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鄉志

《洛陽鄉志》是武進縣洛陽鄉編史修志領導小組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書名:洛陽鄉志
  • 作者:武進縣洛陽鄉編史修志領導小組
  • 類別:地方志
  • 編纂人員:楊祥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一、本志按編、章、節目項次排列。 二、本志各編按內容作橫向排列,各章中按時間先後作縱向排列。 三、按“詳今略古”的原則,本志內容著重現代部分的記敘。

作品目錄

封面
洛陽鄉志
題詞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常務副主席楊尚昆同志在一九八六年二月二十四日視察我鄉時的題詞。
原中共江蘇省委第一書記江渭清同志,為犧牲在我鄉談家頭村的原新四軍一支隊參謀長鬍發堅烈士紀念碑的題詞。
原南京軍區空軍副司令常喜生同志,在胡發堅烈士紀念碑揭碑典禮上的題詞。
原江蘇省糧食廳廳長張志強同志在胡發堅烈士紀念碑揭碑典禮上的題詞.
原石家莊裝甲兵學院政委周士雄同志在1986年春節茶話會上為我鄉的題詞.
原中共浙江省委辦公廳主任楊谷方同志為我鄉的題詞.
原中共青浦縣委第一書記陸道南同志在1986年春節茶話會上為我鄉的題詞。
原南京第二化工機械廠黨委書記蘇平同志在1986年春節茶話會上為我鄉的題詞。
原武進縣縣長潘漢東同志為我鄉的題詞。
原常州冶金廠黨委書記蔣照同志在1986年春節茶話會上為我鄉的題詞。
原武進縣人民監察院副監察長楊亞棟同志在1986年春節茶話會上為我鄉的題詞。
全國著名老作家、天津市作家協會副主席袁靜同志,在一九八二年十一月三日訪問我鄉時的題詞。
江蘇省書法家協會主席武中奇同志為我鄉的題詞。
全國著名書畫家、蘇州書畫院院長張辛稼同志為我鄉文化宮的題詞。
江蘇省人民政府對我鄉的嘉獎證書
圖片
中共洛陽鄉委員會、洛陽鄉人民政府的機關大院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常務副主席楊尚昆同志、南京軍區司令向守志同志在我鄉尤家頭魚池視察珍珠嫁接。
楊尚昆同志在市、縣、鄉領導同志陪同下視察我鄉腳踏車接頭廠。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務院副總理李鵬同志,由中共江蘇省委副書記、副省長陳煥友同志陪同、在我鄉陽湖村煤塘視察河蚌嫁接。
洛陽鄉政府接待內外賓的珠光樓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常務副主席楊尚昆同志,於一九八五年二月二十四日視察我鄉, 在鄉政府題詞“農副工全面發展”。
洛陽文化宮全貌。
一九八六年春節,在外地工作的老幹部回鄉舉行茶話會和本鄉部份幹部留影。
一九八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李鵬同志偕同夫人朱霖同志,在本鄉洛陽村街北隊訪問農民李誌慶家庭,並進行親切交談。
一九八五年八月六日,模里西斯共和國國民議會代表團,由議長埃加達比率領訪問我鄉,受到全鄉人民熱烈歡迎。
我鄉辦工業重點企業錄音機廠裝配大樓。
中共洛陽鄉第五屆委員會委員合影
洛陽影劇院門廳大樓
洛陽鄉、全體鄉幹部合影
一九八六年五月二日,幾內亞比索共和國國民議會代表團,由議長卡爾門·佩雷拉率領訪問我鄉,陪同訪問的有全國婦聯副主席羅瓊同志,他們在市、縣、鄉領導同志陪同下參觀我鄉錄音機廠。
全國少數民族國慶觀禮團在我鄉影劇院參觀
洛陽醫院的門診大樓
南宋末年,抗元將領尹玉、麻士龍和元兵在我鄉虞橋激戰壯烈犧牲集葬於此,名為骨成墩。
聞名中外,曾創造年產七百八十九斤桃子的桃樹王雄姿。
洛陽市鎮原貌
比利時婦女代表團來我鄉訪
澳大利亞教師代表團訪問我鄉
全國少數民族國慶觀禮團的領導在市、縣、鄉領導同志陪同下,在我鄉參觀市容
全國少數民族國慶觀禮團在我鄉參觀
我鄉重點企業武進第二玻鋼廠
友誼村的鐘表配件廠
解放前後在我鄉工作的老幹部合影留念
比利時共產黨代表團訪問我鄉
民間文藝「獅子舞」在市鎮演出
原新四軍一支隊參謀長鬍發堅烈士紀念碑
著名老作家袁靜同志在為我鄉題詞
我鄉陽光村陸家頭魚池的女青年在檢查河蚌育珠
一九八一年全國水產會議的代表在我鄉陽湖煤壙養殖場參觀
常州市食品機械廠
常州市腳踏車總廠武進接頭廠一角
中國農業銀行洛陽營業所
武進第六針織廠
洛陽中學教學大樓一角
洛陽鄉衛生院
洛陽鄉供銷合作社
洛陽鄉糧管所
洛陽鄉農科站、成人教育中心
洛陽鄉魚種場
東陳行政村養兔專業戶戈榮庭
洛陽鄉農貿市場
洛陽橋
武進港洛陽鎮駁岸
莊陳行政村專業戶葡萄園
解放前洛陽橋
興教寺
洛陽鄉行政區域自然村分布圖
秦觀祠
忠孝祠
大聖庵
前言
凡例
目錄
編首
第一章 大事年表
第一編 概況
第二章 疆域、沿革
第一節 地理位置
第二節 建制沿革和區域變化
第三節 各大隊概況
第三章 公社集鎮
第一節 洛陽鎮概況
第二節 “洛陽”的由來和舊貌
