新領域中,產生了後來的分子生物學、核子彈等。德國因此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喪失了科學上的優勢。從德國流亡出來的主要科學家有A·愛因斯坦,M·K·E·L·普朗克、E·薛丁格、O·斯特恩、N·H·D·玻爾、P·J·W·德拜、M·德爾布呂克等。在19世紀,科學家可以到交戰中的敵對國家去訪問,會被當作世界公民受到歡迎;而到了本世紀,科學家卻要違背自己的意願而流亡國外,這反映了“科學與國家”的關係發生了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