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裴氏,實名裴建平,男,生於1957年,專業拓工,號洛陽裴氏,室號拓真堂,筆名綠野平。專業拓印石刻碑帖、墓誌、浮雕、造像等,常用拓工印“洛陽裴氏手拓”、 “洛陽裴氏拓印”、“洛陽裴氏建平拓印”、“洛陽拓真堂”、“拓真堂”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洛陽裴氏拓印
- 發明人:裴建平
簡介,技藝特點,技術特徵,
簡介
洛陽裴氏傳拓技藝
洛陽裴氏,實名裴建平,男,生於1957年,專業拓工,號洛陽裴氏,室號拓真堂,筆名綠野平。專業拓印石刻碑帖、墓誌、浮雕、造像等,常用拓工印“洛陽裴氏手拓”、“洛陽裴氏拓印”、“洛陽裴氏建平拓印”、“洛陽拓真堂”、“拓真堂”等。
洛陽裴氏,實名裴建平,男,生於1957年,專業拓工,號洛陽裴氏,室號拓真堂,筆名綠野平。專業拓印石刻碑帖、墓誌、浮雕、造像等,常用拓工印“洛陽裴氏手拓”、“洛陽裴氏拓印”、“洛陽裴氏建平拓印”、“洛陽拓真堂”、“拓真堂”等。
技藝特點
傳拓技藝是以保護金石文獻為首要目的的轉印複製行為,是使傳拓的產品“拓片”便於專家學者對其進行學術方面的研究,又利於其久遠收藏的一門傳統技藝。金石傳拓的對象繁多,就碑刻而言,其品種、形制各不相同,材質、風化程度等千差萬別。要在上面拓印出既不失原石風貌,又能表現出如“烏金拓”、“淡墨拓”、“蟬翼拓”及各種色拓等多種風格來,並且在其操作工程中,既要嚴格操守對碑石的保護,還要考慮到“拓本”這種特殊文獻資料的收藏壽命。
在多年的傳拓實踐中,裴建平在繼承我國傳統傳拓技藝精華的同時,擯棄糟粕,總結出了“字口清晰、黑白分明、墨色均勻、墨不透紙、拓片完整”的二十字傳拓理念,並在此理念的指導下,概括性地總結出“因碑用紙、因紙用墨、因碑施藝,因紙施拓,因天施拓”的操作經驗,結合“擦拓、撲拓、揉拓、點拓”等技法,既做到了傳拓之拓片,用工精良、唯美,又使“因拓損碑”的程度降到了最低。
在多年的傳拓實踐中,裴建平在繼承我國傳統傳拓技藝精華的同時,擯棄糟粕,總結出了“字口清晰、黑白分明、墨色均勻、墨不透紙、拓片完整”的二十字傳拓理念,並在此理念的指導下,概括性地總結出“因碑用紙、因紙用墨、因碑施藝,因紙施拓,因天施拓”的操作經驗,結合“擦拓、撲拓、揉拓、點拓”等技法,既做到了傳拓之拓片,用工精良、唯美,又使“因拓損碑”的程度降到了最低。
技術特徵
1、在不使用“白芨水“的情況下,用“掃紙入凹”的方法替代和擯棄“捶氈入凹”、“打紙入凹”的上紙方法,減少因傳拓給碑石造成的侵擾損傷。
2、從保護碑刻的角度出發,致力於用墨的薄少而又使得拓片烏黑髮亮,杜絕因用墨贅厚招致拓片收藏不能久遠。堅守“墨不透紙”、“黑不染石”原則,杜絕產生因擦洗碑面而造成的“拋光”作用,努力把“因拓損碑”減少到忽略不計的程度。
藝術特徵:
1.“烏金拓”特徵:在用墨不多的情況下,同較薄的“羅紋宣”、“龜紋宣”、“扎花宣”,拓制出烏黑髮亮的效果,而且“背不見黑”,減少了因贅厚的著墨對拓片以後的收藏造成的損傷。
2.“蟬翼拓”特徵:用“擦拓”或“撲拓”技法,拓制出墨色“薄如蟬翼”的拓片,其的風格淡雅靈透,給人以素雅之美。
3.浮雕、造像特徵:拓紙分割合理,用墨輕重有別,較好地複製了原石的風格,具有平面上的立體之感。
4.總體特徵:字口清晰、黑白分明、墨色均勻、墨不透紙、拓片完整。
二、個人成就:
1、傳拓作品的出版簡況:
2000年參與拓印《洛陽名碑集釋》圖版拓片(洛陽第二文物工作隊·朝華出版社·2003年出版);
2003年參與拓印《洛陽新出土墓誌釋錄》圖版拓片(洛陽師範學院·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年出版);
2003年主拓《偃師碑誌精選》圖版拓片(偃師市商城博物館·湖北美術出版社·2004年出版);
