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特點,來源,形態特性,發展趨勢,
特點
活細胞催化劑,與由酶催化劑進行的簡單酶反應過程不同,活體微生物細胞含有多樣維持其生命活動和特殊功能的酶系統,能適用於多種由若干串聯反應所組成的複雜反應,且無需另行考慮輔酶再生問題。它的另一特點是只需在發酵開始時,往發酵罐中接入少量菌種培養液或孢子懸浮液,就能在發酵前期,也即菌體生長階段形成大量所需的生物催化劑,而不必將菌體所產生的酶提取後再用作生物催化劑。正因其簡便易得,經濟實用而被廣泛採用,但其缺點是反應途徑較難控制,發酵終了時,副產物及菌體自溶物較多,給產品分離帶來困難。
來源
微生物由於其種類繁多,作用各異,在自然界分布極廣,在土壤、水域、腐敗物以及其他生物體內廣泛存在。微生物個體雖小,但它是一個能在特殊條件下生活及具有某些特性的獨立的生命體,有完整的酶系統,代謝能力和繁殖能力都很強,對環境有很大的適應性,對營養要求一般不高,因此通過人工大量培養,遠較從動植物細胞易於獲得。微生物還有易於改變遺傳性能,包括改變其對環境適應性,代謝途徑等性能的特點,且可利用重組DNA技術及細胞融合技術對生產菌種作更深入的改造,因此是一種理想的活細胞催化劑。
要從自然環境中將需要的微生物分離出來,並使之能成為生產菌種,是十分艱苦複雜的工作。首先要從土壤、腐敗物等各種微生物群集的採樣中進行純種分離,獲得各種單一的微生物菌落(即單一微生物在固體培養基表面上形成的集落)。然後,用事先設計好的篩選方法,把所需要的具有特殊性能的微生物篩選出來。初步獲得的菌種還需要經過一系列的性能測定和分類鑑別工作。為了提高其生產能力和進行性能改造,還需要進行遺傳學方面的工作,使之成為有生產價值的菌種。
形態特性
細菌 種類繁多,形態各異,分布廣,約占微生物總數之半。基本形態呈球狀、桿狀或螺旋狀(圖1)。球菌直徑約0.5~1.0μm;桿菌直徑約0.4~2.0μm;長度約0.8~6μm。具有細胞壁和膜、擬核和核糖體等結構,但無細胞核膜,屬原核細胞。有的細菌還有鞭毛及莢膜,以二分裂繁殖為主。芽孢桿菌及梭桿菌等在不良環境下會產生芽孢,芽孢在適宜環境下又能形成菌體。 活細胞催化劑
放線菌 介於細菌和真菌之間的單細胞原核生物,故分類上屬於細菌。菌體形態大多為絲狀(圖2),菌絲無隔膜,粗約1μm。放線菌中的鏈黴菌的繁殖是通過菌絲頂端形成分生孢子實現的。 活細胞催化劑
酵母菌 真菌中的一類,菌體多呈球、卵或臘腸狀,一般直徑為1~5μm,長為5~30μm,也有少數酵母菌是長有假菌絲的(圖3)。酵母具有典型的細胞結構,具有細胞核、細胞質、染色體、細胞器等,屬真核細胞。通常以出芽繁殖為主,也可以進行裂殖,有時還可進行有性繁殖,產生子囊孢子。 活細胞催化劑
產品和所用微生物 同一產品可用不同微生物進行生產;有時一種微生物在不同條件下能產生不同的產物。為此,根據不同情況合理選擇菌種(見表)是十分重要的。
發展趨勢
活細胞也可以進行固定化後用作生物催化劑,稱為固定化細胞。它仍能保持活細胞的性質,但又如固定化酶那樣,可以在一定時間內反覆使用和實現連續化操作。活細胞固定化的方法與酶固定化類似,但以包埋法為主,也有用物理吸附法。有的微生物本身能結團或凝集,則可不必另行固定化。目前,用固定化細胞生產6-氨基青黴烷酸和酒精的過程已經工業化,用於生產啤酒等產品的過程也趨於成熟。這是一種有發展前途的生物催化劑,各國對此的研究相當活躍。要解決的技術問題主要是它的活力維持、固定化顆粒的機械強度、傳遞性能和防止污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