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牡丹卡通形象,長度可達2米,多在0.5~2米之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洛陽牡丹卡通形象
- 洛陽牡丹卡通:【洛陽牡丹甲天下】
- ,株高多在:0.5~2米之間
- 長度可達:2米
歷史溯源,相關背景,
歷史溯源
“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牡丹在洛陽的栽培歷史,始於隋而盛於唐,名甲天下於北宋時期。
自隋以來,牡丹在民間栽培的基礎上,開始進入皇家園林,成為宮廷的寵物。詩人劉禹錫的"惟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和白居易的“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分別描繪了洛陽人賞花的狂熱程度。
1983年,洛陽市把牡丹定為市花,並開始舉辦一年一度的牡丹花會,至今已成功舉辦27屆,成為全國罕見的大型賞花盛事。姚黃、魏紫、洛陽紅,二喬等牡丹名品,是洛陽牡丹的代表形象。
相關背景
洛陽牡丹為多年生落葉小灌木生長緩慢,株型小;根似肉質,粗而長,中心木質化,長度一般在0.5~0.8米,極少數根;根皮和根肉的色澤因品種而異;枝幹直立而脆,圓形,為從根莖處叢生數枝而成灌木狀,當年生枝光滑、草木,黃褐色,常開裂而剝落;葉互生,葉片通常為三回三出複葉,枝上部常為單葉,小葉片有披針、卵圓、橢圓等形狀,頂生小葉常為2~3裂,葉上面深綠色或黃綠色,下為灰綠色,光滑或有毛;總葉柄長8~20厘米,表面有凹槽;花單生於當年枝頂,兩性,花大色艷,形美多姿,花程式為:♂*K5C∞G2~5:1:2~5,花徑10~30厘米;花的顏色有白、黃、粉、紅、紫紅、紫、墨紫(黑)、雪青(粉藍)、綠、複色十大色;雄雌蕊常有瓣化現象,花瓣自然增多和雄、雌蕊瓣化的程度與品種、栽培環境條件、生長年限等有關;正常花的雄蕊多數,結籽力強,種籽成熟度也高,雌蕊瓣化嚴重的花,結籽少而不實或不結籽,完全花雄蕊離生,心皮一般5枚,少有8枚,各有瓶狀子房一室,邊緣胎座,多數胚珠,骨果五角,每一果角結籽7~13粒,種籽類圓形,成熟時為共黃色,老時變成黑褐色,成熟種子直徑0.6~0.9厘米,千粒重約400克。
牡丹以它特有的富麗、華貴和豐茂,在中國傳統意識中被視為繁榮昌盛、幸福和平的象徵。
產地與習性:原產中國,漢中是中國最早人工栽培牡丹的地方,為落葉亞灌木。喜涼惡熱,宜燥懼濕,可耐-30℃的低溫,在年平均相對濕度45%左右的地區可正常生長。喜光,亦稍耐陰。要求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壤土或砂壤土,忌粘重土壤或低溫處栽植。花期4-5月。 多採用嫁接方法進行栽培,因為與芍藥同屬芍藥屬,又多選用芍藥作為砧木.
形態特徵:根系肉質強大,少分枝和鬚根。株高1-3m,老莖灰褐色,當年生枝黃褐色。二回三出羽狀複葉,互生。花單生莖頂,花徑10-30cm,花色有白、黃、粉、紅、紫及複色,有單瓣、復瓣、重瓣和台閣性花。
套用:洛陽牡丹觀賞部位主要是花朵,其花雍容華貴、富麗堂皇,素有"國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稱。洛陽牡丹可在公園和風景區建立專類園;在古典園林和居民院落中築花台種植;在園林綠地中自然式孤植、叢植或片植。也適於布置花境、花壇、花帶、盆栽觀賞,套用更是靈活,可通過催延花期,使其四季開花。根皮入藥,花瓣可釀酒。
【洛陽牡丹傳奇故事】
