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托納

洛托納

《洛托納》是波蘭大師瓦依達繼“戰爭三部曲”之後的又一部戰爭片。這次主角則換成了一匹白色戰馬。影片通過敘述了這匹白色戰馬的悲情經歷,殘忍又真實地再現了德國入侵波蘭的戰爭慘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洛托納
  • 導演:瓦依達繼
  • 類型:戰爭片
  • 上映時間:1966年5月26日.
影片資料,劇情簡介,上映日期,影片賞析,製作背景,

影片資料

洛托納

劇情簡介

二戰初期,波蘭騎兵仍然在使用長矛與德國步兵進行戰鬥。很快,坦克使德國部隊占有優勢,壓垮了大膽的波蘭騎兵。故事講述一匹軍用裝備的白色良種馬輾轉流落各色人等,直到它摔斷了腿,被射殺致死·······

上映日期

國家/地區 上映/發行日期(細節)
波蘭Poland 1959年9月27日
芬蘭Finland 1963年2月8日
美國USA 1966年5月26日......(NewYorkCity,NewYork)

影片賞析

波蘭和的國的戰爭時期,屢遭挫敗。但故事並不是以戰爭為主要描寫對象的,而是以一匹叫洛托納的白色老母馬在戰場上為線索,表現戰爭的殘酷形態和戰爭時期各色人等的狀態。戰場上,一些士兵看到一匹馬獨自賓士在炮火里,一個士兵把它騎了回來。回到軍營,看到那匹白馬在上尉的辦公室里的。上尉很喜歡它,說它的馬群被帶走了,它是去追趕它的同類的。後來上尉站死,被馬拖了回來。一個年輕的準尉愛上了一個年輕的女老師,他們在軍營里舉行了婚禮,後來戰死。戰場上到處是死屍,一個軍官騎著白馬跑到邊境,馬蹄卡在車輪里,折了腿。軍官看著它,用手槍打死了它。
細節:坦克壓過一匹馬的屍體,搖鏡,前景一隻手抓著插在地上的長矛的特寫,慢慢鬆手,手出畫;屍體,搖鏡至桌上的食物,有水果麵包等。切鏡到果樹,下搖,一個士兵在吃著水果,另外一個在挖坑。很少的台詞。環境的刻畫。

製作背景

波蘭電影大師級導演,生於蘇瓦烏基。1955年開始導演故事片,曾任波蘭電影協會主席,是“波蘭電影學派”的創始人之一。在蘇聯、瑞士、美國、南斯拉夫、法國以及英國等國家導演過話劇和電影。波蘭影評界評論他的作品是浪漫主義和自然主義的混和結晶,但有時又帶有超現實主義和唯美主義的色彩。
瓦依達的一些作品,如:《大理石人》和《鐵人》被人認為是反社會主義的。《大理石人》拍於1976年,電影講述了50年代初期勞動英雄比爾庫特遭受迫害的故事,本片曾在坎城國際電影節上獲得國際影評獎。1981年拍攝的續集《鐵人》承接上集,講述記者在收集大理石人兒子黑材料的時候,竟意外的發現了大理石人是如何被謀殺滅跡的材料,於是記者將此公諸於世,本片獲得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這兩部片子都受到了多方阻撓,後來才得以公映。西方評論界認為其作品應歸為“新浪潮”,認為它們是“波蘭電影學派”創作路線的發展,繼承了波蘭的傳統浪漫主義。瓦依達善於創新,敢於解決尖銳問題。雖然對他的評論並不一致,但他蜚聲國際,其作品很受重視,受到多方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