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澤湖漁鼓舞

洪澤湖漁鼓舞

洪澤湖漁鼓舞是一種江蘇省的傳統民間舞蹈。早期洪澤湖流域湖區神頭(神漢)為漁民燒大紙還願或神壇祈禱用的一種祭祀舞蹈形式。分布於江蘇省泗洪、泗陽、洪澤、盱眙等地。其表演時主要曲調有“嚷神咒”和“念佛記”等,因敲的漁鼓總是由一串“咚咚”的迭音字組成,故漁民又呼之為“咚咚腔”、“娘娘腔”。它是洪澤湖民俗文化中獨具特色的傳統民間舞蹈表演形式,有著濃郁的漁家風格,具有廣泛的民眾基礎和流布範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洪澤湖漁鼓舞
  • 省份江蘇省
  • 類型:民間舞蹈
歷史背景,發展沿革,表演特點,漁鼓製作,傳承狀況,傳承人,

歷史背景

洪澤湖漁鼓舞是伴隨著洪澤湖流域漁民生產生活形成而不斷發展的,它最初產生於江蘇省泗洪縣半城(今半城鎮)一帶。半城鎮位於洪澤湖西岸,春秋時期,是徐國國都所在地,也是中華徐姓和中華徐文化的發源地,這裡有徐城埂、掛劍台、鵠蒼冢等古徐文化遺址。特殊的地理環境和深厚的文化背景,使漁家傳統的祭祀活動得以普遍存在,當地老百姓以這種方式請神驅鬼,祀求神靈保佑漁民出湖捕魚平安,歡慶收穫而歸等。

發展沿革

洪澤湖漁鼓舞是在洪澤湖一帶產生,並不斷發展成熟。漁鼓的前身是流行於北方的太平鼓,由北方逃荒的難民傳入洪澤湖流域,當時只是作為乞討時說唱伴奏的工具。
到明末清初,漁鼓用於神漢為漁民在燒大紙還願或神壇祈禱用具。清康熙19年(1860年)後,隨著大洪澤湖的形成,漁鼓又作為洪澤湖漁民用於燒大紙祭祀活動、大(代)王會、家譜會等集體迷信活動中跳神者手中的伴奏工具。並在鼓面增加了大紅鯉魚的形象,寓意歲歲太平、年年有餘,形成了原始的漁鼓。
清末民國為繁榮時期,這時便出現了專門製作漁鼓的民間藝人,隨著專業製作藝人的出現,其製作工藝也發生了變化,這時的漁鼓不但工藝精細,外觀講究,鼓面的皮製品薄如紙,呈半透明狀,擊之聲音清脆有力,餘音悠揚。活動於洪澤湖從事漁鼓表演的人多達千人以上,並由過去單一的請神驅鬼活動,逐漸演變成逢年過節、家譜會等活動中必不可少的娛樂形式,除了擊鼓以外,不再是單純的細語低吟的嚷神和念佛,融進了蘇皖一帶流行的肘鼓子和快板說唱,同時也融入了民間舞蹈,真正形成了漁鼓舞。
抗戰時期,半城鎮成為淮北地區抗日根據地,漁鼓舞被賦以宣傳抗日的內容。1941年,新四軍四師九旅在圍剿洪澤湖武裝土匪戰鬥勝利的慶功會上,總指揮張愛萍在半城鎮穆墩島觀看了由漁幫表演的漁鼓舞。在此期間,音樂家賀綠汀等到淮北根據地開展文化宣傳工作時,深入湖區,根據漁鼓和漁歌的調子,創作了不少漁區演唱節目,如《洪澤湖漁夫曲》等。1943年,半城鎮成立了民間劇團—洪濱劇團,團長張坤在宣傳抗日的節目裡首次排演了漁鼓舞,受到了新四軍和淮北根據地軍政首長的充分肯定,新四軍四師師長彭雪楓還特意讓四師的“拂曉劇團”給“洪濱劇團”送去了八套舞衣(現藏於雪楓墓園陳列館內),並對演出節目進行了藝術輔導。
解放初期,半城等沿湖地區為破四舊、打擊迷信活動,從湖區沒收了上千面漁鼓,從中可見當時的規模。漁鼓早期為鐵匠用鐵件打制而成,並用羊皮或魚皮蒙面,其製作工藝非常複雜。隨著文藝工作者不斷挖掘整理,此時的漁鼓製作較為簡單,多用粗鐵絲製成,蒙面則改成了厚皮紙,為了達到舞台藝術效果,而特意在鼓面上繪製了極具民間裝飾色彩的團魚、對魚、水波紋及鯉魚跳龍門等彩色圖案,在象徵一團和氣、吉慶有餘的同時,也拱託了漁鼓這一活動形式在當代的喜慶色彩。
1957年,該地方基層文化工作者、省勞動模範張坤組織漁民文藝愛好者,在湖區對傳統的漁民漁鼓進行了系統地挖掘整理,改編後的漁鼓表演,在繼承漁家歌舞的傳統風格的同時,為適應舞台演出而增加了舞台藝術成份,並正式命名為“漁鼓舞”,並於1960年參加省民眾文藝會演,受到廣泛好評。此後文化大革命開始,“漁鼓舞”演出叫停。
1986年,已退休的張坤再次在半城組織當地業餘文藝宣傳隊,再次編演了漁鼓舞,當年參加市縣會演均獲一等獎,從此漁鼓舞便成為半城的固定節目,年年參加市縣相關演出。
1997年,半城文化站在原來漁鼓舞曲調的基礎上,請專人譜寫了舞曲,名曰:《洪澤湖上好風光》,投入排練,以漁鼓舞《洪澤湖上好風光》這一節目形式參加宿遷市文藝會演,榮獲一等獎,並於1998年榮獲宿遷市首屆“五個一工程獎。

