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湖村

洞湖村位於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區西天尾鎮東南部,東鄰龍山村,西接溪白村,北接後卓部隊,南跨福廈路,與北大村接壤。境內有連心路、東川路貫通,周邊有南少林路、交戰路,交通便利。原全村總面積2.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800多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洞湖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地理位置: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區西天尾鎮東南部
  • 面積:2.5平方公里
  • 耕地面積:1800多畝
地理位置,歷史,自然環境,人文特色,

地理位置

西天尾鎮洞湖村位於興化平原西北部,莆田城關東北5公里處,東鄰龍山村,西連溪白村,北接後卓桃峰自然村,南臨綬溪(延壽溪)支流,與暢林大泮自然村隔溪相望。洞湖村地處九華山余脈龜湖山丘陵之南,地勢北高南低。因部分村民原住澳柄嶺頭山區,包括石厝、半嶺庵等大片山地均為該村屬地,故村境兼得山川、平原、水鄉之地利。延壽溪(企溪支流)、楓溪兩溪流在境內匯合,田野溝渠縱橫,舟楫可自由往來於城涵之間。加上村北後墩古道經西天尾象峰直達廣業永泰山區,水、陸交通便利。由於土地肥沃,水利條件優越,農耕生產得以不斷發展,成為莆田北洋平原開發較早的村莊之一。境內有連心路、東川路貫通,周邊有南少林路、交戰路,交通便利,

歷史

洞湖村歷史悠久。早在唐神龍年間,吳興築延壽陂鑿杜塘開發北洋平原,唐建中年間堵楓溪之水,建龍安陡門,先民首飲淡水,村莊因名曰“淡頭”。淡頭村自宋代有記載起,即屬武化鄉尊賢里。

自然環境

洞湖村在象峰、澳柄嶺之間擁有大片山林,林地面積2247畝。林內長有松柏、杉樹、相思樹、茶樹等,屬混交林群落,常年林木茂盛;平原地帶河溝迂迴曲折,河道兩岸、村內房前屋後及後山部分坡地遍植荔枝樹;境內工業園區的東川路兩旁綠樹成蔭,路燈明亮,全村綠化覆蓋率達56.7%,處處洋溢著恬靜、和諧的新農村氣息。

人文特色

近幾年,本村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總體要求,結合小城鎮建設有利契機,圍繞發展綠色農村、建設新型生態村的目標,以提供農村剩餘勞動力就業,促進農民增收為主線,改善農村基礎設施,提升農村文化,積極引導村民建設一個現代化與農村生態氣息相結合的農村新家園,全力推進本村經濟又快又好發展。2004年因荔城經濟開發區建設需要,大部分農田被徵用,現本村村莊面積為800畝,成為名副其實的“園中村”。全村有15個村民小組,戶數1013戶,人口3588人;村兩委幹部7人,黨員168人,村民代表55人。目前暫住在本村的外來務工人口有2000多人。2010年村人均收入突破8000元,高於荔城區平均水平。
按照“建強組織、發展經濟、服務民眾、促進和諧”的工作思路,村領導班子通過抓基層組織建設、抓項目、爭取資金、辦實事,並結合大型庫區移民後期扶持建設資金進行運作,通過對水、電、路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實現了戶戶進自來水、村道硬化達100%,程控電話入戶率96%,有線電纜入戶率98%,殯葬火化率100%,生活污水處理率97%。
本村積極開展“建設生態文明村”活動,並作為新村建設的一項主要任務。村內的古榕樹(樹齡400-500年)生長茂盛,市級文物保護點永寧社、永豐洞、裕昆堂、龍安徙門等保存完好;村設黨員活動室、農家書屋、老人活動中心等,為廣大黨員村民提供閱讀、休閒等娛樂場所,提升了農村文化品位。
村黨支部紮實開展農村黨風廉政建設,實行黨務、村務、政務、服務、財務的“五公開”制度,擴大村民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民主決策,民主理財成了常態,深受民眾歡迎。村黨員、幹部無違法違紀行為,無民眾集體上訪事件、無安全生產事故發生、無黃、賭、吸毒及嚴重刑事犯罪案件發生,村莊安定,村民生活生產井然有序,本村先後被授予“先進黨組織”、“安全生產工作先進集體”、“福建省平安庫區創建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