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安江是中國貴州遵義市境內的一條江,被稱為“遵義的糧倉”,也是一條歷史文化之河,貴州遵義沙灘文化的發祥地,其源頭洛安江水庫,位於遵義縣新舟鎮境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洛安江水庫
- 外文名:luoan river
- 位於:貴州遵義縣新舟鎮境內
- 灌溉面積:16218畝
- 類型:水庫
歷史,文化淵源,地理位置,氣候環境,
歷史
洛安江水庫,位於遵義縣新舟鎮境內,1957年6月,由縣水利科設計為引水工程,設計灌溉面積11980畝。1957年9月4日成立洛安江水利工程指揮部,同日動工興建,1958年5月完成攔河引水壩一座(壩高2米,長28米),渠道38.8公里,投資10.87萬元,灌溉面積6200畝。1964一1965年,列為基建工程進行擴建和配套,將引水壩加高0.7米,擴建渠道,使主幹渠引水流量由1.2立方米/秒增至2立方米/秒,灌溉面積增到16218畝。經1972年大旱及1975年中旱的考驗,洛安江天然徑流不能保證灌區供水。1977年-1979年,縣水電局在原引水壩下游300米處興建壩高14.5米的砌石重力壩,形成調節水庫,總庫容429萬立方米,設計灌溉面積達22400畝。有效灌溉面積15500畝,工程經1980年、1987年兩次補配套,共完成土石方工程量50.4萬立方米,投人工日93萬個,總投資176.8萬元。
文化淵源
五鎮交界一帶自宋朝之後就逐步成為遵義府、縣的邊緣地區,極少外人訪問這裡。有學問的本地人大略知道唐朝的播州舊州、遵義廢縣與之有關,農業在雲貴高原之上還算過得去,其他基本乏善可陳,絕對無人清楚其唐代以前的前塵往事。但是洛安江就是鱉水,除了洛安江找不到第二條完全符合《水經注》所記載鱉水狀況的河流。犍山就是牛心山,洛安江又名牛江、牢江。唐朝的播州舊州、遵義廢縣,就是沿襲兩漢魏晉的鱉縣。所以從文獻記載的線索來看,商周鄨邑正在此處。
從明末至清末,在沙灘村出了數十名舉人進士。尤是到清代嘉道鹹同之際,湧現了以鄭珍、莫友芝、黎庶昌為代表的數十名文人學者,澤潤黔北,名噪中華。其著述達221種,2000餘萬言,內容涉及經史、詩文、音韻、地理、訓詁、版本目錄、科技、金石、書畫等10多個領域。鄭珍、莫友芝、黎庶昌在《辭海》中有條目,在《中國文學家大辭典》、《中國古典文學辭典》、《中國文學史》、《清代藝術概論》等眾多國家級工具書上,有沙灘文化和沙灘文人成就的記載。《清史稿》中有6人入傳,《大英百科全書》亦有沙灘學者條目。沙灘文化是遵義移民文化的一座高峰,也是雲貴高原移民文化的一座高峰。清代之後有”貴州文化在黔北,黔北文化在沙灘”的說法。沙灘禹門寺也是清初丈雪法師傳經之處,曾經是黔北佛教聖地。
在洛安江的下游,即將與湄江交匯的地方,有一個名叫”穿洞”的景區。洛安江穿山而過,留下寬80餘米,高 100米的巨型山洞,當地人稱為 “穿洞”。抗戰時浙江大學搬到湄潭,曾經引起一些學者注意。豐子愷在那裡畫過畫。 公認”穿洞”的成因有二說。一說水力之功。即千萬年水力穿擊而成。一說天生橋。即兩邊石頭拱攏來。這兩種說法以科學的面目,占領了關於這個石洞的所有解釋文本。這兩種說法的本質就是西南蠻夷史觀。而這龐大的洞天,是人工所成,此處正是擅長水利工程的遠古鱉人所生活的中心地帶。
最合理的解釋是:四五千年以前,洛安江流域的水在穿洞附近應該是通過若干溶洞暗河(當地人稱”消坑”)流出,或者是直接翻過這道石樑以瀑布的形式流向外面。而每到春洪爆發,整個流域下游泛濫成災、遍地澤國。鱉人利用枯水季節畢數十年甚至上百年之功將石樑中的溶洞拓寬拓大數百倍,而成就此宏大的穿洞工程。此後洛安江流域方有機會成為名副其實的高原糧倉。
三千年之前的鱉令正是從這裡的鄨邑走出,協助杜宇氏治水成功,從而取代杜宇成為蜀王。至於同樣也是治水成功取得天下的大禹是否屬於魚互鱉人,是否鱉令的祖先,另論。位於遠古鱉人聚居中心的洛安江穿洞工程,是早期鱉人治水工程的實證。
按照《水經注》等文獻記載的情況,洛、湄、湘交匯之後流入烏江之前的河段其實也應該視作洛安江幹流。
地理位置
上游經綏陽縣蒲場鎮、風華鎮、鄭場鎮、遵義縣新舟鎮、遵義市團澤鎮五鎮交界一帶及周邊地區,是商周鄨邑所在地,是蜀王鱉令的故鄉,是漢建元犍為郡、漢建元夜郎縣、兩漢魏晉鱉縣、唐郎州、唐播州、唐遵義縣沿襲治地,是宋代之前烏江河套大婁山地區的最重要的政經中心。宋代以後播州治所遷到今遵義老城。
新舟鎮位於遵義市東35公里處,距遵義縣城鎮74公里,東連永樂,南靠蝦子、西抵團澤、北距綏陽。全鎮國土面積16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萬餘畝,轄12個村1個社區,人口7.2萬餘人。城鎮建設面積2.5平方公里,集鎮人口2萬餘人。是全國500個強鎮之一,曾榮獲“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兩次榮獲“全國先進文明鎮鄉”等榮譽稱號。
氣候環境
新舟氣候宜人。新舟地處丘陵地帶,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這裡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宜人,平均海拔830米,年平均氣溫15.1℃,年降雨量1160毫米,全年無霜期283天,年日照時數1114.2小時。
新舟有獨特的地理環境。清澈的樂安江穿域而過,四季不竭,鎮內有小型水庫12座,中型水庫4座,水能儲量豐富;適宜的氣候使境內植物種類繁多,森林資源比較豐富,森林覆蓋率24.54%;鎮內有黔北文化的發源地沙灘,有具“西南著名從林”之稱的禹門寺,還有大型的軍用機場一座。新舟有豐富的物產。境內若干個產糧大壩,土地肥沃,使新舟素有“黔北糧倉”之美譽,近年來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2萬畝花椒、2.4萬畝辣椒、8萬頭出欄生豬、30萬羽出欄鵝、5000畝稻田養魚、5000畝果蔬的“六大基地”已基本形成。新舟有良好的區位優勢和交通、通訊等條件。
全鎮通車裡程達200公里以上,80%的通村公路已硬化,全鎮20分鐘經濟圈已基本形成。308縣道穿鎮而過,遵新高速公路即將設建,新舟民用機場即將啟用。全鎮已實施村村通程控電話和閉路電視,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