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洞庭遊記序
- 創作年代:明代
- 文學體裁:山水遊記
- 作者:文震孟
作品原文,詞語注釋,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游有四快,而天時之宜,風月之美,眺覽之奇不與焉。游當茹素之期,不以酒肉絲竹塵點山靈,一快也。又當淪棄之日,山中好事之家,無相物色者,草衣衲侶,游乃益清,二快也。窮林屋之勝,至於煙迷徑絕,田夫野老,驚相告語,奔走救援,此猶足以征人心焉(1),三快也。以余耳目所及之名公,若馮元成先生遊記遍天下(2),獨遺幾席之洞庭。至張伯起、周公瑕、王百穀(3),皆未嘗泛石公、龍渚之棹(4)。惟趙隱君凡夫僅一至耳(5)。其他游者不能記,記者不能盡。即弇州之文(6),亦似寥寒未稱。而孟長雄詞偉藻(7),直與縹緲、莫厘爭高競爽(8),吞今掩古,光怪陸離。將使後來游者,遂可無言絕響,不必先結一記游之想,以撓其登高臨深之天趣,四快也。
昔人有言,山水之神情,恆與幽人畸士相親昵(9)。然非言語文章之妙,不足以發潛而疏遠。今間詢之楚人,武昌赤壁,僅一部婁(10);而柳州遺蹟,按圖索之,殊不相當(11)。獨以兩公文在,兒與五嶽四瀆並垂聲於宇宙(12)。文人不遇,豈非山水之甚幸哉!況洞庭靈奇,夙標震旦(13)。惟護之以風濤,布之以險阻,即具逸情遠勝者,亦未能時時酬對。一朝不偶,相得益彰,山靈愷豫,又復何如!不啻吾所稱“四快”而已(14)。
余接擯廢以來,屏棲深谷,雲封煙繞。門前寸步,便如黔蜀萬山。洞庭之游,日與孟長期,而今竟先我矣。覽茲遊記,固深快之,而亦深妒之,終乃深幸之。幸我雖未游,而孟長已游,他日雖游而已,不必記游也。
詞語注釋
(1)征:證驗,證明。
(2)馮元成:馮時可號元成,華亭(今上海松江)人,隆慶年間(1567-1572)進士。
(3)張伯起:張鳳翼,字伯起,長州(今江蘇蘇州)人,嘉靖年間(1522—1566)進士。周公瑕:周天球,字公瑕,長州人,明代諸生。王百穀:王稚登,字百穀,武進人,移居吳門,明代諸生。
(4)石公:山名,在太湖邊。
(5)趙隱居凡夫:趙宦光,字凡夫,吳縣人,隱居於寒山。隱君,對隱士的尊稱。
(6)弇(yǎn)州之文:指明代王世貞的文章及詩作。王世貞,明代文學家,號弇州山人。
(7)孟長:姚希孟,字孟長,吳縣人,萬曆年間(1573—1620)進士。
(8)縹緲:山名,在太湖邊。莫厘:即東洞庭山,在今江蘇蘇州市南太湖中。
(9)幽人畸士:不合巨俗之士。
(10)“今間”三句:意謂偶爾問起楚地一帶的人來,那蘇軾描寫的赤壁,看上去也不過是一個小山丘。部婁,也作培(土婁),小山丘。
(11)“柳州”三句:意思是柳宗元山水遊記中描寫的勝景,按照線索去尋找一下看看,也和他描寫的形象不相符。柳州,唐代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世稱柳柳州。
(12)五嶽四瀆:泛指中國的大山名川。五嶽,東嶽泰山,南嶽衡山,西嶽華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為中國大山總稱。四瀆,指江、河、淮、濟,為神州大川的總稱。
(13)震旦:本是佛經譯音,古代印度人稱中國為震旦。
(14)不啻:無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