洑姓

洑姓

洑氏,實際上絕大多數就是濮氏,“洑”是“濮”的一種姓氏白字,屬於省改筆畫訛簡為同音字“洑”為姓氏用字。但有一支的確出自唐朝時期的地名“洑水港店”,即今湖北省安陸市洑水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洑姓
  • 別稱:濮氏
  • 出處:湖北省安陸市洑水鎮
  • 讀音:fú亦可讀作pú
  • 亦讀:pú(ㄆㄨˊ)]
基本介紹,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第二個淵源,第三個淵源,第四個淵源,第五個淵源,第六個淵源,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家譜文獻,字輩排行,

基本介紹

洑[洑、澓,讀音作fú(ㄈㄨˊ),亦可讀作pú(ㄆㄨˊ)]

姓氏淵源

洑姓源出有:
洑姓

第一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顓頊的後代濮陽氏,屬於以居邑名稱字訛為氏。古代有一條河叫濮水,濮水北岸有一塊豐饒的地方叫濮陽,在今河南省濮陽市。地在遠古時期也叫帝丘,黃帝的孫子顓頊為部落聯盟首領時,曾以濮陽為都城;春秋時期衛國國君衛成公姬鄭(公元前634~前589年在位)也曾在濮陽定都。世居濮陽地區的住民被稱作濮陽氏,其祖先原來是遊牧部落,後來內遷到河南、山東交界的今河南省濮水北岸邊的濮陽地區,“水之北為陽”,因此這個部落給自己姓氏定為“濮陽”。有人說,是先有濮陽氏,後有濮陽地名。其實,仍然是先地而后姓。據史籍《姓苑》的記載,春秋時期,衛國開國君主衛康叔姬封的後代為世襲大夫,被封於濮邑(今河南濮陽濮城),其後以封地邑名稱為姓氏,稱濮氏,後有人省改筆畫訛簡為同音字“洑”為姓氏,稱洑氏,但讀音仍然作pú(ㄆㄨˊ)。
北宋末年,金兵入關,在濮水之北居住的濮陽氏家族大舉內遷,幾經遷徙,最終在今江蘇省南京市高淳縣東壩一帶定居。濮陽氏後來分衍出濮陽氏、濮氏、洑陽氏、洑氏四個主流姓氏,同宗同源,皆大多源出高淳縣,其共同特點是仍以濮陽為郡望。

第二個淵源

源於古百濮國,出自春秋時期濮國,屬於以國名字訛為氏。百濮國,是一個比羋姓濮國更加古老的國度,其實是一個部族群體,位置在今雲南省南部,國民就是百濮族人。百濮,是古代西南地區一些古老民族的統稱,在漢史種皆稱“濮人”或“卜人”。古代的百濮族人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最早見於典籍《尚書·牧誓》的記載,那裡記述了百濮人曾參加了周武王姬發領導的“伐紂會盟”。司馬遷在史籍《史記·周本紀》中記載,周武王在公元前1122年(一說公元前1066年,待考)率南方八個諸侯國聯盟軍討伐商紂王,這八國即庸、蜀、羌、鬢、微、盧、彭、濮這八個部族,其濮部落中的鬢族、濮族均居於雲貴高原,鬢族主要分布在今牟定縣一帶,而濮族則分布面很廣,在周、秦時期被明確稱之為“百濮”。百濮的後裔分支很多,歷代稱呼有朴子、朴子蠻、布朗、蒲蠻、古劉、哈瓦、德昂(崩龍)等等。據史籍《華陽國志》的記載,古代越嶲郡會無一帶(今四川會理)為百濮族人的世居地之一,留有“濮人冢”,即今著名的“安寧河大石墓”。實際上,春秋、戰國時期的百濮族人,主要居住於今雲南、貴州、四川至江漢流域以西一帶,是今天操持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的彝族和哈尼族以及土家族、漢藏語系·苗瑤語族的苗族、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的布朗族、南亞語系·佤德昂語支的佤族和德昂族、漢藏語系·語族語支至今未定的仡佬族、以及部分漢藏語系·壯侗語族的傣族(泰族)、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水語支侗族等諸多少數民族的先民之一。在百濮國滅亡之後,其國人中即以國名“百濮”為姓氏,稱濮氏,後亦有人省改筆畫訛簡為同音字“洑”為姓氏,稱洑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於百濮國的洑氏為古老的姓氏之一,姓氏讀音作fú(ㄈㄨˊ)。

