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倉陳五斗

洞仙歌·倉陳五斗

作品概況

名稱:洞仙歌·倉陳五斗

年代:元

作者:劉秉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洞仙歌·倉陳五斗
  • 體裁:詞
  • 年代:元
  • 作者:劉秉忠
作品賞讀,原文,注釋,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賞讀

原文

洞仙歌
倉陳五斗,價重珠千斛。陶令家貧苦無畜。倦折腰閭里,棄印歸來,門外柳、春至無言自綠。
山明水秀,清勝宜茅屋。二頃田園一生足。樂琴書雅意,無個事,臥看北窗松竹。忽清風、吹夢破鴻荒,愛滿院秋香,數叢黃菊。

注釋

五斗:即“五斗米”,指微薄的俸祿。
閭里:鄉里。
陶令:指陶淵明

賞析

封建時代,做官的滋味也不大好受——為了那份俸祿,要乾許多不願乾而又不得不幹的事,要見許多不想見而又不可不見的人,更頭疼的是,要討皇帝老兒的歡喜,要拍上司大人的馬屁。總之,要拿人格和靈魂的扭曲作代價。當然,有人已修煉到了利慾薰心、厚顏無恥的境界,在官場上如魚得水,左右逢源,此輩自是流連忘返,大有“此間樂,不思蜀”之概;但對那些為人正直,處世率真,不願同醉同濁,寧可獨醒獨清的士大夫來說,擺在他們面前的路只有兩條:要么違心而痛苦地“仕”下去,要么像陶淵明那樣毅然決然地“歸去來”。如果由於種種原因,一時還“歸”不得,那么至少在理想上,在感情上,在意向上,他們必須就此二者作出明確的抉擇。
這首詞,就是作者尚友古人陶淵明,追求精神家園的一篇“歸去來兮辭”和“歸田園居”詩。從字面上看,是詠陶;而究其實質,卻是自明心跡。
詞中所用的語典和事典,大都出自陶傳或陶集,因而在賞析此詞之前,有必要一一予以交代。《宋書·隱逸傳》載:“陶潛字淵明。……為彭澤令。……郡遣督郵至,縣吏白:應束帶見之。潛嘆曰:‘我不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即日解印綬去職。賦《歸去來》。”是劉詞“五斗”、“陶令”、“倦折腰閭里,棄印(印,官印,棄印即棄官)歸來”云云之所本。“家貧苦無畜”則出陶氏《歸去來兮辭》自序:“余家貧,……瓶無儲粟。”“畜”同“蓄”,即“儲”也。又陶氏嘗撰《先生傳》以自喻,曰:“先生……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劉詞“門外柳”云云用此。又陶氏《與子儼等疏》自稱“少好琴書”,且雲:“五六月中,北窗下臥,遇涼風暫至,自謂是羲皇上人。”劉詞“樂琴書”、“臥看北窗松竹”、“清風吹夢”云云用此。又陶氏愛菊,屢見其詩,如《飲酒》二十首其五云:“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其七雲:“秋菊有佳色,浥露掇其英。”劉詞末二句,殆由此生髮。弄清楚了這些語碼,詞意也就不難索解了。
“倉陳五斗,價重珠千斛”,一起便奇,便怪。“奇”在何處?“怪”在何處?“奇”就“奇”在“五斗”之前加了“倉陳”二字。“倉陳”也者,即《史記·平準書》之所謂“太倉之粟,陳陳相因”。陶淵明雖不把那份皇糧放在眼裡,也只蔑稱為“五斗米”而已;詞人卻變本加厲地說,這“五斗米”還不是新鮮米,它不知在皇倉里積壓了多少年!你道“奇”也不“奇”?至於說到“怪”,“怪”就“怪”在這“倉陳五斗”竟然“價重珠千斛”!古制,一斛為十斗,宋末改為五斗。那么,“千斛”便是五千鬥了——僅就數量而論,已是“五斗”的一千倍;何況“珠”寶與“陳”米,價值本來就天差地別。說這五斗陳米的價格竟比千斛珍珠還高,豈非悖論?你道“怪”也不“怪”?然而它委實“奇”得好,“怪”得好。不“奇”不“怪”,則“語不驚人”;“語不驚人”,則讀者淡淡讀過,作者的話也就白說了。惟其“奇”,惟其“怪”,方能聳人聽聞,發人深省。深省至再,我們方才明白詞人的意思:那五斗陳米是要用“折腰向鄉里小兒”的行為去換取的,也就是說,要犧牲人格,“摧眉折腰事權貴”(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人格”之價值,豈不高於“珠千斛”乎?經過這一番複雜的“匯率”兌算,結論終於出來了:皇糧雖“陳”,也不好白吃的。
