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可可建築

洛可可建築

18世紀20年代產生於法國洛可可風格(Rococo),是在巴洛克建築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洛可可本身倒不像是建築風格,而更像是一種室內裝飾藝術。建築師的創造力不是用於構造新的空間模式,也不是為了解決一個新的建築技術問題,而是研究如何才能創造出更為華麗繁複的裝飾效果。這種風格在反對僵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調和表達世俗情趣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對城市廣場、園林藝術以至文學藝術部門都發生影響,一度在歐洲廣泛流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洛可可建築
  • 外文名:Rococo
  • 出現時間:18世紀20年代
  • 說明:在巴洛克建築的基礎上發展起來
  • 流行:法國
概述,簡介,建築風格,風格流行,建築特點,影響,相關,

概述

18世紀20年代產生於的法國洛可可風格(Rococo),是在巴洛克建築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洛可可本身倒不像是建築風格,而更像是一種室內裝飾藝術。建築師的創造力不是用於構造新的空間模式,也不是為了解決一個新的建築技術問題,而是研究如何才能創造出更為華麗繁複的裝飾效果。它把巴洛克裝飾推向了極致,為的是能夠創造出一種超越真實的、夢幻般的空間而服務。可以說,洛可可就像是奶油般甜得發膩的巴洛克藝術。
洛可可建築洛可可建築

簡介

巴洛克式建築,巴洛克一詞的原意是奇異古怪,古典主義者用它來稱呼這種被認為是離經叛道的建築風格。這種風格在反對僵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調和表達世俗情趣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對城市廣場、園林藝術以至文學藝術部門都發生影響,一度在歐洲廣泛流行。
洛可可建築洛可可建築
義大利文藝復興晚期著名建築師和建築理論家維尼奧拉設計的羅馬耶穌會教堂是由手法主義向巴洛克風格過渡的代表作,也有人稱之為第一座巴洛克建築。手法主義是16世紀晚期歐洲的一種藝術風格。其主要特點是追求怪異和不尋常的效果,如以變形和不協調的方式表現空間,以誇張的細長比例表現人物等。建築史中則用以指1530~1600年間義大利某些建築師的作品中體現前期巴洛克風格的傾向。
羅馬耶穌會教堂平面為長方形,端部突出一個聖龕,由哥德式教堂慣用的拉丁十字形演變而來,中廳寬闊,拱頂滿布雕像和裝飾。兩側用兩排小祈禱室代替原來的側廊。十字正中升起一座穹窿頂。教堂的聖壇裝飾富麗而自由,上面的山花突破了古典法式,作聖像和裝飾光芒。教堂立面借鑑早期文藝復興建築大師阿爾伯蒂設計的佛羅倫斯聖瑪麗亞小教堂的處理手法。正門上面分層檐部和山花做成重疊的弧形和三角形,大門兩側採用了倚柱和扁壁柱。立面上部兩側作了兩對大渦卷。這些處理手法別開生面,後來被廣泛仿效。