第三個淵源

源於地名,出自戰國中期楚國安陸縣住民,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在湖北省安陸市北部十公里處有一個不大的港灣,名曰洑水港。為什麼這條源頭在槎山西,經蓮花村、大花村、金家店的小河流,在這裡要拐一個迴旋灣呢?這還有一段感天地、泣鬼神的傳說故事。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槎山腳下住著一戶勤勞節儉、心地善良、助人為樂的母子倆:兒子春禾每天上山砍柴,母親終日在家紡紗,母子倆相依為命。那時,從槎山至洑水港一片川地,三十多里的路段都是山嶺、丘陵地帶,沒有河流、港汊。農民種下莊稼,全靠老天爺發善心賜給一個風調雨順的好年景。可是老天爺常常是“赤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苗半枯焦”的連續乾旱,糧食顆粒無收,吃水要到十里外的府河邊上去挑。這年,又是地皮龜裂,莊稼無收的災年,人們只得出外乞討過日。春禾是個孝子,他讓老母坐在家裡,自己去走村串戶地討一口半碗帶回家供養母親。一日,春禾出門乞討一整天只討到一個菜餅子,自己又累又餓,怎么也捨不得吃,卻要帶回家給老母親充飢。當他走到槎山腳下時,發現路邊有一位因為饑渴而暈倒在地的白鬍子老爺爺,就把菜餅子給了他老人家。老爺爺吃了菜餅子後,就漸漸的有了精神,對他說:“槎山西邊有一顆龍泉珠,你挖出來可以賣得萬兩金子,你和母親一輩子吃穿不愁。但是你要切記,千萬不要把龍珠含在嘴裡,不然你就會變成一條行雲吐雨的蛟龍——凡是途經之地就會辟出一條河流。從此你再也變不回人的模樣了。”說完,白鬍子老爺爺化作一道銀光沖天而去。春禾將龍泉寶珠挖出來後帶回家中。老母親故意問他怎樣處理這顆寶珠?春禾回答說:“如果吞下寶珠後,真的能夠變成辟河引水的蛟龍,孩兒我願意犧牲自己為民造福。”老母親說:“我兒此言正合娘的心意……”春禾不等母親把話說完,就一口將龍泉寶珠吞進了肚子裡。剎時間春禾就變成了一條蛟龍,緊接著他就一直貼著地面往前行,隨之他身後就出現一條涓涓的河流。此時恰逢觀音菩薩和百花仙子西巡,見春禾如此犧牲自己為民造福,就為他撒下片片蓮花瓣添異彩,百花仙子也為他拋下朵朵大麗花壯行色。春禾的母親見兒子變成了開闢河流的蛟龍向東南方游去,一時難捨骨肉之情,就跟在他身後“兒啊!兒啊!”地追著哭喊。當她老人家追出離家門三十多里的地方的時候,就再也跑不動了,倒在了地上。變成龍的兒子見老娘倒在地上,就心痛地扭轉身拐了一個灣,回頭看了母親一眼,便又依依不捨地沿途而下,直至行到滔滔溳水河後,才又順流而下入東海。人們為感謝為民辟河造福的春禾,就把觀音老母為他撒蓮花瓣的地方叫作“蓮花村”;把百花仙子為他拋大麗花的地方叫作“大花村”;把他轉身回頭看母親時,至使河水回流的地方叫“洑水”。居住在那一帶的人民,為追念捨己為人的春禾,紛紛就以“洑水”為姓氏,稱洑氏,讀音作fú(ㄈㄨˊ)。
後世的人們在那裡建港泊船經商,就叫它為“洑水港”,名揚四方。再後來到了唐朝時期,那裡的洑水養育出了一個名垂千古的著名人物,他的名號叫作“詩仙李白”。唐玄宗李隆基開元~元和年間(公元806~820年),將該地命名為洑水港店,今稱洑水鎮。

第四個淵源

源於虞姓,出自虞舜之子姚散的封地,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虞舜(姚舜)為炎黃部落聯盟首領時,將他的兒子姚散封於濮地(今河南濮陽),其後代遂以地名為姓,稱濮氏,後有人省改筆畫訛簡為同音字“洑”為姓氏,稱洑氏,世代相傳至今。
該支洑氏為古老的姓氏之一,姓氏讀音作pú(ㄆㄨˊ)。

第五個淵源

源於高陽氏,出自顓頊裔孫陸終後代的居住地,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顓頊帝裔孫陸終之後,有居於濮地(今河南城濮)者,其後以地名為姓氏,稱濮氏,後有人省改筆畫訛簡為同音字“洑”為姓氏,稱洑氏,世代相傳至今。
該支洑氏亦為古老的姓氏之一,姓氏讀音亦作pú(ㄆㄨˊ)。

第六個淵源

源於羋姓,出自春秋時期濮國,屬於以國名為氏。據史籍《路史》的記載,周朝時期楚國有一個附庸的濮國,其政治文化中心在濮(今湖北石首)。濮國,是春秋到戰國時期,楚國貴族熊氏後人有被封居在今湖北省的荊州市石首一帶者,建立了濮國,轄境包括了今川東、鄂西一帶,其國人時稱“濮人”,後多以國名“濮”為姓氏,稱濮氏,後有人省改筆畫訛簡為同音字“洑”為姓氏,稱洑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於濮國的洑氏為古老的姓氏之一,姓氏讀音作fú(ㄈㄨˊ)。

