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洪德城
歷史沿革,文化意義,
歷史沿革
據《環縣誌》載:“環縣其疆域西北與寧夏固原勢若唇齒,東北一帶乃花馬池、定邊出入之要津,自靈武而南至郡城,由固原迤東至延綏,相距四百里,其中唯此一縣襟帶四方。實銀夏之門戶,豳寧之鎖匙。”是否可以這樣說:銀夏、豳寧之安危繫於環縣,而環縣之安危繫於洪德城。從歷代戰爭看,凡洪德城被攻破,環縣便淪陷;若洪德城防守牢固,環縣城便安然無恙。這即是“死守洪德城,不敢去河連灣”的真實含義。
1936年6月,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西征紅軍解放了環縣,中共環縣委、環縣蘇維埃政府即建於此。與此同時,中共陝甘寧省委、陝甘寧蘇維埃政府也由陝北吳起鎮劉家渠子遷至距洪德城南5公里的河連灣。
隨著時代的變遷,“死守洪德城”這句話失去了它的本意,變為故步自封、墨守成規的代名詞,這實在是對洪德城戰略地位的曲解,亦是對世代固守關中北大門,誓死捍衛本土的環縣人民之大不敬!
再從洪德城的建築規模和歷代將官的品級,亦可見其戰略地位之一斑。該城依山傍水,南北兩城呈“8”字形,是宋代環縣修築的唯一一座雙城,規模相當於明朝環縣城的兩倍。歷代封建王朝皆於此駐游擊一員,統兵扼守。游擊者,官職名也。始設於漢朝,稱游擊將軍,統兵專征,職權頗重。唐末宋初成為武官的官階。明代邊關守軍亦設游擊將軍,但無品級,無一定員額。其職責是分掌駐地的防守應援。清代綠營(漢兵營)設游擊,從三品,僅次於參將,相當於現代軍隊的師長。統兵坐鎮洪德城,威攝銀夏,固守門戶。
文化意義
千百年來,由於戰爭、人為的破壞,洪德城變成殘垣廢墟,失去其昔日金城湯池之雄風。然而它所處位置的戰略意義,決不能以其現狀論之。無論任何時候,它仍然是銀夏門戶,歷史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