建築風格

巴洛克風格打破了對古羅馬建築理論家維特魯威的盲目崇拜,也衝破了文藝復興晚期古典主義者制定的種種清規戒律,反映了嚮往自由的世俗思想。另一方面,巴洛克風格的教堂富麗堂皇,而且能造成相當強烈的神秘氣氛,也符合天主教會炫耀財富和追求神秘感的要求。因此,巴洛克建築從羅馬發端後,不久即傳遍歐洲,以至遠達美洲。有些巴洛克建築過分追求華貴氣魄,甚至到了繁瑣堆砌的地步。
洛可可風格的門洛可可風格的門
從17世紀30年代起,義大利教會財富日益增加,各個教區先後建造自己的巴洛克風格的教堂。由於規模小,不宜採用拉丁十字形平面,因此多改為圓形、橢圓形、梅花形、圓瓣十字形等單一空間的殿堂,在造型上大量使用曲面。
典型實例有羅馬的聖卡羅教堂(左圖),是波洛米尼設計的。它的殿堂平面近似橄欖形,周圍有一些不規則的小祈禱室;此外還有生活庭院。殿堂平面與天花裝飾強調曲線動態,立面山花斷開,檐部水平彎曲,牆面凹凸度很大,裝飾豐富,有強烈的光影效果。儘管設計手法純熟,也難免有矯揉造作9之感。17世紀中葉以後,巴洛克式教堂在義大利風靡一時,其中不乏新穎獨創的作品,但也有手法拙劣、堆砌過分的建築。
教皇當局為了向朝聖者炫耀教皇國的富有,在羅馬城修築寬闊的大道和宏偉的廣場,這為巴洛克自由奔放的風格開闢了新的途徑。
17世紀羅馬建築師豐塔納建造的羅馬人民廣場,是三條放射形幹道的匯合點,中央有一座方尖碑,周圍設有雕像,布置綠化帶。在放射形幹道之間建有兩座對稱的樣式相同的教堂。這個廣場開闊奔放,歐洲許多國家爭相仿效。法國在凡爾賽宮前,俄國在彼得堡海軍部大廈前都建造了放射形廣場。傑出的巴洛克建築大師和雕刻大師伯尼尼設計的羅馬聖彼得大教堂前廣場,周圍用羅馬塔斯乾柱廊環繞,整個布局豪放,富有動態,光影效果強烈。

風格流行

巴洛克建築風格也在中歐一些國家流行,尤其是德國和奧地利。17世紀下半葉,德國不少建築師留學義大利歸來後,把義大利巴洛克建築風格同德國的民族建築風格結合起來。到18世紀上半葉,德國巴洛克建築藝術成為歐洲建築史上一朵奇花。
德國巴洛克風格教堂建築外觀簡潔雅致,造型柔和裝飾不多,外牆乾坦,同自然環境相協調。教堂內部裝飾則十分華麗,造成內外的強烈對比。著名實例是班貝格郊區的十四聖徒朝聖教堂、羅赫爾的修道院教堂。
十四聖徒朝聖教堂平面布置非常新奇,正廳和聖龕做成三個連續的橢圓形,拱形天花也與此呼應,教堂內部上下布滿用灰泥塑成的各種植物形狀裝飾圖案,金碧輝煌。教堂外觀比較平淡,正面有一對塔樓,裝飾有柔和的曲線,富有親切感。
羅赫爾修道院教堂也是外觀簡潔,內部裝修精緻,尤其是聖龕上部天花,布滿用白大理石雕刻的飛翔天使,聖龕正中是由聖母和兩個天使組成的群雕;聖龕下面是一組表情各異的聖徒雕像。
奧地利的巴洛克建築風格主要是從德國傳入的。18世紀上半葉,奧地利許多著名建築都是德國建築師設計的。如維也納的舒伯魯恩宮,外表是嚴肅的古典主義建築形式,內部大廳則具有義大利巴洛克風格,大廳所有的柱子都雕刻成人像,柱頂和拱頂滿布浮雕裝飾,是巴洛克風格和古典主義風格相結合的產物。

建築特點

洛可可風格的特點是:室內套用明快的色彩和纖巧的裝飾,不像巴洛克風格那樣色彩強烈,裝飾濃艷。愛用嫩綠、粉紅、玫瑰紅等鮮艷的淺色調,線腳大多用金色。細膩柔媚,常常採用不對稱手法,喜歡用弧線和S形線,尤其愛用貝殼、旋渦、山石作為裝飾題材,卷草舒花,纏綿盤曲,連成一體。天花和牆面有時以弧面相連,轉角處布置壁畫。

