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鎔

洪鎔(1877--1968),字鑄生、竹蓀,蕪湖人。其父洪錫璜,曾任具丞,後薦為上海知縣,辦理洋務局,清丈地租局。洪鎔少時,就讀上海,光緒二十四年(1898),以廩貢生選送日本“帝國高等工業學校”,在日留學期間,被推為“中國留日同學會”12名評議員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洪鎔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877
  • 逝世日期:1968
清政府及軍閥時期,戰亂時期,新中國成立後,

清政府及軍閥時期

光緒三十年(1904)由日歸國,關心新政、新學,希望走明治維新之路。光緒三十一年,考取工科進士,被授為翰林院編修和國史館脅修,離蕪赴京就職,當感“立憲救國”誠不可能,辭官轉京師高等實驗學堂任教習。民國初年,蔡元培任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教育總長,聘洪鎔任“國立北京高等工業學校”校長。洪秉性正直,受命之初,針對校紀鬆弛,整頓學風,改革學制,聘有專長的著名學者任教,“國立北京高工”成為“五·四”時期中國著名的高等學府。1918年2月,洪與蔡聯合舉辦學術演講會,聘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錢玄同、魯迅等演講。對一些思想守舊,但在學術上有一定造詣的專家也加以延攬,讓各派學者各抒已見,開展爭鳴,創學術民主作風。1919年“五·四”運動中,為營救被捕的32名愛國學主,與蔡元培等奔走呼號,乃至二次辭職以抗議北洋軍閥政府暴行。

戰亂時期

1922年,終因不滿軍閥政府的腐敗,憤而辭職歸里,在蕪湖廣福磯籌辦私立蕪湖工業專門學校,1924年招收預科生,1925年增收國中插班生,命名為私立蕪湖中江中學,1927年停辦,1928年複課,1931年停辦,1937年蕪湖淪陷,學校被劫一空。1928年2月,安徽大學在安慶成立,1932年學校欠款達10餘萬元,校長辭職,6月,洪鎔不顧蔣介石忌恨,聯絡國民黨愛國將領方振武和安徽省長許世英、都督柏文蔚及著名教授楊武之等15人組成安大董事會,解決“安大”危困,學校得以擴充,使一、二屆學生如期畢業。洪鎔倡修京師蕪湖會館,參與民國八年《蕪湖縣誌》鑒訂。抗戰期間,敵偽曾誘以名利,卻安貧自守。

新中國成立後

由黃炎培舉薦於1951年12月被聘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洪鎔以親見親聞親歷悉心致力於近代史研究工作。1961年5月,將數十年珍藏各種古籍善本圖書、經卷、字畫等無償捐給家鄉蕪湖,10月,由其女洪曾瓊運蕪,總計1358種,14157冊,分裝70餘箱(其中隨書捐贈五層書櫥10個,棗木書箱26隻),書多為清石印本、精刻本,珍貴的有明萬曆刻本。對此,中共蕪湖市委特製獎狀,派專人赴京頒發給洪鎔。1968年2月15日,洪鎔在北京逝世,1981年,其骨灰由北京移蕪,存放鏡湖煙雨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