遷徙分布

洑氏大多是濮氏的姓氏白化字,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三千位,在台灣省則沒有。洑氏一族人口雖然稀少,但在歷史上的分遷地域卻十分廣泛,與濮氏一樣,以濮陽、魯郡、安陸、無錫、博陵、平陵、廣平為郡望。
今湖南省的永州市,安徽省的舒城市,江蘇省的南京市溧水區,四川省的自貢市、內江市威遠縣,湖北省的安陸市,浙江省的杭州市桐廬縣等地,均有洑氏族人零星分布。

郡望堂號

郡望

魯 郡:秦朝時期以曲阜為魯縣,漢朝改薛郡為魯國,治魯縣。晉朝時期改為魯郡。南北朝大的北齊改為任城郡。隋朝時期也設有魯州魯郡,改魯縣為汶陽,繼又恢復曲阜原名。唐朝有兗州魯郡,雖轄有曲阜一地,但治所均在兗州。
安陸郡:安陸置縣始於戰國中期。南北朝時期的宋國孝武建元年(公元454年)置安陸郡。唐朝時期改郡為州。宋朝時期改州為府。明、清兩朝時期為德安府安陸縣,辛亥革命以後歸屬江漢道。1949年屬湖北省孝感專區,1959年屬武漢市,1961年復屬孝感專區,1970年屬孝感地區。1987年9月4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安陸縣,設立安陸市(縣級)。以原安陸縣的行政區域為安陸市的行政區域。
無錫縣:無錫始於西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建縣,屬會稽郡。三國時期,孫吳廢無錫縣,分無錫縣以西為屯田,置毗陵典農校尉。西晉太康二年(公元281年)復置無錫縣,屬毗陵郡。元朝元貞元年(公元1295年)升無錫為州,屬江浙行中書省常州路。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又降州為縣,屬中書省常州府。清朝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分無錫縣為無錫、金匱兩縣,均屬常州府。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兩縣仍合而為一,復稱無錫縣,屬蘇常道。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年),無錫縣直屬江蘇省。1949年4月23日無錫解放後,分無錫縣為無錫市、無錫縣,無錫市直屬蘇南區。1953年建江蘇省,無錫市為省轄市。1983年3月1日實行市管縣體制,無錫市轄江陰、無錫、宜興三縣。1987年4月、1988年3月、1995年6月江陰、宜興、無錫先後撤縣設市。2001年1月,撤錫山市(原無錫縣)設錫山區、惠山區。
博陵郡:東漢本初元年置縣,治所在博陵(今河北蠡縣)。東漢建安末期改為博陵郡。三國時期曹魏正始三年重新改為博陸縣。西晉時期改置為博陵國,治所在安平(今河北安平),其時轄地在瀛州、深州境,即今河北安平、深縣、饒陽、安國等一帶地區。南北朝時期北魏又改為博陵郡。隋、唐兩朝時期有定州博陵郡,但並非晉朝時期的博陵舊地,而是在今河北定縣一帶地區。
平陵郡:漢朝時期置郡,其時轄地在今山西文水縣東一帶。晉朝時期改為平陵縣,屬於青州濟南郡,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歷城縣東部一帶地區。
廣平郡:漢景帝劉啟中元元年(壬辰,公元前149年)分邯鄲郡置郡,是由邯鄲郡分置,治所在廣平(今河北雞澤),其時轄地在今河北省任縣、南和、雞澤、曲周、永年及平鄉西北、肥鄉東北一部分地區,後改為廣平國。東漢時期廢其郡併入巨鹿郡。三國時期曹魏明帝曹睿太和元年(丁未,公元227年)復置廣平郡,轄境有所擴大。廣平郡在隋朝文帝楊堅開皇初年(壬寅,公元582年)被廢黜。

堂號

濮陽堂:以望立堂。
魯郡堂:以望立堂,亦稱東魯堂。
安陸堂:以望立堂。
無錫堂:以望立堂。
博陵堂:以望立堂。
平陵堂:以望立堂。
廣平堂:以望立堂。

家譜文獻

洑氏宗譜十二卷,著者待考,民國末年油印本十二冊。現被收藏在江蘇省無錫市博物館。

字輩排行

江蘇溧水洑氏字輩:“世守賢良思存方正敬承德蔭克振家聲”。註:與濮氏字輩一致,循環使用。
安徽舒城洑氏字輩:“恆以關大本生自志賢宜心從正身德文章召世澤”。
洑氏一支字輩:“榮顯宗俊遂福潮守有會鳴學如時萃廣發富福”。註:與濮氏字輩一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