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雅綠茶

洪雅綠茶

洪雅綠茶,四川省眉山市洪雅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從《爾雅》中有茶名和《華陽國志》中蜀人以茶貢周人看,洪雅飲茶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洪雅綠茶外形芽頭秀雅、扁平直、勻整,色澤綠光潤,香氣清香持久,湯色黃綠明亮,滋味鮮醇爽口,葉底嫩綠勻亮。

2011年12月20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洪雅綠茶”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洪雅綠茶
  • 產地名稱:四川省眉山市洪雅縣
  • 地理標誌: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 品質特點:芽頭秀雅、扁平直
  • 批准文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公告 第1699號
  • 批准時間:2011年12月20日
產品特點,產地環境,土壤地貌,氣候特徵,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使用,

產品特點

  • 品質特性
洪雅綠茶外形芽頭秀雅、扁平直、勻整,色澤綠光潤,香氣清香持久,湯色黃綠明亮,滋味鮮醇爽口,葉底嫩綠勻亮。
洪雅綠茶洪雅綠茶
  • 營養價值
洪雅綠茶內在品質指標:水浸出物≥40%,茶多酚≥16%,含豐富的胺基酸。

產地環境

土壤地貌

洪雅縣地域擁有全國少有的丹霞地貌發育,地形由西南向東北高低梯次變化為高山、中山、深丘、淺丘、台地、河谷。地貌以山地丘陵為主,河谷分布在青衣江、花溪河兩岸。境內有大小河流330條,林地200萬畝,森林覆蓋率67%,享有“綠海明珠之譽”。計有海拔1000米以上高山500座,海拔高度800-1000米以上的中山1380多座,素有“七山、二水、—分地”之稱。產區土壤以有機質含量3%以上(pH值5-6.5)的酸性至微酸性土地為主,宜於種植茶樹的面積達31.5萬畝。

氣候特徵

洪雅縣年平均日照時數1080小時,年均太陽輻射總量338千焦/厘米,系全國太陽輻射低值區。年均降水量1435毫米,年均空氣溫度達84%,系全國高濕地區之—。年均溫16.8攝氏度(其中1月平均氣溫6.6攝氏度,七月平均氣溫25.7攝氏度),符合茶樹10攝氏度開始萌芽生長的年積溫5309.6攝氏度,年平均無霜期307天。四季分明,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雨量充沛、雨熱同步,適宜茶樹自然生長。農曆“九月微微冷,十月小陽春”的獨特小氣候使洪雅茶葉表現出“冬芽早秀”的標誌性特點。相對低溫、高濕度、低輻射和多雲霧的氣候特徵和富含有機質的微酸性土質,不僅能抑制茶樹芽葉纖維素的合成、維持新梢組織中高濃度的可溶性氮化物,保持芽葉柔嫩;而且增強茶園漫射光效應,有利於多種芳香物質合成。
洪雅綠茶洪雅綠茶

歷史淵源

從《爾雅》中有茶名和《華陽國志》中蜀人以茶貢周人看,洪雅飲茶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
西漢宣帝時(前73―49年),蜀人王褒《僮約》中規定僮奴任務是“牽犬販鵝,武陽買茶”;東晉蜀人著名的方誌家常璩(約291―357年)的《華陽國志·蜀志》中提到犍為郡:“漢有鹽井,南安、武陽,皆出名茶”。由此可以斷定洪雅產茶歷史源遠流長,在兩千年以上。
唐朝,陸羽(733-804年)著述《茶經》中將眉州洪雅列為茶葉出產地。
唐元和八年(813年),李吉甫《元和郡縣誌》中記載:“洪雅買茶場,地址蘆溪(今花溪)”。又唐人李肇《唐國史林》中載“風俗貴茶,茶之名品益眾,劍南有蒙頂石花或小方或散茶,號為第一”。
五代時期,茶人毛文錫《茶譜》載曰:“眉州洪雅、昌闔、丹稜,其茶如蒙頂製法、其散者葉大而黃,味頗甘苦,蟬翼之次也。”
宋朝,吳淑(947-1002年)《茶賦》中載“蜀岡牛嶺。洪雅烏程。碧澗紀號。紫筍為稱。陟仙厓而花墜。服丹丘而翼生”。《宋史·食貨志》載:“熙寧七年(1074年)至元豐八年(1085年)蜀道茶場四十一”,同期1080年王存、曾肇、李德芻《元豐九城志》載:“洪雅買茶一場,丹稜買茶二場”。
清,《嘉慶四川通志·茶政篇》洪雅腹引細茶貿易年成交6456張,賦稅額占全縣農業稅收60%,位列全省首位。
2000年後,洪雅縣先後被評為全國首批生態農業建設先進縣、全國無公害綠茶基地縣。
洪雅綠茶洪雅綠茶