第三節 解放後洛陽鎮的發展
第四節 公社內的其它集鎮
第四章 自然地理
第一節 地勢地形
第二節 水系河道
第三節 土地
第四節 氣候
第五節 物產
第六節 自然災害
第五章 人口、民族和宗教信仰
第一節 人口、民族
第二節 宗教信仰
第六章 人民生活
第一節 概況
第二節 經濟收入
第三節 消費
第二編 政治
第七章 中國共產黨
第一節 組織沿革
第二節 黨員大會
第三節 紀律檢查和黨員教育
第八章 政權
第一節 機構沿革
第二節 人民代表大會
第九章 黨派社團
第一節 國民黨、三青團
第二節 民眾團體
附錄:道門會
第十章 統戰工作
第十一章 民政工作
第十二章 社會治安
第一節 組織和工作
第二節 治保工作
第三節 傷亡事故
第四節 消防
第十三章 人民武裝
第十四章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革命鬥爭紀要
第一節 抗日戰爭時期洛陽革命鬥爭紀要
第二節 解放戰爭時期洛陽留守處革命鬥爭紀要
第十五章 日偽頑罪行
第十六章 解放以來政事紀略
第三編 農業
第十七章 概況
第十八章 農業技術改造
第一節 耕作制度的改革
第二節 作物品種和布局的改革
第三節 耕作技術的改革
第四節 肥料和施肥技術的改革
第五節 植物保護
第十九章 農業管理
第一節 管理機構
第二節 三大管理
第二十章 農科組織
第二十一章 農機事業
第一節 農機具的發展
第二節 現有農機具
第三節 農機管理
第二十二章 沼氣
第四編 多種經營
第二十三章 多種經營的發展概況
第一節 養殖業
第二節 種植業
第三節 洛陽“十最”、洛陽“五龍”和“陽湖副業”
第二十四章 多種經營機構
第一節 公社大隊對多種經營的領導管理
第二節 多種經營辦公室
第三節 獸醫站
第五編 水利
第二十五章 水利建設
第一節 河道疏浚
第二節 圩堤改造
第三節 排灌設施
第二十六章 農田基本建沒
第一節 平整土地
第二節 田間工程
第二十七章 水利建設投資
第二十八章 水利機構與隊伍
第六編 工業
第二十九章 解放前的工業手工業概況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糧油加工業
第三節 地方手工業
第三十章 解放後工業的發展
第一節 集體企業的建立
第二節 社辦工業的初期
第三節 社隊工業的發展
第四節 社隊工業的現狀
第五節 社隊工業的領導管理體制
第六節 革新與產品
第七節 管理與供銷
第八節 五匠與修建站
第九節 工資獎金和福利勞保
第十節 社隊工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七編 交通、郵電、供電
第三十一章 交通
第一節 解放前的交通概況
第二節 解放後交通事業的發展
第三十二章 郵電
第一節 解放前的郵政概況
第二節 解放後郵電事業的發展
第三十三章 供電
第一節 概況
第二節 供電事業的發展
第八編 財貿
第三十四章 商業
第一節 解放前的商業概況
第二節 供銷合作社
第三節 合作商店
第四節 代購代銷店
第五節 個體商販
第六節 集市貿易和市場管理
第七節 食品站
第三十五章 銀行信用社
第一節 機構沿革
第二節 信用事業的發展
第三節 儲蓄事業的發展
第三十六章 稅收
第一節 稅務機構的沿革
第二節 工商稅的徵收和管理
第三節 房管與房改
第三十七章 糧油管理
第一節 解放前夕的糧油經營情況
第二節 解放後的糧食管理
第九編 文教衛生
第三十八章 文化
第一節 文藝活動概況
第二節 文化站和文化中心
第三節 大會堂
第四節 電影隊
第五節 影劇院
第六節 廣播站
第七節 圖書經銷部
第三十九章 體育
第一節 民眾體育
第二節 中國小體育
第四十章 教育
第一節 教育行政機構
第二節 解放前的教育
第三節 解放後的教育
第四節 師資隊伍的培養
第四十一章 衛生
第一節 解放前衛生事業概況
第二節 解放後衛生事業的發展
第三節 婦幼保健工作
第四節 藥店
第四十二章 計畫生育
第一節 計畫生育機構
第二節 計畫生育工作
第十編 人物
第四十三章 革命烈士
第一節 烈士傳略(附碑文)
第二節 烈士英名錄
第三節 明清官員和文人
第十一編 社會
第四十四章 知名人士
第四十五章 民間風俗
一 逢時過節
二 婚嫁喜慶
三 疾病喪葬
四 修譜
五 節場
六 新的節日
第四十六章 社會新風
一 尊敬老人
二 喪葬新風
三 爭服兵役
四 拾金不昧
五 助人為樂
六 晚婚晚育獨生
七 五好家庭
第四十七章 民間文藝
一 灘簧
二 唱春
三 春聯
四 宣卷
五 六蘇和八彈
六 民歌
七 掉燈
第四十八章 民間傳說
一 杜元灣和桃源廟
二 馬鞍墩與洗馬灘
三 搖頭岸的傳說
四 廣巷的含義
五 東西河墩的傳說
六 九九老人王道元
七 馬二蠻子
第四十九章 古蹟寺廟
第一節 古蹟
第二節 寺廟
第五十章 詩詞
秦念修七首
陳宗鼎六首
陸振法烈士遺稿
馬正十四首
第五十一章 方言俗語歇後語農諺
第五十二章 雜記
編餘1984年-1985年12月大事
後記
編史修志領導小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