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嶼位浙江玉環市漩門灣口外北側海上,毗鄰的島嶼有雞山島、披山島、大鹿島、中鹿島等古時有閩人移居島上牧羊,故又稱羊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洋嶼島
- 位置:浙江玉環市
- 別稱:羊嶼
- 面積:0.57k㎡
簡介,地理位置,人文歷史,特色景點,洋嶼關聖廟,洋嶼民居群,其他景點,洋嶼村,洋嶼村簡介,民風民俗,村委組織,其他相關信息,
簡介
地理位置
洋嶼島位浙江玉環市漩門灣口外北側海上,在坎門街道東北12公里處,西南近雞山。島呈 長條形,東北至西南走向,面積0.57k㎡,最高點雞公頭山海拔107.5米。毗鄰的島嶼有雞山島、披山島、大鹿島、中鹿島等古時有閩人移居島上牧羊,故又稱羊嶼。
人文歷史
1987年由雞山鄉析出,設新洋鄉鄉政府駐地坑裡村。1953年4月17日,洋嶼島解放,這裡曾是野戰軍二十一軍的駐地。1954年5月,盤踞披山等島上的國民黨殘餘勢力反攻大陸,在洋嶼設立戰場。當時,好多雞山青壯年被國民黨抓去當壯丁,所以鄉里有很多的僑屬,台灣僑胞也經常回到故鄉,投資建設自己的故土家園。
特色景點
洋嶼關聖廟
洋嶼關聖廟位於雞山鄉洋嶼村坑裡,為清末民國初的宗教建築。該關聖廟為單層建築,座東朝西(西偏南30度), 建築占地面積約109平方米。屋頂均硬山造,三開間,五架抬梁帶前後單步(八檁構架)。在各檐柱之間設地栿做空間分割,大門開於明間,原先的外廊成為室內空間,只留檐檁以外部分於室外,挑尖梁雕有龍頭等圖案,做法精美,由室內延伸到室外,並做雲頭。
洋嶼民居群
洋嶼漁村民居群是具有獨特風格的鄉土建築群.洋嶼民居群位於雞山鄉洋嶼村所在的洋嶼島上,島上民居臨海集群並依地形而建,風格簡約,色調統一,至今仍很好保持著原有的風貌,堪稱海上布達拉宮。洋嶼民居大多於1953年前後建成,大多為單層或兩層建築,其牆體多為毛石壘砌而成,堅固厚實,並多為小青瓦作兩坡頂,是典型的海島特色地方性建築。島上較集中的且具有代表性的民居多達一百二十餘座。
其他景點
洋嶼在雞山的東北面,水路距縣城約16公里,轄地有洋嶼島、前草嶼和後草嶼三島,面積1.5平方公里,全境海岸線5.8公里。洋嶼島,與陸地棧台和被譽為“東海翡翠”的大鹿島風景區毗鄰,島上環境優美,冬暖夏涼,綠樹成蔭,還有眾多的自然景觀,奇岩異洞(如舢板岩、獅子頭、葫蘆寶洞等),是一個度假、休閒的好去處。
洋嶼村
洋嶼村簡介
洋嶼村是一個純漁業村,漁業捕撈是村支柱產業,近幾年很多村民都移到陸地上居住,向其他產業發展。全村共有639戶,總人口1470人,海島移民後島上只剩40戶80人。2006年,村經濟總收入212萬元,集體經濟4萬元,村民人均純收入6463元,全村黨員數28人。島上居民與外部聯繫主要依靠各類船隻,交通有所不便。洋嶼是沿海人口密度最大的島嶼之一,對於體驗小島漁村風情、考察海島人 文和漁業經濟的旅遊者,去洋嶼將有新的收穫。洋嶼村隸屬雞山鄉,因近幾年漁業資源衰退,島上1480餘漁民陸續轉業,島上只剩下65人,其中老人23人。原洋嶼衛生所幾成空設。
民風民俗
島上民風淳樸,民居臨海而建,規範整齊,風格簡約,至今仍保持原有的風貌,堪稱海上布達拉宮。村南有大小沙灘幾處,大沙灘長約60米,小的長約40米,具有很大的開發價值,環島礁石也頗具特色。同時,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島上還保留有紅十三軍與國民黨反攻大陸部隊作戰的戰壕、隧洞和堡壘。島上建有燈塔一座。僅有耕 地百餘畝,於20世紀80年代退耕還林。迄今為止,洋嶼島上仍保存著較為完整解放遺址。該島至今還遺留解放軍親手修建的三道防線、戰壕和運送、儲存彈藥的兩條隧道,以及解放軍生活用過的水井,還有一門火炮(現陳列在溫州江心嶼革命紀念館)等,洋嶼有很濃厚的人文歷史底蘊,有一頁光輝的歷史值得回憶。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洋嶼曾是趙裕平、應保壽領導的浙南遊擊大隊(後被收編為紅十三軍)經常活動的地方,其師部遺址至今還在,所以仍不失為是一個很好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村委組織
在北山村兩委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指導下,開展了全面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村級各類組織健全、黨員模範帶頭作用強、村民代表參政意識較高。在各項福利事業建設中,全村村民享有新型醫療保險制度,弱勢群體也得到全面的關懷,和諧社會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村支部和村委會是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的基層自治組織,我們堅持 “以人為本,服務居民”的宗旨,以“居住安心、就業稱心、服務順心”為工作目標,積極開展各種便民利民活動,幫助民眾排憂解難。使居民民眾切實得到了身有所樂、體有所健、難有所幫、貧有所濟。