生產情況

2011年,洪雅綠茶保護面積14378公頃,年產量13000噸。
洪雅綠茶—泡茶洪雅綠茶—泡茶

產品榮譽

2010年11月6日,在中國第四屆海峽兩岸茶葉博覽會上,洪雅“雅茶”被授予“中國最佳生態茶園品牌”稱號。
2011年12月20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洪雅綠茶”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洪雅綠茶—泡後洪雅綠茶—泡後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洪雅綠茶的地理標誌保護的區域範圍為洪雅縣止戈鎮、中山鄉、將軍鄉、三寶鎮、柳江鎮、槽漁灘鎮、漢王鄉、洪川鎮高廟鎮、余坪鎮、東嶽鎮中保鎮瓦屋山鎮、花溪鎮、桃源鄉等15個鄉鎮。地理坐標為東經102°49′00″—103°32′00″,北緯29°24′00″—30°00′00″。

質量技術要求

  • 特定生產方式
(1)產地選擇:中山鄉、漢王鄉、止戈鎮、余坪鎮、將軍鄉等15個鄉鎮100個村,產地環境質量符合《無公害食品茶葉產地環境技術條件》的要求。
(2)品種選擇:根據洪雅綠茶的風格特點,產量高、抗性強、適制性好、效益高的名山131、名山311、福鼎大白等優良品種。
(3)茶園管理:生產洪雅綠茶茶園栽培管理必須嚴格按照《洪雅縣無公害茶葉栽培技術規程》操作;必須符合《無公害肥料使用準則》和《無公害農藥使用準則》。
(4)建廠及生產條件:
①廠區和建築設計必須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工業企業設計標準》等有關規定。茶廠應遠離工業源、農業源的各種廢渣、廢水、廢氣污染,廠區及周圍要綠化,道路應硬化,排水良好。
②車間衛生。加工車間應建築牢固、空氣流通、光線明亮,場地寬敞,牆壁與地面應保持光潔,車間內應設有更衣間,防蠅、防鼠和防蟑螂的設施。在加工過程中及加工結束後,各種設備與場地應保持清潔衛生。加工廠必須建立一套完善的衛生管理與記錄製度。加工人員進入車間前應搞好個人衛生,更換工作服。
③制茶機械的選擇。制茶機械要選擇不含或少含鉛、銅等有污染物的金屬製成的機械。在加工過程中應多採用機械加工,減少手工工序。
④鮮葉採摘,運輸的器具。鮮葉在採摘與運輸過程中應使用清潔,通風性能良好的竹編茶籃或簍筐,嚴禁使用布袋,塑膠袋盛裝。鮮葉在採摘與運輸過程中應注意輕放、輕壓,切忌緊壓,日曬、雨淋,防止升溫變質,避免被污染。
⑤制茶能源。在茶葉加工過程中,一切需要熱源的工序逐步利用遠紅外、電、液化氣作為能源,向低碳、無煙化生產過渡。
⑥成品茶的貯藏保管。一是禁止與化學合成及有毒、有害、有異味物品接觸。二是貯藏環境必須低溫、乾燥,茶葉含水量須符合要求。三是保持倉庫的衛生,搞好防鼠、防蟲、防霉工作;嚴禁使用人工合成的殺蟲劑、殺鼠劑。
(5)生產記錄要求:洪雅綠茶生產的全過程,要建立田間生產檔案、加工製作檔案,全面記載並妥善保存,以備查閱。
(6)鮮葉收穫及制茶:
①採摘:洪雅綠茶芽葉清明節前採摘,一級標準為一芽一葉初展,芽長於葉;二級標準為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初展,芽葉長度基本相等;三級標準為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初展,葉長於芽。
②處理:鮮葉採收後,立即攤晾,使茶葉內含物質發生轉化,失掉部分水分並軟化便於加工。攤晾時間視溫度而定,一般春季溫度低時間長,8—12小時。
③殺青:茶葉鮮葉經適度攤晾後送入殺青機殺青,殺青溫度200—220攝氏度,時間因溫度而定,一般在3—5分鐘。切忌生青葉,焦點爆點。殺青葉應及時鋪開攤晾冷卻。
④揉捻:嫩葉宜冷揉、輕揉以保持黃綠明亮之湯色和嫩綠的葉底,老葉宜熱揉以利於條索緊結,減少碎末。揉捻作業已實現機械化,名優茶用小型號揉捻機,普通綠茶用大型號揉捻機。扁形和針形名優茶的揉捻稱為理條。殺青葉經攤晾冷卻後即可送入理條機理條,溫度60—90攝氏度,時間因水分而定,也可分兩次進行,中間攤晾冷卻;理條至八九成乾即可下機攤晾冷卻回潮,時間5—8小時。
⑤乾燥:乾燥方法,有烘乾、炒乾或烘炒結合三種形式,扁形茶可炒乾、針形茶可烘乾。
  • 產品質量安全規定
洪雅綠茶符合《無公害食品 茶葉》(NY5244-2004)標準的安全要求。

專用標誌使用

該規定地域範圍內的洪雅綠茶農產品生產經營者,在產品或包裝上使用已獲登記保護的農產品地理標誌,須向登記證書持有人提出申請,並按照規範生產和使用標誌,統一在其產品或其包裝上統一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洪雅綠茶名稱和公共標識圖案組合標註形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