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穴旅遊景區綠色開發設計虛擬仿真實驗

洞穴旅遊景區綠色開發設計虛擬仿真實驗是山東師範大學建設的虛擬仿真實驗課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洞穴旅遊景區綠色開發設計虛擬仿真實驗
  • 課程負責人:孫鳳芝
  • 建設院校:山東師範大學
  • 授課教師:賈衍菊、潘華麗、史潔、田磊
課程性質,教學目標,

課程性質

課程背景
面向旅遊業高質量發展轉型期人才培養新要求,踐行“知行合一”和“兩山”理論,採用最先進的虛擬現實技術,依託前期積累的科研成果和產品開發經濟規律,選取洞穴旅遊景區典型案例,通過模組化設計、場景化再現、自主性操作、遊戲化體驗,突破成本、時空和現實制約,重點解決傳統實驗、實習、實訓中存在的難點和痛點,科學構建本實驗課程體系,全面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科學素養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策劃能力。

教學目標

(1)突破野外實習時空條件限制,提高學生學習效果
洞穴旅遊景區位於偏遠的山區,學生實習受限於時間、空間、地形和天氣等條件。例如:學生在每個洞穴景區停留的時間有限,很難有充足的時間自主觀察、描述與設計實習內容;教師有限,很難一對一現場詳細教學;惡劣天氣也會影響野外教學等。洞穴旅遊景區的虛擬仿真系統則提供一個虛擬的野外洞穴旅遊景區環境,且不破壞現實洞穴景區,能夠使學生在任何一個有網路的地方都可以完成對洞穴旅遊景區的綠色開發設計,開闢了新的學習途徑,提高了學生學習效果。
(2)還原洞穴旅遊景觀演變過程,強化學生創作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洞穴旅遊景區的形成需要百萬年,學生通過野外實習,只能觀察了解洞穴景觀地貌特徵和景區開發現狀,對其成因和地質演變過程很難形成直觀認知。藉助虛擬仿真實驗系統,將教學內容與新技術融合創新,系統科學地還原洞穴形成、洞穴旅遊景觀演變、洞穴生物進化和環境污染對洞穴侵蝕、退化的過程,使學生在課堂中穿越時空、形象感知並掌握影響洞穴景觀形成的因素,在娛樂中學習,在娛樂中成長,學生不再依靠教師督促,而主動投入知識學習,從而激發學生探索洞穴的求知慾,強化學生創作興趣。
(3)創新設計類實驗教學模式,訓練學生綜合設計能力
通過虛擬仿真技術構建洞穴鐘乳石、石筍、石柱等洞穴景觀及溫度、二氧化碳、燈光對其生態環境的影響場景,挖掘昆蟲、動物、生物等生活習性,發揮學生創新思維,對洞穴旅遊景觀進行主題、環境、燈光、設施等一系列策劃、設計,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導入—虛擬—仿真—驗證—研究”一體化虛擬仿真教學系統,訓練學生自主策劃、自主設計、自主組織、自主實現,系統化、全流程的綜合策劃設計能力。這種教學方式與傳統課堂式教學有很大的不同,不再存在最終標準答案,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空間,更加有利於培養學生髮散與創新思維,提升學生綜合策劃能力。
(4)打通校企產學研一體化教學,弘揚景區綠色開發理念
實踐教學是制約景區策劃教學質量提高的瓶頸,通過不同特徵洞穴景區提供豐富的教學素材,了解不同地質環境下發育的洞穴地質、地貌、生物、環境等相關知識,探究洞穴綠色環境破壞的不可逆因素,通過多個虛擬基地開展洞穴景區綠色開發和設計,並與環藝設計、生態學、地理和地質專業學生共享資源,有利於開展研究型、綜合型實習,培養學生團隊協作和環保意識,促進洞穴旅遊景區可持續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