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西工兵營

洛陽西工兵營

西工兵營位於河南洛陽中州中路與解放路交叉口東,由袁世凱興建於1914年。整個建築為中西混合式近代建築的典範,對於研究洛陽的近代建築有重要意義。同時,洛陽西工兵營見證了洛陽從民國三年(1914年)至1948年解放這一時期風雲變幻的近代歷史,在洛陽近代史上具有無可替代的地位。洛陽市西工區的名稱即由西工兵營而來。2013年,洛陽西工兵營入選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洛陽西工兵營
  • 性質:國家機構
歷史沿革,舊址組成,

歷史沿革

西工兵營由袁世凱興建於1914年,初建時占地4000畝,建營房5000間,整個工程耗費上等白銀170萬兩。
1916年建成後,西工兵營成為各地軍閥互相爭奪的焦點。1920年9月,直系軍閥吳佩孚進駐這裡後,兵營的規模擴大至占地1萬餘畝,房屋增加至1萬餘間。1932年,南京國民政府遷至洛陽,國民黨中央黨部駐紮於兵營;七七事變後,兵營成為第一戰區司令長官部。此外,中國近代史上的許多重要人物和事件都與洛陽西工兵營有關。

舊址組成

陽西工兵營舊址當前主要由四合院、高級住宅、惜陰書室、老吳橋和閱兵台組成。
四合院具有典型的中國古代建築風格,南北大廳走廊的木柱基座為中國古典力士石刻柱礎,北大廳的門廊中間地面用水泥刻畫的“壽”字圖案,係為蔣介石五十壽辰所作。
洛陽西工兵營
高級住宅這座建築距今已有近百年歷史,其中的木門窗多為西歐古典款式。另外這裡還有一處秘密藏身處——地下室,通過地下通道可直接到當今的洛陽機場(當今的河南科技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附近)。
惜陰書室現做倉庫使用,是一個四孔的地上人工窯洞式建築,據說“惜陰書室”四字為蔣介石所題。
沿西工區美術館路一直往南,進入洛浦公園便可看到一塊寫有“老吳橋”的石碑。石碑正對著的洛河河堤上伸出一段斷橋,便是老吳橋。老吳橋是河南省近代第一座鋼筋混凝土橋樑,1921年由著名實業家、教育家張謇(jiǎn)出資建成,共23孔,總長205.2米,寬6.10米,橋墩是青石包邊。
閱兵台位於解放路與凱旋路交叉口西南角,整個建築位於洛陽空空飛彈研究院院內。遊客可站在凱旋路人行道上觀看閱兵台的全貌。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