洛陽牡丹有幾百個品種,最深入人心的,最有代表性的無疑是姚黃、魏紫、洛陽紅和二喬。
姚黃與魏紫:
唐朝時候,牡丹山里住著一個窮孩子,靠打柴為生。別人稱他樵童。橋同從小酷愛牡丹。多年後,牡丹山上的紫花仙子讓護花仙翁做媒,與樵童結為夫妻。他寧願在人間辛苦百年,決心超度樵童為牡丹仙童。百年後,終於得道成仙,樵童隨花女一起飛入雲天,從空中飄下一黃一紫兩方手帕,落在他們住過的後屋門前面,立即化作牡丹兩棵,一棵開黃花,一棵開紫花。兩種花朵,黃花最美,人稱花王;紫花其次,人稱花後,都說他們是樵童和花女的化身。後來,這兩棵牡丹被姚家花園的花匠移到園中。姚家花園的掌柜和當過宰相的魏仁溥有故交,他把紫花贈給魏家,種在魏家花園裡。因此,後人也稱花王為姚黃,花後為魏紫。
洛陽紅:
相傳冬日的長安,武則天在花園裡飲酒作樂,見花園裡一片荒蕪,酒後興起突發奇思下旨:“明朝游上苑,火速報春知,花需連夜發,莫待曉風吹。”這本是一句胡話,可是百花懾於威命,果真於一夜之間爭相綻放。次日,武則天來到上苑,見眾花都開放了,唯獨牡丹毫無開放之意,遂龍顏大怒將其貶至偏僻荒涼的洛陽邙山。誰料一身傲骨剛強不屈的牡丹一到洛陽就縱情怒放。武則天更生氣了,下令燒死牡丹。但牡丹的枝幹雖被燒焦,根卻不死,在洛陽人的悉心調理下,第二年春天竟開出了碩大無比的花朵,鮮艷的牡丹花開遍了整個洛陽城。
二喬:
洛陽牡丹甲天下。在各色各樣的牡丹花中,有一種牡丹尤顯獨特的是一朵花由兩種不同的顏色構成的,這種牡丹花叫做二喬。這裡的二喬就是指分別嫁了赫赫名將孫策和周瑜的一對三國佳麗大喬和小喬,顧名思義,指這種花特別美麗。民間還傳說,二喬花開時,若紫紅色多,那是大喬來洛陽看花了;若粉色多,就是小喬來了。
【洛陽牡丹卡通形象】
洛陽牡丹卡通形象是由洛陽悅之旅旅遊紀念品有限公司獨立設計開發的。這組卡通形象共有五個人物,分別是:姚黃、魏紫、洛陽紅、二喬(二喬是兩個人物)。通過深入地學習和研究了唐朝的服飾、社會文化背景以及洛陽當地廣為流傳的牡丹傳奇故事,並融入時尚卡通元素,創造加工而成。該組形象將廣泛套用於宣傳,動漫,圖書,紀念品等諸多領域,發展前景廣闊。
【洛陽悠久牡丹文化】
牡丹為我國園藝花較早的觀賞花卉之一。在牡丹栽培演化過程伊始就與洛陽結下了不解之緣。洛陽牡丹始於隋,盛於唐,而“甲天下”於宋,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在這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洛陽牡丹不僅以其雍容華貴,國色天香而美譽遐邇;也以其造化鐘情,天下君臨而總領群芳。洛陽也成為人們心目中牡丹之聖地。洛陽牡丹栽培始於隋朝,隋煬帝(605-618年)“周二百里為西苑……易州進二十箱牡丹”,並記述了牡丹品種名稱。宋高承也稱“隋煬帝世始傳牡丹”。可見洛陽為我國最早的牡丹栽培地之一。
到了唐朝,作為陪都的洛陽,牡丹的種植更加廣泛,洛陽牡丹品種更加豐富,並出現了從事牡丹專業人員。 “洛人宋單父,善種牡丹,凡牡丹變異千種,紅白斗色,人不能知其術。”當時牡丹至少有5種顏色:殷紅、深紫、桃紅、通白、黃色,同時出現了重瓣品種。後唐莊宗(923-926)曾“在洛陽建臨芳殿,殿前植牡丹千餘本”,其規模不亞於長安唐宮。
北宋時,洛陽牡丹規模為全國之冠。牡丹出“洛陽者,為天下第一也”。洛陽人對牡丹不呼其名,“直曰花。其宰謂天下真花獨牡丹”。“春時,城中無貴賤皆插花,雖負擔者亦然;花開時,士庶況為遨遊。”可見,牡丹人養牡丹、賞牡丹已成為民風民俗。其時,牡丹的栽培技藝普遍提高,在播種繁殖的同時,用嫁接的方法固定變異,牡丹“不接則不佳”,使得新品種不斷出現。
當時,姚黃出自洛陽司馬坡的姚氏家,魏花出自晉宰相魏仁溥家。洛陽地方留守錢惟演賞之曰:“人謂牡丹花王,‘姚黃’真可謂王,而‘魏花’乃後也”。
