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殼陸殼轉化

洋殼陸殼轉化

洋殼

編輯

洋殼即大洋型地殼,是分布於大洋盆地之下的地殼。

根據地震和重力研究,大洋型地殼與大陸型地殼有根本區別。它的結構總是比大陸型地殼更為均一,自上而下,系由沉積層和矽鎂層(5—6km)組成,平均密度為3.0克/立方厘米,缺失矽鋁層。近來一般把大洋型地殼從上到下分為三層:①未固結的沉積物,在大西洋中平均厚度為1km,在太平洋底厚度僅0.5km。②固結的沉積物,厚約1.7km,p波速度為5km/秒。③厚度不到5公里的可能是玄武岩輝長岩層,其中p波速度為6.7公里/秒。洋殼的沉積厚度在不同的海域也有顯著的變化,但鎂鐵質的第三層卻相當均勻,在這一點上與厚度變化甚大的大陸型地殼的矽鎂層有很大不同。有人把“安山岩線”作為大洋型地殼和大陸型地殼的分界線。此線的大陸一側主要是安山岩、英安岩、流紋岩等,矽質較多(>50%),為大陸型地殼;而此線的大洋一側主要是橄欖玄武岩、粗面岩等,矽質較少(<50%),為大洋型地殼。

陸殼

就是地殼在陸地上所在區域的部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洋殼陸殼轉化
  • 外文名:oceanic crustal and continent crustal transformation
  • 套用範圍:地理
洋殼陸殼轉化(oceanic crustal and continent crustal transformation):斷塊學說關於洋陸互相轉化,可表述為:大陸型地殼區在剪下—拉張作用下,可通過裂塹(aulacogen)及其進一步發育而轉變為大洋型地殼區;大洋型地殼區則在剪下—擠壓作用下通過造山帶或島弧(山弧)和海溝的形成而發展成大陸型地殼區。其地殼演化發展的剪下—拉張造洋、剪下—擠壓造陸的過程,組成一個完整的構造旋迴。一個完整的構造旋迴常包括兩個構造運動幕:初幕為(剪下—)拉張幕、即造洋幕(thalassogenesis phase);終幕為(剪下—)擠壓幕,即造陸幕(epeirogenic phose)。前者又稱前期造洋作用,後者即後期造陸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