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江南臘盡

洞仙歌·江南臘盡

《洞仙歌·江南臘盡》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詞,於元豐五年(1082年)十二月蘇軾被貶黃州寓居定慧院時所作。上片寫柳的體態標格和風韻之美,下片轉入對垂柳不幸遭遇的感嘆。以含蓄婉曲的手法和飽含感情的筆調,借娜娜多姿、落寞失時的垂柳,流露了作者對姿麗命蹇、才高數奇的女性深切的同情與讚美。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洞仙歌·江南臘盡
  • 創作年代:北宋
  • 作品出處:《全宋詞》
  • 文學體裁:詞
  • 作者:蘇軾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作品注釋,作品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人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洞仙歌·江南臘盡》北宋·蘇軾
江南臘盡,早梅花開後,分付新春與垂柳。
細腰肢自有入格風永豐坊流,仍更是、骨體清英雅秀。
永豐坊那畔,盡日無人,金絲誰見弄晴晝?
斷腸是飛絮時,綠葉成陰,無個事、一成消瘦。
又莫是東風逐君來,便吹散眉間一點春皺。

注釋譯文

作品注釋

⑴臘:古代在農曆十二月合祭眾神叫做臘,因此農曆十二月叫臘月。
⑵分付:付託;寄意。 宋 毛滂 《惜分飛》詞:“今夜山深處,斷魂分付潮回去。
⑶格:格調
⑷骨體:骨架軀體,身體。
⑸永樂坊:地名。在唐朝·東都洛陽
⑹盡日:一整天
⑺金絲:比喻柳樹的垂條。
⑻斷腸:秋海棠花的別名(清黃宗羲《小園記》:“至於麗春、款冬……斷腸、洗手、紅姑、虞美,叢生砌下,遞換疄間,非盆盎之 所收拾也。)
⑼飛絮:飄飛的像棉絮一般的柳樹、蘆葦等的種子。
⑽一成:宋時口語,猶“看看”、“漸漸”,指一段時間的推移。

作品譯文

江南年底,早梅花開後,分配新春和垂柳。
細腰肢自己有格調風流,於是又是和身體清英很優秀。
永豐坊那畔,一整天沒有人,誰看到金絲弄晴天白天?
秋海棠花還是種子、未飄散的那時,綠葉成陰,沒有一個故事、漸漸的消瘦了。
又有誰是東風追逐你而來的呢,就吹散眉間皺紋一點春天。

創作背景

這首詞是元豐五年(1082年)十二月蘇軾初貶黃州寓居定慧院時所作。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這首詞通篇詠柳,借柳喻人,以含蓄婉曲的手法和飽含感情的筆調,借娜娜多姿、落寞失時的垂柳,流露了作者對姿麗命蹇、才高數奇的女性深切的同情與讚美。
上片寫柳的體態標格和風韻之美。起拍說臘盡梅凋,既點明節令,且借賓喚主,由冬梅引出春柳。以“新春”緊承“臘盡”,寫臘月已盡,新春來臨,早開過,楊柳萌發。柳絲弄碧,是春意繁鬧的表征,故說“分付新春與垂柳”。“分付”,交付之意,著“分付”一詞,仿佛春的活力、光彩、妖嬈,均凝集於垂柳一身,從而突出了柳的形象。以讚美柳的體態柳枝婀娜,別有一種風流,使人想到少女的細腰。杜甫《絕句漫興》早有“隔戶楊柳弱裊裊,恰如十五女兒腰”之句。東坡正是抓住了這一特點,稱頌她有合格入流的獨特風韻,並進而用“清英秀雅”四字來品評其骨相。這就寫出了垂柳的清高、英雋、雅潔、秀麗,見出她與濃艷富麗的浮花浪蕊迥然不同。作者把握住垂柳的姿質特色,從她的體態美,進而刻畫了她的品格美。
下片轉入對垂柳不幸遭遇的感嘆。換頭三句,寫垂柳境況清寂、麗姿無主。長安永豐坊多柳,生永豐園一角的垂柳,儘管明媚春光中修飾姿容,分外妖嬈,怎奈無人一顧。”斷腸“四句,緊承上文,寫垂柳的悽苦身世,說:一到晚春,綠葉雖繁,柳絮飄零,她更將百無聊賴,必然日益瘦削、玉肌消減了。煞拍三句,展望前景,愈感茫然。只有東風的吹拂,足可消愁釋怨,使蛾眉般的彎彎柳葉,得以應時舒展。
全章用象徵法寫柳,詞人筆下那婀娜多姿、落寞失意的垂柳,宛然是骨相清雅、姿麗命蹇的佳人。詞中句句寫垂柳,卻句句是寫佳人。讀罷全詞,一位品格清淑而命運多舛的少女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現讀者面前。

名人點評

夏承燾:“白居易有妾名小蠻,善舞,白氏比為楊柳,有“楊柳小蠻腰”之句。及年事高邁,小蠻還很年輕,“因為楊柳之詞以托意,曰:”一樹春風萬萬枝,嫩於金色軟於絲。永豐坊里東南角,盡日無人屬阿誰?‘“後宣宗聽到此詞,極表讚賞,遂命人取永豐柳兩枝,移植禁中。東坡這裡化用樂天詩意,略無痕跡,但平易曉暢的語句中,卻藏有深沉的含義”。

作者簡介

蘇軾(1037年~1101年),宋代文學家。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蘇洵長子。公元1057年(嘉祐二年)進士。累除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端明殿學士、禮部尚書。曾通判杭州,知密州、徐州、湖州、穎州等。公元1080年(元豐三年)以謗新法貶謫黃州。後又貶謫惠州、儋州。宋徽宗立,赦還。卒於常州。追諡文忠。博學多才,善文,工詩詞,書畫俱佳。於詞“豪放,不喜剪裁以就聲律”,題材豐富,意境開闊,突破晚唐五代和宋初以來“詞為艷科”的傳統樊籬,以詩為詞,開創豪放清曠一派,對後世產生巨大影響。有《東坡七集》、《東坡詞》、《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
蘇軾蘇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