表演特點

明末清初,漁鼓僅用於神漢為漁民在燒大紙還願或神壇祈禱,腔調也是神漢在禱告時,神頭在掛滿神像或驅鬼符的神壇上,左手執鼓,右手執鍵,口裡切切絮語,似唱非唱,表演者及其幾個人伴奏的漁鼓班子,多是坐著或站著或打圓場又念又唱,有時屈一足成“商羊腿”,隨著幾聲漁鼓聲,哼呀嘰呀渾然一片,這就是漁鼓的最早曲調,又稱“嚷神咒”和“念佛調”。因當時敲的漁鼓總是由一串“咚咚”的迭音字組成,故漁民又呼之為“咚咚腔”、“娘娘腔”(此種腔調在湖區至今仍有少數從事神漢的人會哼哼)。 洪澤湖漁鼓舞表演者均為男演員或男扮女裝,其服裝艷麗,演出的場地在船頭觀眾多時有七、八條船並在一起,合成一個簡便的水上“舞台”。洪澤湖漁鼓舞藝人,在生產生活實踐中不斷演變,唱腔不再是迷信中的嚷神和念佛,逐步融進了曲藝演唱和肘鼓調,也吸收了漁家號子和漁歌等唱腔和韻律,改變了過去似唱非唱、無痛呻吟的娘娘腔。表演的舞蹈,也不再是簡單的伴舞動作,出現了前後游、左右搖等舞姿,模擬撒網、下籪、搖船的打魚動作。
漁鼓舞真正形成並走向成熟,是新中國成立以後,通過湖區文化工作者的挖掘整理,並不斷的創新,形成了今天比較完善的舞台民間舞蹈形象,表演的內容多是歌頌湖上漁家兒女以輕歌幔舞的形式表現漁民的勞動場景和豐收的喜悅心情,這時期的漁鼓舞的基本特徵為徹底擺脫原來低沉祝訴的腔調,增加了激昂奮進、熱情奔放的旋律,將山清水秀、百舸爭流的湖上自然景觀作舞台天幕,烘托壯觀的捕撈作業場面陣容和佇列變化多樣,有蛟龍出水、二龍戲珠的隊形,以鼓代鼓、以鼓代網,又有模擬漁業生產的舞蹈動作,有划船、拉網、下勾、布卡、下籠等碎步、挫步的勞動場景,也有大步流星力爭上洲的走八字、打園場的舞蹈。也有雙駕雲、白鵝亮翅、推窗望月、雁南飛等生動表演。端鼓也加以美化,鼓面上象徵性的繪有一對鯉魚和水波狀圖案。鼓的敲法靈活多樣,不受原來七字和十字韻的限制。根據懷中抱月、頂鼓、對鼓、女端男敲的藝術造型,出現了單、雙響,三聲鼓等多種音響效果,演員服裝也由簡單毛巾頂扎到男女分別著繡有雲邊的天蘭和水紅綢緞舞衣。
演唱的傳統曲目有《魏徵斬老龍》、《張郎休丁香》、《還魂記》、《水母水淹泗洲城》等十多部。