影響

洛可可風格反映了法國路易十五時代宮廷貴族的生活趣味,曾風靡歐洲。這種風格的代表作是巴黎蘇俾士府邸公主沙龍和凡爾賽宮的鏡廳。

相關

巴洛克與洛可可同為人類藝術發展史上的重要風格,二者都涵蓋了美術、音樂、雕塑、建築、文學、戲劇等多個藝術門類,內容豐富,影響深遠。其中,巴洛克建築與洛可可建築有一些共同之處,如造型生動、擅用曲線、不受拘束等,這些共同點導致許多人包括與建築相關的求學者和從業者,難以明確區分這兩種風格的建築。深入細緻的捋清二者的來龍去脈,還原兩種風格的建築的真相,很有必要。
巴洛克與洛可可建築的產生都有一定的社會環境基礎和先導建築風格作鋪墊。巴洛克建築產生於 16 世紀末,興盛於 17 世紀,建築中心是義大利的羅馬。16 世紀末,以法國、英國、尼德蘭為代表的資本主義經濟蒸蒸日上,自然科學、唯物主義哲學都有了新的高漲,宗教改革運動也提上了日程。在這樣的社會現實面前,羅馬教皇保羅三世於 1545 年 12 月在義大利北部的特倫特召開了天主教教會會議。因教會內部紛爭和外部干擾,會議兩度中斷,於 1545—1547 年、1551—1552 年、1562—1563 年分為 3 個階段持續進行。會議的中心內容是維護天主教會的統治地位,壓迫新教。為了迎合這一宗教主張,教會要求興建拉丁十字式的教堂,堅決禁止建設集中式的教堂。加之當時西班牙通過掠奪美洲的殖民地,獲得了巨大的利益。西班牙作為天主教國家,呈現給羅馬教廷巨額的貢賦,使得羅馬教會有實力建設為之服務的教堂。所以,羅馬的建築活動興盛起來。此時波瀾壯闊的文藝復興運動已經接近尾聲,莊嚴、雄偉、深具古典氣息的建築風格不再,這一時期的建築有新的特點,被稱為巴洛克建築。
而洛可可建築出現於 18 世紀的法國。自 15 世紀法國出現資本主義萌芽,到 15 世紀末,以封建地主制為經濟基礎,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初步建立。封建國家、封建貴族都需要商品經濟,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利用和保護資本主義生產。但是,作為一個封建國家,又在多方面嚴重地壓抑和束縛著資本主義的發展。這種矛盾到 17 世紀末逐漸激化。工人起義頻繁發生,專制政體受到威脅,宮廷的鼎盛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興盛於 17 世紀的法國古典主義建築漸趨勢微,冷落的統治階級不再親近龐大、莊嚴、傲氣凌人的古典主義建築,甘願在巴黎偏安一隅,享受安逸的生活。這種狀態下的建築被稱之為洛可可建築。巴洛克和洛可可在建築上的表現特徵亦有不同。
總的來說,巴洛克建築涵蓋的範圍較廣,大到城市規劃,小到獨立的建築設計,都有鮮明的特點和主張。巴洛克建築是大氣、率性、而又放肆的藝術形式,坦坦蕩蕩地揮灑著無窮的藝術魅力,不理會傳統的束縛和桎梏。從義大利傳播而來的巴洛克建築給法國貴族以啟發,結合他們孤芳自賞、頹喪浮華、柔媚奢靡的心態和生活作風,洛可可建築應運而生。由於缺少大規模的建築活動,洛可可建築風格集中體現在貴族府邸的室內裝飾上。巴洛克建築由於耶穌會的大力提倡,迅速傳遍義大利、西班牙,又隨著西班牙的殖民侵略傳播到中南美洲。巴洛克建築以其豐富的創造力和空間造型能力煥發出旺盛的生命力,其影響力一直滲透到非天主教國家,並流傳至今。而洛可可建築在產生之後就迅速地風靡整個歐洲,雖然到 18 世紀中葉就逐漸消失,但這一設計思路在當今的室內設計界依然存在,有為數不少的擁護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