皇糧既不好白吃,那么不吃也罷。然而不成,“陶令家貧苦無畜”,貧士苦於家無儲備,有時還非吃皇糧不可。這真是莫大的悲哀!諦審前三句的思維邏輯,細按陶淵明的生平事跡,本當這樣寫才對:“陶令家貧苦無畜。倉陳五斗,價重珠千斛。”其所以倒作“倉陳五斗,價重珠千斛。陶令家貧苦無畜”者,原是為了遷就此詞調的句位。但從章法上來衡量,如以“陶令”句開篇,不免疲軟平弱;今將“倉陳”二句提前,文氣便顯得突兀奇峭:可見寫作亦如用兵,兵還是那幾隊兵——步兵、騎兵、炮兵,但如何布陣,孰後孰先,其間卻大有講究。調度得當與否,勝負之勢判然。高明的作家正像高明的統帥,他總能把自己的部眾配置在最適當的方位!
以下依次寫陶淵明棄官、歸隱、閒居之賞心樂事。從風調上說,有林泉之高致,無軒冕之俗思,神閒氣靜,瀟灑可人;從文品上說,語言淺近而清新,筆墨流利而停勻,按轡徐行,優遊不迫——好處也都是很明顯的。或有人問:起三句倒戟而入,突如其來;波折跳躍,匪夷所思,一何排奡而勁激。後來順水推舟,信流而下,篙橫櫓歇,波瀾不驚,一何鬆懈而平緩。是不是有點虎頭蛇尾?筆者的看法是:“文武之道,一張一弛”,正因為起三句排奡而勁激,所以下文不妨松,不妨平,恰好互相調劑。有三峽之湍急而無出峽後之平緩,也就不成其為長江了。況且,這後面的一大段文字其實是“松”而不“懈”的,平直之中,仍有“詞眼”可圈可點。比如上片末的“柳”,下片中的“松竹”,下片末的“菊”,分鼎三足,相映成趣。又如上結“門外柳、春至無言自綠”,明點出一“春”字;下結“愛滿院秋香,數叢黃菊”,明點出一“秋”字;而居中的“臥看北窗松竹”則暗寓著一“夏”字。(原文作“五六月中,北窗下臥”,農曆之“五六月”,不正是夏季么?)亦前後照應,一以貫之。所特別值得注意者,“臥看北窗松竹”句後緊接著就是“忽清風、吹夢破鴻荒(同洪荒,此指夢境空闊而朦朧),愛滿院秋香,數叢黃菊”,先生這一覺睡得何其長也——方臥之時,尚是夏日;一夢醒來,竟已成秋!這不由得使我們聯想到朱熹的《偶成》詩:“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劉詞的藝術構思與之相似。但朱詩之“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是象徵、比喻之辭,旨在說明“少年易老”,學業“難成”,“光陰”飛逝,時間可惜的道理,用意非常顯豁;而劉詞則是敘述、描寫之辭,旨在表現隱居生活的閒適自在,卻未明說,只將不同季節的兩組生活場景剪輯成一個連續的過程,意在象外,讓讀者自己去體味,手法更像電影裡的“蒙太奇”。

作者簡介

劉秉忠(1216-1274),祖籍遼國瑞州(今江西高安),今綏中縣前衛鎮。元朝初年人,原名侃,字仲晦。曾為僧,法名子聰。元代政治家、作家,也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建築師。元世祖忽必烈對他言無不聽,寵任益隆,曾經位至三公,官居太保。他向忽必烈倡導創建大元國號和皇帝年號,營建元大都(北京城的前身)作為國都,創建元朝的官制,制定朝廷禮儀、章服和俸祿制度,參與選拔官吏和推薦人才,使不少漢族知識分子參加到元朝政權機構之中,對元朝政體設計作出很大的貢獻,對元朝政權的建設和鞏固發揮了重要作用。劉秉忠不僅是元朝初年的大政治家,他學問功底深厚,也是一個非常著名的學者、詩人和散曲家,自號藏春散人,每以吟詠自適。一生在天文、卜筮、算術、文學上著述甚豐,計有《藏春集》六卷、《藏春詞》一卷、《詩集》二十二卷、《文集》十卷、《平沙玉尺》四卷、《玉尺新鏡》二卷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