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洪山廟張氏先塋
- 地理位置:新密市大隗鎮陳莊村
- 所處時代:清代
- 占地面積:35 m
- 保護級別:市級
- 簡稱:洪山張氏先塋
碑文簡介,分布概況,
碑文簡介
自古帝王相傳之世次曰“紀”,士庶庻相衍宗派曰“譜”。無譜則人忘其本,莫識其宗若是乎,譜之所系大矣哉!古人作譜之意,原自親親一念生也,世俗多聯同姓之顯貴者以為序,而於一本之親,反斥為寒微而不相,則不孝之罪莫大焉。念:
始祖本山西洪洞人也,因遷民而至密東洪山䖏,他無所營,惟農為業。繼乃相形審勢,莊基建於後,而塋穴即卜於前原。為照應以便拜掃耳,非有擇也。迄今觀之,風后南峙,洧水北環,似乎鳳氣所鐘,陰陽交會地也。故綿綿瓜瓞,長發其祥,傳至二世三世,鹹推為鄉飲耆賓焉。逓延四世五世,家業頗昌,習知義禮焉。迨歷六世七世而入文庠者,有二人焉,至八世九世入文庠二人,武庠者二,共四人焉。及今堂兄由廩貢而訓導於正陽焉,族祖典環於藍山,族侄又以經歷而待銓選焉,堂弟又入文庠,堂侄登圜橋焉。至予父,闔邑士紳公舉賢良方正,奉 旨恩賜正八品爵職榮身焉。爛賦性遲鈍,三十七歲始入學宮,至丁酉科梓列鄉薦第十二名,甲辰科都院主司奉旨檢驗,取中知縣,以備套用焉。余族雖非簪纓世胄,率多名登天府,向非始祖開基於前,後世安能享光榮之若斯哉!
但自始遷以來以年數度之,大約四百餘歲矣,予懼夫世系湮沒,源流莫分,則親親之道廢。因而作我張氏譜序,合一家生死之存亡皆記憶之,搜羅無遺立碑於 始祖塋墓南側,而刻銘焉。凡值追薦之期,相與既奠尊卑長幼各序列坐次,其長者顧少者而告之曰:“凡在此者喪葬必赴,冠娶必告,少而孤苦則老者撫之,貧而無歸則富者收之。其教子孫,也以耕讀;其持家道,也以勤儉。待族人篤親愛之情,䖏鄉里敦和睦之道。存心務要忍耐,行事亦須公平。不然者,吾族之所共責也”。自世道日降,人心不古,見有父子不和,而骨肉之恩薄。兄弟如仇,而悌弟之行缺。且同族口角構訟公堂,而一本之情絕。黷財無厭放利是行,而廉恥之路塞。甚至言不衷,而夸詐之習勝;行則失度,而險阻之事多。此六行者,吾不敢以告鄉人,而私戒我族人焉。有仿佛於斯人之一節者,領吾族人相攻而不容者也。余仰讓先人之志,以全水源木本之恩,不敢樆辭掞簿以粉飾之,謹以列其世,記其名而刻石焉,使族人知創建之由庶,後之子若孫亦將有感於斯,世世相継,勿背以垂親親之意也云爾,是為序。
丁酉科經魁 甲辰銓知縣 星爛 沐手叩撰
九世孫 壬午 歲進士現任汝寧府正陽縣 訓導 星耀
參閱
邑庠生 星煜 校正
十世孫 國學生 楷吉書丹
大清雍正叄年歲次乙巳仲冬上旬
分布概況
洪山張氏家族中世世代代流傳,始祖名叫張整,原籍山西洪洞縣,弟兄四個分別叫衣,貌,整,齊。明初遷民時,衣貌留守舊籍,整齊遷居河南,分別的時候約定以密縣洪山為記,老三張整遷至河南密縣東五十里洪山定居,老四張齊在洪山留居一月即遷居鄢陵洪溝。經過六百餘年發展,族群遍地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