2005年主拓《偃師名碑》圖版拓片(偃師市文物局·專家正在讀拓著錄中·待出版);
2009年主拓《新中國出土墓誌·洛陽師範學院卷》圖版拓片(洛陽師範學院·讀拓著錄完畢,預計2013年出版)。
2、研究論文發表簡況:
2003年,論文《武則天與升仙太子》被“2002·登封·中國際武則天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則天與嵩山》(中華書局出版社·2003年)收錄;
2003年參加“2003·太原·中國古都年會”,論文《王子晉略論》在大會宣讀;
2007年論文《升仙太子碑刊碑考略》被《偃師古都研究文集(一)》(中國文化出版社·2007年)收錄;
2008年論文《升仙太子王子晉考略》被《偃師古都研究文集(二)》(中國文化出版社·2008年)收錄;
2008年論文《“升仙太子碑”的真實情況及其內容》被“2007·洛陽·國際武則天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則天與神都洛陽》(中國文史出版社·2008年)收錄。
2011年11月在日本國學院大學、東京大學的演講論文《碑誌作偽辨析及登封法王寺“圓人碑”的鐫刻年代》被“鈴木靖民”編著的《円仁と石刻の史料學——法王寺釈迦舎利蔵志》收錄;
2012年論文《府店的古橋》被《偃師古都文化》(總第26期)收錄;
2012年8月論文《古都洛陽與傳拓發源》被中國古都學會雲南年會論文集收錄;
文章《緱山蒼桑》、《緱山仙菊》及四言仿古長詩《緱山情思》被《洛陽日報》刊載;《武則天升仙太子碑》、《福地緱山——王、滑、緱、劉四姓祖源》、《偃師的碑刻初探》、被偃師市有關客家首遷地的專書(待出)收錄。
三、主要活動及榮譽:
2011年1月受日本東京大學邀請赴日講學期間,在明治大學石刻研究所演示並講授傳拓技藝;
2011年12月“裴氏傳拓技藝”確定為“洛陽市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2012年4月受邀到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館,鑑定其館藏古代墓誌553方連同志蓋計950餘石,並拓印名志數十方。
2012年6月7日——15日,受邀參加由文化部主辦、國家圖書館承辦的“中國傳拓技藝展”、“中國傳拓技藝聯合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研討會”;參展的三幅傳拓作品被《中國傳拓技藝圖典·當代傳拓名家作品》(國家圖書館編、故宮出版社出版)收錄,本人被收錄於該書“傳拓名家名錄”。
四、授徒傳藝情況:
在常年的遊走傳拓過程中,不失時機地宣傳“字口清晰、黑白分明、墨色均勻、墨不透紙、拓片完整”的二十字傳拓理念,傳授“因碑用紙、因紙用墨、因碑施藝,因紙施拓,因天施拓”的操作經驗,用言傳身教的方法影響愛拓之人的碑刻保護意識,同時選擇高素質的愛拓及石的有志者傳拓度徒,並利用新浪部落格“洛陽裴氏拓印”、騰訊空間“洛陽裴氏傳拓技藝群”與愛拓者交流自己經驗所得,均收到良好的效果。
2、從保護碑刻的角度出發,致力於用墨的薄少而又使得拓片烏黑髮亮,杜絕因用墨贅厚招致拓片收藏不能久遠。堅守“墨不透紙”、“黑不染石”原則,杜絕產生因擦洗碑面而造成的“拋光”作用,努力把“因拓損碑”減少到忽略不計的程度。
藝術特徵:
1.“烏金拓”特徵:在用墨不多的情況下,同較薄的“羅紋宣”、“龜紋宣”、“扎花宣”,拓制出烏黑髮亮的效果,而且“背不見黑”,減少了因贅厚的著墨對拓片以後的收藏造成的損傷。
2.“蟬翼拓”特徵:用“擦拓”或“撲拓”技法,拓制出墨色“薄如蟬翼”的拓片,其的風格淡雅靈透,給人以素雅之美。
3.浮雕、造像特徵:拓紙分割合理,用墨輕重有別,較好地複製了原石的風格,具有平面上的立體之感。
