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的記憶:婺源非物質文化遺產錄1(徽劇·儺舞·茶藝)》全面準確地反映婺源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豐富內涵與保護成果,得到了婺源文化人士的積極回響。這,不僅充分體現了婺源重視申遺與保護並舉的措施,以及對文化遺產保護的自覺,《活著的記憶:婺源非物質文化遺產錄1(徽劇·儺舞·茶藝)》還體現了編寫者的社會責任感和文化情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活著的記憶:婺源非物質文化遺產錄1
- 作者:胡兆保 何柏坤
-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年5月1日
- 頁數:187 頁
- 開本:16 開
- ISBN:9787210059608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王振忠主編的《活著的記憶(婺源非物質文化遺產錄1)》既注重史料的運用,又強調實地調查和口碑資料的採集;既重視資料的收集,更重視分析研究。其宗旨就是將各研究課題放在徽州文化乃至中華文化的大背景下,分析其源流、成因、發展演變,並為項目傳承提供翔實資料。同時,基於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普及宣傳的需要,在研究成果彙編中,除了突出學術性,也兼顧了可讀性,表述力求生動、通俗。
圖書目錄
第一篇婺源徽劇
一、婺源徽劇的形成與傳播
二、雅俗共賞的徽劇藝術
三、婺源徽劇的傳統唱段
四、婺源徽劇的文武場
五、婺源徽劇藝人與傳承
六、戲俗·戲台·戲聯
參考文獻
第二篇婺源儺舞
一、婺源儺舞歷史沿革
二、婺源儺舞節目簡介
三、婺源儺舞演出習俗
四、婺源儺舞活動儀式
五、婺源儺舞面具與服飾道具
六、婺源儺舞音樂唱腔
七、婺源儺舞風格特點
八、婺源儺舞傳承復興
附錄:婺源縣儺舞節目調查表
第三篇婺源茶藝
一、婺源茶藝的形成及其源流
二、受地方茶文化浸潤的婺源茶藝
三、婺源茶藝的經典演繹
四、婺源茶藝的傳承發展
參考文獻
後記
作者簡介
王振忠,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歷史地理、明清史、社會史、徽學以及中外文化交流史的研究,迄今出版著作十數種,主要包括《明清徽商與淮揚社會變遷》(1996)、《鄉土中國·徽州》(2000)、《中國歷史人文地理》(2001,副主編)、《徽州社會文化史探微》(2002)、《水嵐村紀事:1949年》(2006)、《(新發現的徽商小說)我之小史》《2008)、《千山夕陽:王振忠論明清社會與文化》(2009)、《新安江》(2010)、《日出而作》(2010)、《明清以來徽州村落社會史研究》(2011)等。另與法國勞格文(John Lagerwey)教授合作主編有“徽州傳統社會叢書”(2011—)。
後記
在全國第六個“文化遺產日”之前,也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開始正式施行的日子,婺源縣文化部門提出由“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編輯出版一套“婺源非物質文化遺產錄”叢書,全面準確地反映婺源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豐富內涵與保護成果,得到了婺源文化人士的積極回響。這,不僅充分體現了婺源重視申遺與保護並舉的措施,以及對文化遺產保護的自覺,還體現了編寫者的社會責任感和文化情懷。
婺源非物質文化遺產,既是婺源歷史文化的見證,也是婺源民間文化的重要載體。自2006年開始公布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以來,婺源有婺源徽劇、婺源儺舞、婺源三雕、婺源歙硯雕刻技藝等4項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分別有婺源茶藝等11項和婺源菜製作技藝等21項列入省市級和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次選取婺源徽劇等9項編寫成書,無論對編寫者還是傳承者來說,都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然而,由於一些項目歷史脈絡的模糊與軌跡的重合,一些技藝性項目對技術層面的專業要求很高,而編者學識有限,因此,書中難免有疏漏之處,竭誠歡迎專家和讀者批評指正!
本叢書在編寫中,參考和引用了相關著作的相關成果,在此,謹向有關作者表示誠摯的謝意。唯願本叢書的出版,能對婺源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甚至對“婺源非遺”的傳播產生更為廣泛和深遠的影響。
編者
2012年8月9日
序言
婺源山水的靈韻和先人的智慧勤勞是不一般的。
建縣於唐開元的婺源,作為古徽州一府六縣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千多年來,以“十戶之村不廢誦讀”的堅韌和“山間茅屋書聲響,放下扁擔考一場”的氣度,從重重疊疊的大山,從曲曲折折的驛道,走出了500多位進士、2000多名仕宦乃至“一門九進士,六部四尚書”的輝煌,也走出了名震江南、富甲天下的徽商勁旅——婺商。
俊傑薈萃帶來的文化繁盛是必然的。
走向天南地北的婺源先人,帶回婺源大山中的,不只是功成名就的物質財富,還有滌盪心胸的文明之風——這來自中原、來自東南、來自西北的文化春風,與吳越之地的山野清風交相融匯,催開了一處文化的桃源。鱗次櫛比、畫棟雕梁的村落如雪梨花在碧水青山間次第綻放,獷野的儺舞、華美的徽劇在青石鋪就的深巷中裊裊迴蕩。
今天的婺源人,接受了祖先豐厚的饋贈。
數字有時是枯燥的,有時卻躍動著生命的豐滿。聽一組數字吧:面積2947平方公里、36萬人口的婺源縣,今天擁有徽劇、儺舞、三雕、歙硯製作技藝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4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1項。有清華彩虹橋、婺源宗祠、理坑村古民居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13項,中國歷史文化名村4個,省級歷史文化名村11個。婺源是繼閩南之後文化部設立的第二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
像愛護自己的生命一樣,去呵護傳承好先人的文化饋贈,是當代婺源人的責任,文化行政部門責無旁貸。基於這一使命感,婺源縣文廣局聘請對婺源文化飽含深摯感情並頗有研究的復旦大學王振忠教授擔任主編,組織縣內文化界人士,啟動了婺源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及成果彙編出版工作,首輪選取了婺源徽劇、三雕、歙硯、儺舞、燈彩、抬閣、豆腐架、茶藝、祠堂等九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研究課題。此次保護性研究工作,既展示了婺源文化擁有的濃厚徽文化背景,更凸顯出地域文化個性特徵;既注重史料的運用,又強調實地調查和口碑資料的採集;既重視資料的收集,更重視分析研究。其宗旨就是將各研究課題放在徽州文化乃至中華文化的大背景下,分析其源流、成因、發展演變,並為項目傳承提供翔實資料。同時,基於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普及宣傳的需要,在研究成果彙編中,除了突出學術性,也兼顧了可讀性,表述力求生動、通俗。
文化遺產是民族的寶貴記憶,是民族傳承發展的根基。這套婺源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成果彙編的出版,只是婺源傳統文化保護、傳承漫漫征途的一個驛站,前方的路很長,也一定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