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放前,汕頭一些大商行老闆,會雇洗衣婦為本行的高級職員洗衣熨衣,可嘆的是,這些不識之無的洗衣婦,為保住自己這份辛苦勞作,居然也很有“目色”,若干老闆之親信,不但洗衣用“水頭”,也洗得格外乾淨。所以,僅從洗衣服這種瑣事,從中就可反映出當時社會若干狀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洗衣舊俗
- 地理標誌:汕頭
- 非遺級別:0
簡介,洗衣工具,洗衣地點,洗衣程式,
簡介
在衣、食、住、行中,穿衣排在第一位,既然要穿衣服,洗衣服就成了一項家務,而且是一項繁重的家務。如今,洗衣工作全部交給洗衣機,洗後用衣架掛在自家的陽台上,非常方便。
改革開放前,洗衣機尚未作為家用電器進入千家萬戶之前,特別是在解放前直至整個上世紀60年代這段時間,汕頭人如何洗衣呢?回顧起來,特別有趣。
洗衣工具
洗衣服的桶,潮汕人習慣叫“腳桶”。它是一個直徑不足1米、上大下小的淺木桶,它兼有洗衣和洗澡二種功能。因為那時,一般家庭沒有洗澡用的專門浴房,只能把熱水盛在腳桶中放置於房中關起門來洗澡,動作還不能太大,小心把房間弄得濕淋淋的。另一個功能就是洗衣服用,一般家庭都備有二個桶,男、女分開,規矩很嚴,如不小心衣服放錯,還要用紅花水(石榴花水)洗過才能用。
搓衣板,是一塊長約80厘米、寬約20厘米的厚木板,一面加工成波紋狀,上端有一凹進的方框,洗衣皂就放在上面,木板斜放在腳桶上,衣服就在上面搓洗。
洗衣一般用肥皂,為節省肥皂和增強洗衣效果,精明的汕頭人在洗衣時加入一些“白餅藥”,“白餅藥”,學名碳酸鈉、商品名叫蘇打、工業上稱為純鹼,其實都是一樣的,它很能去油,與肥皂同時使用,效果很好。
洗衣地點
洗衣地點就在自家水龍或水井旁,至於家中沒有龍頭和水井的,就在街頭巷尾的公井邊洗衣。所以,在那個年代,公井邊經常有幾個人在洗衣,洗衣者都是女人,洗衣場所無形中成了信息傳遞和交換場所。
洗衣程式
洗衣服程式是先洗白色淺色,叫洗水頭,然後是黑色的,按先衣後褲、先內後外程式。有一條不成文的規矩,女性的內外褲,絕對不能在公井洗,那是要犯眾怒的,必須在家中洗;這種衣物曬衣時絕對不能曬在外面。這種“規矩”在潮汕鄉鎮,“執行”起來尤為嚴格,假定“肇事者”與“干預者”頂嘴,加上“肇事者”如果人緣不好,一旦吵架升級,當地老大會幹預,弄不好還要金花紅綢去“穢氣”才善罷甘休!奇怪的是,當時市民不懂得像現在那樣用粗鐵絲製成掛衣架,所以一根竹桿最多只能穿三、四件衣在上面,小巷子從這面牆到對面牆,橫架著一根根的竹桿,行人就從這些“萬國旗”下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