北宋時洛陽不僅成為我國牡丹栽培中心,同時出現了一批具有重要學術價值的牡丹專著,為牡丹研究推廣及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景祐元年(1034年)歐陽修著有《洛陽牡丹記》,列舉牡丹名品24種,總結了牡丹栽培、育種經驗,記述了洛陽人種花、賞花習俗。這是世界上第一部具有重要學術價值的牡丹專著。其後周師厚(1082年)的《洛陽牡丹記》、《洛陽花木記》,列舉牡丹109種,芍藥41種。元祐年間 (1086一1093)張峋撰《洛陽花譜》,列牡丹119種。這些專著對促進當時牡丹發展及後人研究牡丹提供了珍貴的資料。
縱觀洛陽牡丹的發展史就是一部中國歷代興亡的演變史。難怪李格非嘆曰:“天下之治亂,侯於洛陽之盛衰;洛陽之盛衰,侯於園輔之廢興”,此言甚誠。在改革開放國泰民安的今天,在邁進21世紀繼往開來的今天,雍容富貴,情系萬眾的洛陽牡丹必定會益增美艷,倍崇尊榮。
中國是牡丹的故鄉,洛陽又是中國牡丹的發祥地之一。洛陽牡丹以花大色艷、富麗端莊名揚天下。她始於晉、興於隋,盛於唐,極盛於宋。自隋唐以後,洛陽牡丹在四川天彭、江蘇鹽城、浙江杭州、安徽毫川、山東曹州、廣東韶關等地相繼引種栽培,如今已遍布長城內外、大江南北。洛陽牡丹已溶入了中國牡丹的花海之中,並且香飄海外。公元724年,中國牡丹傳入日本;公元1330至1850年引入法國;公元1656年荷蘭開始引種;公元1789年英國引進中國牡丹,培育出100多個園藝品種;美國在公元1826至1830年也開始引進。
縱觀洛陽牡丹的發展史就是一部中國歷代興亡的演變史。難怪李格非嘆曰:“天下之治亂,侯於洛陽之盛衰;洛陽之盛衰,侯於園輔之廢興”,此言甚誠。在改革開放國泰民安的今天,在邁進21世紀繼往開來的今天,雍容富貴,情系萬眾的洛陽牡丹必定會益增美艷,倍崇尊榮。
洛陽具有豐富的牡丹文化,它是河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華夏民族文化的一支奇葩。從唐宋開始出現的讚頌牡丹的詩詞、歌賦、小說、故事已經繪畫、刺繡等量大且內容豐富。由於人們對洛陽牡丹的至愛,千百年來流傳的關於洛陽牡丹的種種神話故事和趣聞逸事更是家喻戶曉。人們把牡丹比作造福人類的天使,反抗強權的正義化身,把她塑造成美麗、善良的仙女等等,寄託了人們的理想和願望。建國後,洛陽考古發掘墓葬中發現的有關表現牡丹內容的珍貴文物,以及現存的古代建築上的牡丹紋飾,是研究牡丹史、繪畫史、建築史、雕刻藝術史等不可多得的資料。表現牡丹題材的戲劇歌曲、影視音樂以及工藝美術等作品爭奇鬥妍,琳琅滿目。洛陽牡丹文化的發展,推動著河洛地域周邊牡丹文化的發展,為形成中國的牡丹文化奠定了基礎。
洛陽文化藝術品也相得益彰。生產企業和民間藝人向“專、精、特、新”方向共同努力,牡丹冰櫃貼、剪紙、牡丹鑰匙鏈、CD盒等牡丹工藝都有相應發展,從不同角度豐富了牡丹藝術的百花園地;以牡丹為特色的化妝品、工藝品、飲品、用品等得到逐步開發;而在花會期間,《千枚牡丹》個性郵票發行儀式、牡丹婚典、牡丹攝影繪畫展、盛唐歌舞《千年牡丹情》等活動的舉辦,“十萬宮廷樂舞”、洛陽剪紙、“唐三彩”、“洛陽牡丹栽培技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整理、保護、開發,使牡丹文化藝術得到空前繁榮。
“春來誰作韶華主,總領群芳是牡丹”。洛陽牡丹以其悠久的栽培歷史和眾多的品種、宏大的生產規模、豐富的野生資源、高超的栽培技藝、日臻完善的科學理論體系以及具有深邃內涵的牡丹文化,在國際園藝界及文化界享有崇高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