4.總體特徵:字口清晰、黑白分明、墨色均勻、墨不透紙、拓片完整。
二、個人成就:
1、傳拓作品的出版簡況:
2000年參與拓印《洛陽名碑集釋》圖版拓片(洛陽第二文物工作隊·朝華出版社·2003年出版);
2003年參與拓印《洛陽新出土墓誌釋錄》圖版拓片(洛陽師範學院·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年出版);
2003年主拓《偃師碑誌精選》圖版拓片(偃師市商城博物館·湖北美術出版社·2004年出版);
2005年主拓《偃師名碑》圖版拓片(偃師市文物局·專家正在讀拓著錄中·待出版);
2009年主拓《新中國出土墓誌·洛陽師範學院卷》圖版拓片(洛陽師範學院·讀拓著錄完畢,預計2013年出版)。
2、研究論文發表簡況:
2003年,論文《武則天與升仙太子》被“2002·登封·中國際武則天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則天與嵩山》(中華書局出版社·2003年)收錄;
2003年參加“2003·太原·中國古都年會”,論文《王子晉略論》在大會宣讀;
2007年論文《升仙太子碑刊碑考略》被《偃師古都研究文集(一)》(中國文化出版社·2007年)收錄;
2008年論文《升仙太子王子晉考略》被《偃師古都研究文集(二)》(中國文化出版社·2008年)收錄;
2008年論文《“升仙太子碑”的真實情況及其內容》被“2007·洛陽·國際武則天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則天與神都洛陽》(中國文史出版社·2008年)收錄。
2011年11月在日本國學院大學、東京大學的演講論文《碑誌作偽辨析及登封法王寺“圓人碑”的鐫刻年代》被“鈴木靖民”編著的《円仁と石刻の史料學——法王寺釈迦舎利蔵志》收錄;
2012年論文《府店的古橋》被《偃師古都文化》(總第26期)收錄;
2012年8月論文《古都洛陽與傳拓發源》被中國古都學會雲南年會論文集收錄;
文章《緱山蒼桑》、《緱山仙菊》及四言仿古長詩《緱山情思》被《洛陽日報》刊載;《武則天升仙太子碑》、《福地緱山——王、滑、緱、劉四姓祖源》、《偃師的碑刻初探》、被偃師市有關客家首遷地的專書(待出)收錄。
三、主要活動及榮譽:
2011年1月受日本東京大學邀請赴日講學期間,在明治大學石刻研究所演示並講授傳拓技藝;
2011年12月“裴氏傳拓技藝”確定為“洛陽市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2012年4月受邀到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館,鑑定其館藏古代墓誌553方連同志蓋計950餘石,並拓印名志數十方。
2012年6月7日——15日,受邀參加由文化部主辦、國家圖書館承辦的“中國傳拓技藝展”、“中國傳拓技藝聯合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研討會”;參展的三幅傳拓作品被《中國傳拓技藝圖典·當代傳拓名家作品》(國家圖書館編、故宮出版社出版)收錄,本人被收錄於該書“傳拓名家名錄”。
四、授徒傳藝情況:
在常年的遊走傳拓過程中,不失時機地宣傳“字口清晰、黑白分明、墨色均勻、墨不透紙、拓片完整”的二十字傳拓理念,傳授“因碑用紙、因紙用墨、因碑施藝,因紙施拓,因天施拓”的操作經驗,用言傳身教的方法影響愛拓之人的碑刻保護意識,同時選擇高素質的愛拓及石的有志者傳拓度徒,並利用新浪部落格“洛陽裴氏拓印”、騰訊空間“洛陽裴氏傳拓技藝群”與愛拓者交流自己經驗所得,均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