漁鼓製作

洪澤湖漁鼓舞的主要道具是漁鼓,漁鼓的框線為鐵制,外形為圓形,形如蒲扇,直徑約35公分左右,沿圓框線蒙上一層羊皮,也可以用狗皮或魚皮。現舞台表演多用厚皮紙製成,鼓上有柄,柄長20公分左右,通長在70公分左右,柄尾有一直徑15公分的圓形鐵環,環周有四個鐵環,每環再串系兩三個小鐵環,柄尾圓環上繫上大紅絲帶,表演者表演時,左手持鼓,右手執鍵,隨表演者的動作和音響效果需要或搖動漁鼓或用竹鍵有節奏地擊打漁鼓,便會出現鼓聲咚咚,環聲叮鐺。鼓鍵一般長4公分,寬1公分,由竹篾製成。鍵尾柄處軟布纏繞,以便手執,柄末系有絲質須子或彩色布條,舞動時綢帶飛揚,增加觀賞效果。

傳承狀況

洪澤湖漁鼓舞產生與發展一直在洪澤湖流域,主要分布在洪澤湖周邊,以泗洪縣半城鎮、洪澤縣老子山鎮等沿湖鄉鎮為主。早期的漁鼓的傳承體系僅為家族式,即父傳子、長輩向晚輩手傳口授,代代相傳,但到了清末民國時期,隨著漁鼓在湖區的繁榮,此時的傳承打破了家族體系,出現了收外徒的現象,當時湖區活躍著100多個漁鼓班子,參與人數達千人以上。
解放後,漁鼓舞主要是由專業文化工作者組織人員不斷的挖掘,在保留特色的基礎上吸收了民間舞蹈的技巧,特別是改革開放後,年年整理、年年演出、年年創新,使這一湖區古老的文藝表演形式得以傳承,一直延續到當代。

傳承人

張 坤,男,1922年生,泗洪縣人,解放前在淮北抗日根據地半城鎮創辦根據地第一個劇團——“洪濱劇團”,並任團長。解放後歷任洪澤縣老子山鎮文化站站長、洪澤縣文化館業務館員(負責全湖區民眾文化輔導)、半城鎮文化站站長。他從1943年開始研究並組織排練漁鼓舞,是發現、並讓“洪澤湖漁鼓舞”真正走向藝術舞台的創始人,由他在1960年組織排演的《漁鼓舞》參加江蘇省第二屆民眾文藝會演深受好評,並受到省長惠浴宇的親切接見。1986年7月張坤又帶領一批當地業餘文藝愛好者深入湖區採風,編演了具有現代風格的“洪澤湖漁鼓舞”,排練演出至今。1960年被授予江蘇省勞動模範,1982年被省政府表彰為先進工作者。
王林翠,女,1963年生,泗洪縣半城鎮安河口村人,現在中學任教,半城文化站特聘舞蹈導演,由於自小生活在湖區,她從1986年開始業餘從事漁鼓舞的排練和演出,對漁鼓舞的舞台演出套路十分熟悉,並多次榮獲市縣演出一等獎,2002年由她和張仁高聯合編排的漁鼓舞《漁鼓飄香》榮獲首屆江蘇·中國民間藝術節“江蘇省民歌民舞民樂”大賽優秀節目獎。
陳長蓮,女,1969年生,泗洪縣半城鎮人,現從事幼教工作,半城鎮文化站特聘舞蹈導演,她從1986年開始業餘從事漁鼓舞的排練和演出,長期從事“洪澤湖漁鼓舞”的研究工作,由她編排的漁鼓舞在舞台藝術上有了創新,主要表現在音樂、服裝、道具以及增加了領舞。由她編排並領舞的 “洪澤湖漁鼓舞”多次榮獲市縣一等獎,並於1998年榮獲宿遷市“五個一”工程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